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嘉禾想要找到他,然後,殺了他。

  人其實已經找到了,就在不久前,派出去的錦衣衛送回了消息,說是找到了那個據說是她父親侄孫的少年。

  姓周名福壽,徽州鄉下人,其祖父在前朝末年的戰亂之中流落徽州,而後娶妻生子。據說他有個失散的弟弟,丟失時不過五歲,恰好就是丟在金陵一帶。後來這位周老爺子窮盡一生之力都在尋找這個弟弟,可惜苦尋多年未能找到。

  這位周姓的老人一生有三兒四女,平安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後來也娶了個妻子,在孩子才生下來沒多久的時候,便因意外而去世,其妻寡居家中,靠著一人之力勉強撫養亡夫之子,但那孩子不學無術,成日裡只以走馬鬥雞為樂——這便是周福壽,未來的夏朝烈宗皇帝。

  嘉禾已經從母親那裡知道自己的父親其實根本就不姓周,這個周福壽多半和自己沒有什麼親緣關係,奈何周老爺子那位丟失的弟弟確實恰好與她的父親年紀相仿,而根據錦衣衛的回覆,周福壽的外貌,還真與她父親看起來有幾分相似。

  戰亂之中親人離散的多不勝數,而這天下幾乎人人都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五官有那麼一點點的相似也不是什麼怪事,可怕就怕種種巧合撞在一起,會讓人認定了這周福壽真就是他父親的侄孫兒。

  確定了周福壽就是「天書」中的夏烈宗之後,嘉禾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殺了這人,以絕後患。下令之前卻被一人攔下,那人說:「周福壽之母何辜?辛勤撫養獨子多年,卻因莫名橫禍要遭晚年喪子之痛。陛下愛民如子,那周福壽難道不是陛下之子民?」

  說話的人是而今嘉禾的左膀右臂,方延歲。他也是少數知道「太.祖侄孫」的臣子。

  於是那個冷冰冰的「殺」字就此堵在嘉禾喉中,半天也沒能說出口。

  不殺周福壽,倒也不全然是因為心軟。她周嘉禾十三歲的時候,可以因為憐憫庶母腹中未出世的手足,而與自己的親生母親作對,二十一歲的時候,卻是再沒可能做出這等僅憑情緒驅動而不計後果的事情來。

  但她也不是什麼不擇手段的狠厲之人,她告訴自己凡事需有底線,這世上的善惡界限或許並不分明,但並非沒有善惡,手握生殺大權則更需謹身慎己。

  殺周福壽,是禍及無辜,以強凌弱,可若是不殺……

  若是不殺,皇座更迭江山易主,死的人會更多。

  然而那時向來忠心耿耿的方延歲看穿了女皇眉目間的陰鬱,對著嘉禾叩首,懇請她留下此人一命,「若周福壽真是太.祖孫輩,那便是陛下之同族,陛下如何能戕害親族?若他不是,陛下又何苦殺他?」

  嘉禾默不作聲的聽著方延歲的話,心裡想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周福壽不是她父親的孫輩,可是文人的嘴向來能夠顛倒黑白,就算她殺了一個周福壽,別有用心之人還是會從另一個地方找出來一個周阿三、周阿四,硬說這是她的同族。殺周福壽不夠,得殺了天底下所有周姓之人,殺了所有周姓人還不夠,得將江南一帶所有在前朝戰亂中丟了孩子的人家全殺了才行。

  但這無疑是不可能的。

  第201章 、(十二)

  那日嘉禾來過長公主府後,蘇徽那個感到自己在榮靖這裡的待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大約是嘉禾對長姊叮囑了什麼,榮靖倒也不再像關犯人似的關著他,蘇徽說要出門逛逛,她也答應了,不過條件是她必須跟著。

  榮靖與嘉禾不同,在沒有戰亂的時候,她這個長公主當得輕鬆,嘉禾沒有時間跟著蘇徽滿京城的亂轉,榮靖卻不缺這樣的閒暇。於是蘇徽期待了很久的京城一日游就這樣變成了他與榮靖的雙人行。他倒不是對榮靖有什麼意見,只不過他與嘉禾這位長姊關係平平,榮靖板起面孔跟在他身後的時候,蘇徽感覺自己像是被獄卒押著往前走的犯人。

  京都自然是繁華的,坐在馬車內的蘇徽掀開車窗的簾帳,一邊觀察著沿途所見的建築、民情,一邊在紙上飛快的記錄。與他同乘的榮靖看得不耐煩了,問他寫這些有什麼用處。

  「這便是歷史啊,」蘇徽頭也不回的答道:「所謂的歷史不僅僅只是如長公主這樣的帝王將相的勾心鬥角,也是尋常百姓每日的柴米油鹽。」

  榮靖不是嘉禾,能夠聽蘇徽絮叨,不耐煩的輕嗤了一聲之後便不再多話。

  之前那幾次來到夏朝的時候,蘇徽生活在宮牆之內,但他記得自己,到底還是出過幾次宮的。那時在宮外見到的景色和現在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他高估了夏朝的社會發展速度。「日新月異」這個詞用在端和年間仍然是不合適的。

  不過蘇徽也聽說這幾年嘉禾在全國各地興修商路,推動貿易來往,更聽說她命趙游翼將一批西方學者接到了京城之中。只是蘇徽沒有在北京的街頭看見來自遠洋的面龐,也許是他們的數目實在是太少太少。不過蘇徽倒是看見了教堂,仿照著東方佛寺修建的教堂讓他啼笑皆非。

  「洋和尚說的那些道理,阿禾並不感興趣。阿禾只是好奇他們的天文學與歷學,便將他們留在了京師。這群和尚一留在京師便開始建寺布道,阿禾也懶得管他們。」榮靖說。

  「往東走三十里,」說著,榮靖又朝前方一指,「再向南行駛至京郊僻靜地,有個叫做湫莊的地方,阿禾在那裡建造了一座火.器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