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世子囁嚅:「兒子怕……怕被趙家人攆出來,或者乾脆閉門不見,就……就想著秋獵的時候與他們商量……誰知道趙玉成並未出席,只有趙景明。我……我覺得機不可失……」

  「滾滾滾,別讓本王再看到你!」臨川王氣得仰倒,心力交瘁地撐住了額頭。

  「兄長息怒,事情尚有轉機。」一個女聲傳來,他適才注意到嘉寧長公主也在屋裡。

  臨川王驚訝之餘,神色緩和了幾分,揮揮手讓閒雜人等退下,僅剩他與嘉寧長公主兩人。

  嘉寧長公主道:「兄長不是說月初回京,為何耽擱到此時?」

  「運氣不好,路上遇到點狀況。」臨川王不想多提,問道,「嘉寧,你有什麼主意?」

  嘉寧長公主彎了彎嘴角:「事到如今,兄長不會看不出來,是有人故意混淆視聽,把世孫氣暈趙六娘的事放大,來模糊其他重點的吧。」

  「你的意思,是姜雲琛那小子做的?」臨川王冷哼一聲,「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一天到晚不知道在狂些什麼,為了討好趙家,居然忍心把嘉順的丈夫和兒子發配到安西都護府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冷血無情的玩意兒,和他爹、他祖父一個德性!阿爹家門不幸,竟會出他們這支敗類!」

  越說越憤憤不平:「他們不過是占了個『嫡長』,便要永遠騎在我們以及我們子孫頭上,你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幸好我這次去益州沒有空跑一趟……」

  他壓低聲音說了些什麼。

  嘉寧長公主大驚失色:「此事當真?」

  「十之八/九。」臨川王道,「我在那邊留了人,繼續搜查線索,只要能把趙家爭取到手,事情便成功了一半,待我掌握切實證據,別說龍椅上那位,就連廣平王都別想洗脫罪名!到時候,他們兄弟二人便是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皇位終究要回到我手裡。」

  他微微一笑:「嘉寧,我與阿兄不一樣,我不會虧待你的。」

  「那麼阿妹在此先謝過了。」嘉寧長公主莞爾,「但眼下,最要緊的是速速進宮,請陛下為世孫和趙六娘賜婚,若陛下不同意,便轉而請他冊封明德為太子妃。否則,我們也可以把流言散播出去,說太子與趙六娘有私情,為此不惜故意誣衊世孫,以破壞臨川王府與趙家聯姻。」

  她胸有成竹:「你我一同入宮相求,陛下再冷酷無情,也要顧及天家顏面。我們是高皇帝子女,與他父親乃一輩人,他難道要看著我們兩個老骨頭跪下來求他嗎?而且阿兄有所不知,趙景明今日入宮謝恩,若能與他碰上,還能藉機遊說一二。」

  「這……」

  「阿兄,能屈能伸方可成大事。」

  臨川王皺了皺眉:「你這是為聲東擊西,比起趙六娘嫁給我孫兒,你更想讓你孫女做太子妃。」

  「阿妹是為我們的大計。」嘉寧長公主道,「若兩件姻緣都能成,才是天賜良機。太子妃乃太子枕邊人,有太多機會對他下手,雍王年紀尚小,倘若太子出個什麼三長兩短,我們豈不是事半功倍?至於趙六娘,一個女子何足為懼,想讓她嫁給世孫,暗地裡的手段數不勝數。」

  臨川王聽出她言外之意,略作沉吟,起身道:「事不宜遲,我們即刻進宮。」

  -

  紫微宮,紫宸殿。

  一套禮節程序走完,皇帝屏退眾人,只剩下趙景明。

  君臣一坐一站,相對而望。

  皇帝眼中浮起笑意,語氣輕鬆道:「景明,你可還記得承業十年,慶王失手打傷景川,謝家礙於情面,派了謝尚書的兩個兒子到貴府道歉,被拒之門外,便出言不遜,趕巧被你回去時聽到。結果你以一敵二,自己沒受什麼傷,卻讓他們兩個在床上躺了整整三月。」

  趙景明一笑:「多少年前的事了,陛下還拿來取笑臣。」

  「我沒有取笑你,我對你佩服的很。」皇帝悄然換了自稱,「後來我為令尊爭取到機會,以躲避京中紛爭為由,帶兵去戍守北疆,你一併同行。那天,我和阿音在望雲樓為你們餞別,你說了一句話,我至今都記得。」

  趙景明想了想:「臣記性不好,早已拋出腦後,請陛下明示。」

  「與其在京中應付小人,在下寧肯去北疆殺敵。」皇帝含笑複述道,「打他十個八個,興許還能記道功勳,可揍謝家那兩個廢物,僅是枉費力氣。」

  趙景明不禁笑出聲,擺了擺手:「年少口出狂言,讓陛下見笑了。但臣為陛下效忠之心至死不渝,無論何時,只要陛下有令,臣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我從未懷疑過你和令尊的忠誠。」皇帝斂了笑容,鄭重道,「所以我放心將你們置於謝家當年的地位,因為我心裡清楚,你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趙景明一時動容,下跪道:「陛下,臣……」

  「起來吧,現在沒有君臣,只是你我友人敘舊。」皇帝輕聲道,「我們十幾歲的時候,某次談起將來理想,景峰說願投身宦海、激濁揚清,景川說願遍覽群書、傳不朽之學問,而你,你說願執三尺青鋒、守家國永世太平。如今外敵已退,該是內誅宵小的時刻,不知你可還願意與我勠力同心?」

  趙景明心潮湧動,俯身叩拜,一字一句道:「臣誓死不負陛下所託!」

  皇帝走下御階,親手扶起他:「得忠臣良將如此,是朕的榮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