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沈桓之所以避著永嘉,是因他寫給宋思樓的回信中多提到沈邵,如今永嘉既忘掉,想不起來,那他便希望永嘉能徹底將沈邵忘得一乾二淨,再無認識的可能。
沈桓出資在莊子上訂做了一批冬衣,與永嘉和姜娘親手做的,一併送去了州府。
一月突厥再次進攻,沈邵依舊下令堅守不動。
三月,突厥先鋒兵已近疲憊,沈邵派兵出城突襲,獲小捷。穆勒受挫撤兵二十里,防備休養。
四月冰雪消融,天氣回暖,王師主動出擊,與突厥主力匯於瓮城,戰事激烈,一打起來便是五個月,再入秋之際,穆勒所在的突厥帥帳遭襲,無奈撤兵逃竄,留下先鋒部隊被圍,悉數被殲滅於瓮城城下,王師大捷。
十月,王師與突厥兵馬的最後一役,在突厥南境的草原上,突厥兵敗北撤至草原深處,失南境廣袤草原,天子下令在草原北處駐長城,用以阻攔突厥,長城之南的草原圈起,用為大魏養馬之地。
十月中,西北局勢徹底穩定,王師回朝,忽有謠言傳出,天子於戰場上,被敵方流矢擊中,箭尖浸毒,堅持半月之久,傾盡醫力,終不治身亡。
沈邵在戰場上中毒身亡的消息,沈桓是在十月初便最先知曉的,彼時戰事剛剛結束,龐崇自西北南下,一路到琅琊裕園外求見,他手上拿著沈邵在臨終前所寫的遺詔。
書房裡,沈桓看著遺詔上沈邵親筆字跡,上面的天子印更是造不得假。
沈桓雙手顫抖捧著遺詔看了許久,終還是雙手合上詔書,重重丟摔出去,遺詔先落在書案上,最後掉落至地。
龐崇見了,匆忙跪地去拾遺詔,他拾起來,小心翼翼的捧著,舉過頭頂。
「王爺,這是陛下臨終所託,求您看在德仁皇帝,您的父皇兢兢業業留下來的江山,看在先帝南征北戰,創下這往後數十年太平盛世的份上,看在大魏無數的百姓,邊關犧牲的將士們,求您隨微臣速速歸京登基,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戰事初定,稍有不慎,大魏江山便要風雨飄搖。」
沈桓聽著龐崇的一番話,仍是僵身不動,他立在書案後,看著書案前跪地的龐崇,他眼底微紅,嗓音雖極力克制,卻依舊是掩藏不住的顫抖。
「你說的好聽,拿著這個假詔書便想誆騙本王帶著阿姐回京嗎?你回去告訴沈邵,要他少廢這些心思,本王不上當,讓他好好去當那皇帝,別再來煩本王,本王是不會信他的詭計的。」
「王爺!」龐崇手捧著詔書,忽然失聲痛哭:「陛下已經不在了,陛下真的不在了。」
沈桓被龐崇突然的哭聲嚇住,他顫抖著搖頭,大聲反駁:「不可能!不可能!你給本王滾,滾回去。」
「王爺您糊塗啊,您帶著長公主殿下一走便是兩年之久,這兩年裡陛下沒有一時一刻不是想念長公主的,可是您豈見陛下派人來強行接長公主回京了嗎?陛下與您一樣,也是怕再傷到長公主殿下,所以才一直忍著,寧願自己每日備受煎熬之苦,也絕不來打擾你們。」
「陛下若想騙您回京,方法千千萬萬,這兩年中的每一日都可以,為何非要用這種法子?」
「王爺,你若不信,大可將長公主殿下留在琅琊,您自己回京去看一看,屆時您便什麼都信了。」
沈桓看著龐崇一個大男人手捧詔書,跪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他心底越來越慌亂,他敢去相信,沈邵真的死了,像他那樣的人,怎會這般輕易便死了,他這樣的禍害該是活百年才對。
沈桓盯著龐崇,他雙拳重重捶在書案上,一字一頓:「你要知道,你今日若是欺騙本王,回到京里,無論如何,本王會想盡辦法,一定殺了你。」
「微臣不敢。」龐崇頓首。
十月中,沈邵在西北中毒身亡的消息流傳出來時,沈桓已由龐崇和一隊精騎護送,連夜從琅琊趕往京城。
第131章 正文完(注意看作話)……
沈桓將大多數護衛留在家中保護永嘉, 自己只帶了兩個貼身小廝隨龐崇北上。
沈桓此番離家走得匆忙,永嘉不知他去了哪,去做什麼, 沈桓也只是說自己會儘早回來。
永嘉又去問了姜尚宮,姜尚宮也說不知情。
永嘉聞言, 不禁狐疑看著姜尚宮:「姜娘當真不知?不許騙我。」
姜尚宮聽了, 只得笑著哄道:「奴婢真沒騙您, 好姑娘,我們就在家安安心心等著公子。」
永嘉一時落寞, 嘆起來:「本是說好要陪我去江上遊船賞雪的, 算了, 不等他了,明日姜娘與我一起去吧。 」
姜尚宮聞言,點頭應好。
次日早起,在家中用過早膳,姜尚宮帶上永嘉挑好的茶餅, 煮茶的器具和廚房備的一籃點心,帶了三兩僕從,乘馬車往灕江上去。
到江畔時, 找到船家, 租了一艘中大的客船,臨上船時, 永嘉忽然想吃南街上的果脯,聽說旁邊酒肆釀的果酒也很好喝,正好賞雪可借著驅寒。
南街不遠,姜尚宮怕下面的小廝買不好永嘉愛吃的,便親自帶人去南街上買, 留永嘉在江邊等等。
永嘉站在江岸旁,一邊等姜尚宮一邊看雪景,稍站得久些便覺得冷,她瞧著停泊在岸邊的小船,欲自己先去船上等,結果上船時,腳下一滑,身子不受控制的向後仰去。
永嘉心上一涼,以為自己就要摔到江畔泥潭裡去,突然背後觸到一個堅實的手臂,她被人從後穩穩托住。
沈桓出資在莊子上訂做了一批冬衣,與永嘉和姜娘親手做的,一併送去了州府。
一月突厥再次進攻,沈邵依舊下令堅守不動。
三月,突厥先鋒兵已近疲憊,沈邵派兵出城突襲,獲小捷。穆勒受挫撤兵二十里,防備休養。
四月冰雪消融,天氣回暖,王師主動出擊,與突厥主力匯於瓮城,戰事激烈,一打起來便是五個月,再入秋之際,穆勒所在的突厥帥帳遭襲,無奈撤兵逃竄,留下先鋒部隊被圍,悉數被殲滅於瓮城城下,王師大捷。
十月,王師與突厥兵馬的最後一役,在突厥南境的草原上,突厥兵敗北撤至草原深處,失南境廣袤草原,天子下令在草原北處駐長城,用以阻攔突厥,長城之南的草原圈起,用為大魏養馬之地。
十月中,西北局勢徹底穩定,王師回朝,忽有謠言傳出,天子於戰場上,被敵方流矢擊中,箭尖浸毒,堅持半月之久,傾盡醫力,終不治身亡。
沈邵在戰場上中毒身亡的消息,沈桓是在十月初便最先知曉的,彼時戰事剛剛結束,龐崇自西北南下,一路到琅琊裕園外求見,他手上拿著沈邵在臨終前所寫的遺詔。
書房裡,沈桓看著遺詔上沈邵親筆字跡,上面的天子印更是造不得假。
沈桓雙手顫抖捧著遺詔看了許久,終還是雙手合上詔書,重重丟摔出去,遺詔先落在書案上,最後掉落至地。
龐崇見了,匆忙跪地去拾遺詔,他拾起來,小心翼翼的捧著,舉過頭頂。
「王爺,這是陛下臨終所託,求您看在德仁皇帝,您的父皇兢兢業業留下來的江山,看在先帝南征北戰,創下這往後數十年太平盛世的份上,看在大魏無數的百姓,邊關犧牲的將士們,求您隨微臣速速歸京登基,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戰事初定,稍有不慎,大魏江山便要風雨飄搖。」
沈桓聽著龐崇的一番話,仍是僵身不動,他立在書案後,看著書案前跪地的龐崇,他眼底微紅,嗓音雖極力克制,卻依舊是掩藏不住的顫抖。
「你說的好聽,拿著這個假詔書便想誆騙本王帶著阿姐回京嗎?你回去告訴沈邵,要他少廢這些心思,本王不上當,讓他好好去當那皇帝,別再來煩本王,本王是不會信他的詭計的。」
「王爺!」龐崇手捧著詔書,忽然失聲痛哭:「陛下已經不在了,陛下真的不在了。」
沈桓被龐崇突然的哭聲嚇住,他顫抖著搖頭,大聲反駁:「不可能!不可能!你給本王滾,滾回去。」
「王爺您糊塗啊,您帶著長公主殿下一走便是兩年之久,這兩年裡陛下沒有一時一刻不是想念長公主的,可是您豈見陛下派人來強行接長公主回京了嗎?陛下與您一樣,也是怕再傷到長公主殿下,所以才一直忍著,寧願自己每日備受煎熬之苦,也絕不來打擾你們。」
「陛下若想騙您回京,方法千千萬萬,這兩年中的每一日都可以,為何非要用這種法子?」
「王爺,你若不信,大可將長公主殿下留在琅琊,您自己回京去看一看,屆時您便什麼都信了。」
沈桓看著龐崇一個大男人手捧詔書,跪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他心底越來越慌亂,他敢去相信,沈邵真的死了,像他那樣的人,怎會這般輕易便死了,他這樣的禍害該是活百年才對。
沈桓盯著龐崇,他雙拳重重捶在書案上,一字一頓:「你要知道,你今日若是欺騙本王,回到京里,無論如何,本王會想盡辦法,一定殺了你。」
「微臣不敢。」龐崇頓首。
十月中,沈邵在西北中毒身亡的消息流傳出來時,沈桓已由龐崇和一隊精騎護送,連夜從琅琊趕往京城。
第131章 正文完(注意看作話)……
沈桓將大多數護衛留在家中保護永嘉, 自己只帶了兩個貼身小廝隨龐崇北上。
沈桓此番離家走得匆忙,永嘉不知他去了哪,去做什麼, 沈桓也只是說自己會儘早回來。
永嘉又去問了姜尚宮,姜尚宮也說不知情。
永嘉聞言, 不禁狐疑看著姜尚宮:「姜娘當真不知?不許騙我。」
姜尚宮聽了, 只得笑著哄道:「奴婢真沒騙您, 好姑娘,我們就在家安安心心等著公子。」
永嘉一時落寞, 嘆起來:「本是說好要陪我去江上遊船賞雪的, 算了, 不等他了,明日姜娘與我一起去吧。 」
姜尚宮聞言,點頭應好。
次日早起,在家中用過早膳,姜尚宮帶上永嘉挑好的茶餅, 煮茶的器具和廚房備的一籃點心,帶了三兩僕從,乘馬車往灕江上去。
到江畔時, 找到船家, 租了一艘中大的客船,臨上船時, 永嘉忽然想吃南街上的果脯,聽說旁邊酒肆釀的果酒也很好喝,正好賞雪可借著驅寒。
南街不遠,姜尚宮怕下面的小廝買不好永嘉愛吃的,便親自帶人去南街上買, 留永嘉在江邊等等。
永嘉站在江岸旁,一邊等姜尚宮一邊看雪景,稍站得久些便覺得冷,她瞧著停泊在岸邊的小船,欲自己先去船上等,結果上船時,腳下一滑,身子不受控制的向後仰去。
永嘉心上一涼,以為自己就要摔到江畔泥潭裡去,突然背後觸到一個堅實的手臂,她被人從後穩穩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