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能順利完成任務,父親或許會對她另眼相看,甚至准許她從軍。

  但她沒有顯露,規規矩矩地對父親行了一禮,回屋收拾行裝。

  -

  事不宜遲,兩個時辰後,趙晏和趙宏辭別母親,與十名將士離開姑臧城,踏上前往西州的路。

  說辭早已備好,若途中遭人問起,姐弟兩個便稱去伊州探訪遠親,其餘眾人皆是護衛。

  以往趙晏幫父親送信,最遠只到過沙州,生平第一次闊別父母,奔赴先前僅存在於書籍中的地方,緊張之外,也難免有些新奇,但念著自己是姐姐,又有重任在身,便未曾表現分毫。

  趙宏就不似她這麼拘謹,他不明就裡,只當要送的是封尋常信件,父親難得派他去那麼遠的地方,對他無異於是種歷練。他一路興高采烈,纏著楊叔他們問東問西。

  引路的嚮導是位曾在安西都護府任職、後來返回故鄉涼州戍守的老兵,人稱韓伯,他的孫子與趙宏年紀相仿,經常在一起玩,因而他也待趙宏極好,總是笑呵呵的,不厭其煩地解答他的提問。

  涼州扼守河西要道,是軍事重鎮及往來商販必經之地,繁華程度非周邊城鎮可比,加上他們為求隱蔽行蹤,不走大道,一路西行,沿途逐漸蕭條,經常是白天在茫茫荒野趕路,到傍晚乃至深夜才能找見一處村落歇腳。

  有時候連村子都沒有,只能借用一些早已廢棄的房屋,將士們習慣了行軍打仗,倒是不以為意,而趙晏和趙宏雖從小養尊處優,但也入鄉隨俗、未曾抱怨半句,引得眾人刮目相看。

  二十日後,一行人抵達肅州。

  此地尚在涼州都督府的轄區,再往前,便會進入沙州都督府的下屬範圍。

  進入城中,眾人尋了家客棧下榻,決定稍事修整,翌日清早再出發。

  這是趙晏離開涼州之後,第二次住進一間像樣的屋子,上回還是十天前在甘州。

  她自行打來熱水,洗淨滿身沙塵,剛收拾完畢,趙宏就在外面問她想不想去城裡逛逛,她答應下來,與楊叔說了一聲,便與弟弟離開客棧。

  -

  肅州不及涼州熱鬧,更無法與京城相提並論,但兩人依舊興趣不減,沿街走過,買了不少當地的吃食,決計拿回去分給大夥嘗嘗。

  趙晏環顧四周,試圖把所見所聞印刻在記憶中。

  雖說回來的途中還會經過此處,可那時候多半已經是秋冬,與眼下的初春景象必定截然不同。

  有些風景,或許一生也只有緣分看到一次,錯過便是永遠的遺憾了。

  忽然,她的目光冷不丁從街邊划過,瞥見一個挺拔俊朗的身影。

  她仿佛有種特別的本領,總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最出挑的,那人似乎年紀不大,十七八左右,雖背對她的方向,不見陣真容,但身形卻格外好看,猶如雪中翠竹,瞬間吸引了她的目光。

  自從兩年前她離開洛陽,就不曾見過這樣的人了。

  涼州不乏年輕矯健、如松如柏的士兵,但卻少有清雋而矜貴的翩翩公子。

  腦海中浮現一個淺淡的影子,未及清晰,就被她賭氣似的強行壓下。

  整整兩年,沒有半封書信,只怕早就把她忘記,這樣的人,她想他作甚?

  更何況,當時在崇文館看到的情形歷歷在目,她一輩子都不想理他了。

  「阿姐,」趙宏的話音讓她回過神來,他指了指不遠處的兵器鋪,「我們去看看吧。」

  趙晏應下,收起思緒,一抬眼,方才那人已不見蹤影。

  兩人走進鋪子,趙宏很快就相中一把匕首,拿在手上和自己的掂量比較,打算收入囊中。

  趁他跟掌柜的討價還價,趙晏四下打量,不經意看到一柄小胡刀,雖是殺器,但造型玲瓏精緻,鑲嵌著玳瑁與寶石,閃閃發亮,頗合她心意。

  正待取來細看,卻有人先一步伸手,將之據為己有。

  她略微一怔,轉頭看向來者,竟是剛才在路邊看到的年輕公子。

  那人戴著銀質面具,遮住了大半張臉,下頜的線條卻優美流暢,他與她四目相對,好整以暇道:「姑娘莫非是喜歡這把刀?」

  他的聲音有些怪異,沙啞而低沉,全然不似這個年紀該有的清亮。

  趙晏不禁遺憾,也不知是因錯失好物,還是背影如此賞心悅目的人卻生了這麼一把嗓子。

  她見此人彬彬有禮,試探地問道:「我確實喜歡,不知公子可願割愛?」

  那人輕輕一笑,將小胡刀遞到她面前,她道了聲謝,正待接過,他卻猝不及防收手,黑曜石般的眼眸中掠過促狹:「不巧,在下也很喜歡,先拿者先得,請恕在下無禮了。」

  說罷,飛快地付了款,轉身揚長而去。

  趙晏目瞪口呆。

  這是什麼人?

  不給就罷,還故意逗她玩?

  她倒不至於為了一把刀動怒,或是追上去與他理論,但不知為何,他這副欠揍的模樣似曾相識,瞬間氣得她牙痒痒,若非念及有要務在身,不想在外面惹麻煩,她定會忍不住與他動手。

  真是太討厭了。

  白白浪費一張好皮囊。

  那廂,趙宏喜滋滋地揣著新匕首走來,慷慨大方道:「阿姐,你有什麼喜歡的,我買給你!」

  趙晏搖頭:「時候不早了,回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