第114頁
房門外是無數條四通八達的路徑,只有一條通往地下宮殿,剩下的全是死路。
葉靜初反而鎮定了下來,他緩慢地平復著呼吸。
他早已經歷過百倍的痛楚與苦難,死亡不過是他的新生。
……我會回去的。
葉靜初在心底默默地對她許諾。
儘管他不知道這一次的死亡有多漫長,也不知道下一次的新生從何時開始。
也許是一天以後、也許是十天後、也許是三個月或者半年。
但——
「我會回去的。」
回去,回去見她。
和她永永遠遠地在一起,和她下棋侍花,和她春搜秋狩,和她出宮祭祖,和她去看上元節的花燈海,和她一起給母妃奉茶,和她一起過完這漫長的餘生。從此風花雪月,四時與共。
他緩緩地合上了眼。
「小筠兒。等著我啊。」
朕被她找到了
百合看著跪在長春宮前的玉安帝直皺眉,那孩子才八歲,但卻是個有孝心的。板著臉一聲不吭地在宮門前跪了將近一個時辰,現在是晌午,太陽正毒。
她心地善良,到底是看不過眼,悄聲地請示周挽筠:「娘娘,陛下已經跪了許久了。」
周挽筠頭都沒抬:「他是皇帝,何人敢讓他下跪?他自己要跪著的,那便是他自己的意思。哀家斷斷不敢違抗聖旨。」
「陛下好歹也是一片孝心……」
周挽筠嗤了一聲:「為了他那個愚蠢的母親,就要連累整個大梁?」
百合頓了頓,聲音小了些:「可陛下跪在您的宮門前,終究是不好看呀……」
周挽筠道:「皇帝自己個要跪著,那是他的孝心一片,哀家是他的皇祖母,受得起。」
且不說葉梅為了扳倒她想出多少齷齪不堪的餿主意,連祖制都敢違背,嫁進皇室還敢勾結外戚,一樁樁,一件件,足以讓她死過千百回了。
要不是看在葉子期年幼且無害的份上,她斷斷不會這般容讓。
「說起來——」周挽筠蹙眉,「哀家要你傳信宮外,讓周錄與柳苑打聽打聽君亞的去向。」
他已經一夜未歸。
葉子期咬著唇死死地看著長春宮的殿門,周挽筠自然仍是不肯見他。
他的貼身內監在一旁勸道:「陛下,該回去了,午後翰林學士要求見您。萬事還是要以龍體與江山為重。」
葉子期低聲道:「那朕的母親怎麼辦?」
她自出生就是嬌養的公主,千里迢迢送來大梁,卻被敵國的公主強壓一頭,這輩子都嫁不得九五之尊。
好不容易拼盡全力把唯一的兒子扶持登基,卻因為上頭壓著一個手握重權的周挽筠,只能無名無分地寄居宮中。
甚至現在還被關入天牢,永不得出。
「朕要救她。」葉子期輕聲道。
葉子期緩緩地扶著膝蓋起身,他的貼身內監在一旁小心地攙扶著,大氣都不敢喘。
他悲憫地想:你哪裡還能救得了她,我的小陛下?
站在葉子期面前的是祖宗規制,十萬禁軍,經歷過數代皇帝崩殂、顛覆過後宮前朝的太皇太后。
他要如何對抗啊?
晌午過後,玉安帝在昭陽宮召見了翰林學士王滸山。
年過而立的男人在下位向他虔誠地叩首,倘若鳳溪在這裡,必定會驚叫出聲。
他赫然就是那天在風情苑裡向諸位朝臣怒罵周挽筠為妖后,意圖借用天山教勢力的那個翰林學士。
那一日的朝臣聚會,他雖然提出了天山教,但那些官員們都浸淫官場數十年,早就圓滑世故,個個都是牆頭草,不肯輕易表態。
說到底,還是得靠他。
陛下的身邊就只有他了。
數十年的寒窗苦讀,教會了他權謀爭論、愛民如子以及對皇室永遠愚忠。
周挽筠就算是太皇太后,也不過是外室,她姓周不姓葉。
更何況她只是一個女人,如何能登上高位,染指皇權?
真正的天子被欺壓至此,他斷不能容忍!
葉子期看向他:「那你有何辦法?」
王滸山沉聲道:「陛下,天下萬民皆是您的子民。何不召集他們為您效忠呢?」
哪怕周挽筠手握兵權又如何?禁軍拱衛的始終都是皇位。
她不會、也不敢向平民百姓揮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萬民推翻妖后,哪怕周挽筠身居高位、手握重權,也不得不因詔退位。
舊朝有位東明皇,他有一愛妃,受盡無上榮光與恩寵。
妃子貪圖享樂,東明皇甚至不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為她建造奢華無比的宮殿與寶室。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後來百姓收緊壓迫,不得不操戈起兵,萬民暴動之下,東明皇不惜動用軍隊去鎮壓起義。
然後他就發現,原本那些軟弱的平民百姓其實並不軟弱,他們所想要的不過是天下太平,四時溫飽,當連像條狗一樣地活下去都成為奢望的時候,他們寧可堵上性命拼死一搏。
最後東明皇在窮途末路之下,只好命人勒死了那位妃子。
百姓也許軟弱,但天下何處不是百姓家?
一隻螞蟻也許渺小,但蟻群亦能蛀空森林。
「只要陛下願意,太皇太后亦能成為東明皇。」
葉子期怔了好一會兒,苦笑:「如何能成呢?」
葉靜初反而鎮定了下來,他緩慢地平復著呼吸。
他早已經歷過百倍的痛楚與苦難,死亡不過是他的新生。
……我會回去的。
葉靜初在心底默默地對她許諾。
儘管他不知道這一次的死亡有多漫長,也不知道下一次的新生從何時開始。
也許是一天以後、也許是十天後、也許是三個月或者半年。
但——
「我會回去的。」
回去,回去見她。
和她永永遠遠地在一起,和她下棋侍花,和她春搜秋狩,和她出宮祭祖,和她去看上元節的花燈海,和她一起給母妃奉茶,和她一起過完這漫長的餘生。從此風花雪月,四時與共。
他緩緩地合上了眼。
「小筠兒。等著我啊。」
朕被她找到了
百合看著跪在長春宮前的玉安帝直皺眉,那孩子才八歲,但卻是個有孝心的。板著臉一聲不吭地在宮門前跪了將近一個時辰,現在是晌午,太陽正毒。
她心地善良,到底是看不過眼,悄聲地請示周挽筠:「娘娘,陛下已經跪了許久了。」
周挽筠頭都沒抬:「他是皇帝,何人敢讓他下跪?他自己要跪著的,那便是他自己的意思。哀家斷斷不敢違抗聖旨。」
「陛下好歹也是一片孝心……」
周挽筠嗤了一聲:「為了他那個愚蠢的母親,就要連累整個大梁?」
百合頓了頓,聲音小了些:「可陛下跪在您的宮門前,終究是不好看呀……」
周挽筠道:「皇帝自己個要跪著,那是他的孝心一片,哀家是他的皇祖母,受得起。」
且不說葉梅為了扳倒她想出多少齷齪不堪的餿主意,連祖制都敢違背,嫁進皇室還敢勾結外戚,一樁樁,一件件,足以讓她死過千百回了。
要不是看在葉子期年幼且無害的份上,她斷斷不會這般容讓。
「說起來——」周挽筠蹙眉,「哀家要你傳信宮外,讓周錄與柳苑打聽打聽君亞的去向。」
他已經一夜未歸。
葉子期咬著唇死死地看著長春宮的殿門,周挽筠自然仍是不肯見他。
他的貼身內監在一旁勸道:「陛下,該回去了,午後翰林學士要求見您。萬事還是要以龍體與江山為重。」
葉子期低聲道:「那朕的母親怎麼辦?」
她自出生就是嬌養的公主,千里迢迢送來大梁,卻被敵國的公主強壓一頭,這輩子都嫁不得九五之尊。
好不容易拼盡全力把唯一的兒子扶持登基,卻因為上頭壓著一個手握重權的周挽筠,只能無名無分地寄居宮中。
甚至現在還被關入天牢,永不得出。
「朕要救她。」葉子期輕聲道。
葉子期緩緩地扶著膝蓋起身,他的貼身內監在一旁小心地攙扶著,大氣都不敢喘。
他悲憫地想:你哪裡還能救得了她,我的小陛下?
站在葉子期面前的是祖宗規制,十萬禁軍,經歷過數代皇帝崩殂、顛覆過後宮前朝的太皇太后。
他要如何對抗啊?
晌午過後,玉安帝在昭陽宮召見了翰林學士王滸山。
年過而立的男人在下位向他虔誠地叩首,倘若鳳溪在這裡,必定會驚叫出聲。
他赫然就是那天在風情苑裡向諸位朝臣怒罵周挽筠為妖后,意圖借用天山教勢力的那個翰林學士。
那一日的朝臣聚會,他雖然提出了天山教,但那些官員們都浸淫官場數十年,早就圓滑世故,個個都是牆頭草,不肯輕易表態。
說到底,還是得靠他。
陛下的身邊就只有他了。
數十年的寒窗苦讀,教會了他權謀爭論、愛民如子以及對皇室永遠愚忠。
周挽筠就算是太皇太后,也不過是外室,她姓周不姓葉。
更何況她只是一個女人,如何能登上高位,染指皇權?
真正的天子被欺壓至此,他斷不能容忍!
葉子期看向他:「那你有何辦法?」
王滸山沉聲道:「陛下,天下萬民皆是您的子民。何不召集他們為您效忠呢?」
哪怕周挽筠手握兵權又如何?禁軍拱衛的始終都是皇位。
她不會、也不敢向平民百姓揮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萬民推翻妖后,哪怕周挽筠身居高位、手握重權,也不得不因詔退位。
舊朝有位東明皇,他有一愛妃,受盡無上榮光與恩寵。
妃子貪圖享樂,東明皇甚至不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為她建造奢華無比的宮殿與寶室。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後來百姓收緊壓迫,不得不操戈起兵,萬民暴動之下,東明皇不惜動用軍隊去鎮壓起義。
然後他就發現,原本那些軟弱的平民百姓其實並不軟弱,他們所想要的不過是天下太平,四時溫飽,當連像條狗一樣地活下去都成為奢望的時候,他們寧可堵上性命拼死一搏。
最後東明皇在窮途末路之下,只好命人勒死了那位妃子。
百姓也許軟弱,但天下何處不是百姓家?
一隻螞蟻也許渺小,但蟻群亦能蛀空森林。
「只要陛下願意,太皇太后亦能成為東明皇。」
葉子期怔了好一會兒,苦笑:「如何能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