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一會兒,徐融匆匆趕到,蕭煜照例讓楚寧先回屋,關起門來說方才的事。

  徐融聽罷,沉吟片刻,面上是同他一樣的將信將疑:「殿下,這裡頭是否會有別的緣故?如今每錯一步,便可能釀成大禍。臣以為,殿下應當留心,不可盡信之。」

  蕭煜放下銀箸,道:「不錯,我自然不信他當真會心慈手軟。不過,不論他究竟意欲何為,咱們都不能留下任何破綻。」

  「殿下是指,像侯侍郎那樣的事?」

  昨日侯同毅的忽然喪命,他們都疑心並非巧合。而太子手下,恰恰有不少朝臣都是或多或少因自己或家人觸犯律令,得太子的幫助逃過一劫,才慢慢倒向東宮的。

  「不錯,明日你便到刑部去一趟,讓韋尚書悄悄查一查他們是否還留著案底在,能銷毀的儘量銷毀。御史台那兒,也多讓人留意著,那兒是齊穆的天下,咱們不好多干涉,只儘量翻翻從前彈劾的摺子,把人和事都處理妥當,別有遺漏,教人抓住證據。」

  方才楚寧的那句話提醒了他。蕭恪之若要慢慢削弱他背後的人,總得有適當的理由,沒什麼比懲治觸犯律法的朝臣更好的藉口了。

  徐融一一記下,臨去前,仍是忍不住停住腳步,低聲道:「殿下如今還在熱孝中,臣本不該提此話,可思來想去,仍覺該對殿下直言——過去,有不少朝臣都欲與殿下結親,殿下卻都一一拒了,兩年來,東宮始終只太子妃一人,這本無可厚非。可如今情況不同,殿下若想留住他們,不妨等孝期過去後,填一填東宮後院。」

  蕭煜望著搖曳的燭火,遲遲不語。許久,方道:「你先下去吧,容我想想。」

  徐融沒得到想要的回答,心下遺憾,又怕多勸後適得其反,只好訥訥退下。

  第9章 斟茶  給陛下賠罪。

  殿門一開,遠遠守在廊邊的兩名侍女便快步入內,一個將案上的杯盤收拾走,另一個則絞了熱手巾給蕭煜擦面。

  他伸手接過,望著手巾上冒出的一縷縷極淡的霧氣,卻沒再動。

  「殿下?」侍女侷促地侯在一邊,不知該直接替他擦面,還是繼續等著,只好遲疑地出聲提醒。

  蕭煜眉眼間頓時流露出不耐與煩躁,只覺這兩個侍女礙眼得很,揮手將其斥出殿外。

  寬敞的屋裡又只余他一人,徐融離開前的那番話再度迴響在耳邊,令他心中的滋味複雜難言。

  他在男女之事上素來潔身自好,成婚之前,偌大的東宮甚至沒有一個貼身服侍的婢女。

  一來是因他母親早逝,年紀稍大後,父親便逐漸偏寵薛貴妃和吳王煥,對他這個嫡長子反而不聞不問,漸行漸遠,並沒有長輩替他操心這些事。

  二來則是為了籠絡人心。他知道如楚虔榆這樣的朝臣中,有幾位家風頗嚴,並不主張男子無事豢養姬妾,為了在朝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他刻意約束自己,潔身自好,從不沾染聲色。

  而如今,的確如徐融所言,已今非昔比。

  聯姻是將他們之間的利益牢牢捆綁的好辦法,尤其那幾個手握實權,背後卻沒有把柄在他手裡的人,更是十分必要。只要他還有機會,就不得不考慮走出這一步。

  可想起阿寧,他心裡忽然生出一絲猶豫。

  原本溫熱的手巾已經涼透了,他擦了把臉,潮濕的冷意滲透入皮膚中,令他的精神為之一振。

  罷了,橫豎目下在孝期中,不得嫁娶納妾,不如暫時擱下,以後再做決斷。

  「來人。」他將手巾扔回銅盆邊,起身將守候的下人喚進來,「備水沐浴。」

  ……

  第二日一早,靳江便攜蕭恪之的旨意到萬春殿,不但宣布會繼續令蕭煜暫居太子之位,還特許身體孱弱的他每日到太極殿祭拜後,便可直接回萬春殿休養,直到完全恢復。

  蕭煜對蕭恪之此舉雖心存疑慮,可因這一封旨意,總算暫時放下心來。

  下了旨便會記檔在冊,朝中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會知曉,他可暫不怕新君會動東宮了。

  趁著大多朝臣們每日都聚集在太極殿,徐融私下安排了人在刑部與御史台兩處翻查從前的奏疏、檔案。

  他雖做得隱秘,每日的奔忙卻還是被同為東宮屬臣的趙彥周看在眼裡。

  數日後的傍晚,他照例到偏殿門外見楚寧時,便將此事如實道出。

  「徐侍讀在翻找舊檔?」楚寧仔細聽罷,蹙眉問。

  「是,不但翻查東宮的舊檔,似乎還有別處衙署的,臣猜測,此事應當與侯侍郎等人有關。」

  他未直白說出,楚寧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蕭煜身邊有不少像侯同毅一般底子不乾淨的朝臣,死了一個侯同毅,便自然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他這是在防患於未然。

  過去她不知實情時,也曾委婉勸過蕭煜,莫與那些私德敗壞、品行不端的人為伍,然他總嘆自己身不由己,若不如此,便無法與齊家抗衡。

  如今,這些朝臣終於成了他的弱點。

  楚寧心中一動,在腦中飛快過了一遍這兩年裡旁敲側擊聽來的那些朝臣的事,從中挑出幾個名字,牢牢記住,興許不久會用得上。

  「我知道了。」她沖趙彥周點頭,囑咐他先下去。

  正殿裡,蕭煜同人議完事後,方才已由她親自侍藥後睡下了,此刻門窗緊閉,靜悄悄地並無聲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