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厚重的大門悄然錯開一條縫,林沐通報:「陛下,太子殿下稱有要事求見。」

  -

  姜雲琛走進紫宸殿時,皇帝已重新回到御座。

  趙景明對太子行禮,請示道:「既然陛下與太子殿下有事相商,臣先行告退。」

  「趙尚書留步。」姜雲琛道,「此事也須得過問您的意見。」

  趙景明有些意外,道了聲「是」,不再多言。

  「陛下,臨川王和嘉寧長公主正在入宮的路上,已接近明德門。」姜雲琛開門見山道,「臨川王方才歸京,回府不到半個時辰,就要匆匆面聖,想必是得知趙尚書也在宮中,才一同前來,試圖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指節輕叩桌案,好整以暇道:「依你所見,他們有什麼目的?」

  「那天從獵場回來之後,兒擔心流言蜚語中傷趙娘子,便轉移重點,故意放出另一個消息,讓趙娘子被臨川王世孫無禮氣暈的事變得人盡皆知。」

  「當時現場只有我們三人,他們定能猜到是兒的手筆,但卻遲遲按兵不動,兒認為,他們是要等待時機來臨,以此威脅陛下,要陛下答應臨川王世孫和趙娘子的婚事,不然就大肆宣揚兒與她不清不楚,損害她的名節,也讓您與趙尚書面上無光。」

  皇帝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臨川王協同嘉寧長公主入宮,一來必定是為倚老賣老,讓陛下顧及皇室顏面,對他們退讓,二來,許是想要一舉多得,同時要求將明德郡主嫁與兒為妻。」

  姜雲琛深吸口氣,先前準備得條理清晰的言辭早已倒背如流,但臨到關頭,卻莫名緊張起來。

  他對趙景明行了一個晚輩禮。

  趙景明不敢受,連忙制止,卻聽他道:「懇請趙尚書將令媛嫁進東宮,孤定會好好待她,此生永不相負。」

  趙景明怔了怔,姜雲琛又道:「實不相瞞,孤早有此意,只是一直不知該如何提及,而今臨川王與嘉寧長公主來勢洶洶,孤生怕此時不說,便再也沒了機會。臨川王覬覦趙家兵權,一計不成,定不會善罷甘休,他那世孫倨傲蠻橫、不堪大用,趙娘子萬不可委身於此等貨色。」

  趙景明沉默許久,終於明白,今日當是皇帝父子二人設下的連環局。

  只為讓他打消顧慮,把女兒嫁給太子為妻。

  但他卻未有中計受騙的憤怒,反而生出感動。

  本朝國力正值強盛,京中群英薈萃,早就不是高門望族隻手遮天、權臣大將攪動風雲的時代,皇帝想削趙家兵權,或是要女兒做太子妃,一道聖旨下來,他和父親又豈敢不從?

  可皇帝卻對他委以重任,太子怕他擔心樹大招風、拒絕婚事,甚至耐著性子,沒有在獵場提及。

  女兒嫁進東宮,趙家就徹底與皇室——至少是皇帝及太子上了同一條船。

  這是一把雙刃劍,倘若遇上心狠手辣、猜疑成性的君主,便會埋下家族傾覆的種子,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天子用來交換誠意的籌碼。

  儲君之妻,未來的中宮皇后,無異於一道護身符,可保家族安寧。

  他想到小時候,高皇帝尚且在位,今上跟隨父親習武,他見這個小皇孫勤懇認真、樣貌也頗好看,便萌生了結交的念頭,趁著父親臨時有事,偷偷跑進來對他道:「你便是未來的天子嗎?以後我給你做將軍,幫你打天淵人可好?」

  現在想來,這話可謂膽大妄為,但彼時,小皇孫卻點了點頭,認真許諾道:「等你做了令尊那樣的大將軍,我一定會保你後方安穩、糧草不斷,並且絕不讓『飛鳥盡、良弓藏』的事發生。」

  兩個孩子的友誼就這樣結下,如今時過境遷,小皇孫登上了至尊之位,他率軍擊退天淵進犯,當真從未發愁過後方或糧草的事。

  朝中有人說他越級統領涼州都督府,權勢日重,恐有不臣之心,被皇帝駁回。

  戰爭持續數月,漠北氣候苦寒、戰線漫長,皇帝以身作則推行節儉之道,保證糧草輜重源源不斷地送往邊境。

  他兌現了第一條承諾。

  而自己,決定再信任他一次,一如他給予自己的信任。

  趙景明的聲音終於響起,字句清晰:「臣但憑陛下做主。」

  皇帝自是明白他這七個字里蘊含的分量,微笑道:「這門婚事,朕准了。」

  姜雲琛悄然松出一口氣,才發現自己手心和後背已經濕透。

  他設法造就意外,拖延臨川王回京的時間,剛好卡在趙景明入宮謝恩當日。

  他猜到臨川王與嘉寧長公主的小九九,特地營造出事態緊急的局面,讓趙景明必須當場做決定。

  他賭父親對趙家的信任,也賭趙景明對皇帝的忠心。

  萬幸,他賭贏了。

  -

  臨川王和嘉寧長公主得到准許,可以進殿面聖時,姜雲琛和趙景明一前一後地走了出來。

  兩人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

  臨川王道:「真是巧了,太子殿下和趙將軍……趙尚書也在,二位這是要……」

  「叔祖父和姑祖母來得正好。」姜雲琛笑道,「陛下和趙尚書方才商定了孤與趙六娘的婚事,您二位是最先聽聞喜訊的人。不知您老人家入宮又是因為何事?」

  臨川王:「……」

  嘉寧長公主:「……」

  姜雲琛善解人意道:「若不方便說就罷了,是孤無禮,不該打聽。孤與趙尚書還有許多事要談,先走一步,告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