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張昭呢?」劉協稍微提高了聲音,目光閃電般打在周瑜面上,要照亮他每一處隱晦的神色,道:「原本跟隨孫策的人,文臣以張昭為首,武將以你為首。如今你執拗獨行,張昭未必召喚不動底下的人,孫權未必召喚不動底下的人——你是在拿什麼跟朕談條件?」

  周瑜依舊含笑立在皇帝對面,不語,不動,勝算在握。

  劉協盯著他,電光火石間,將一切都串起來——他明白過來!

  周瑜不是一個人,他的身後有張昭、有孫權、乃至於水火不容的吳地四大家族。

  孫權的忠誠,張昭的順從,四大家族的殷勤,這一切都是軟化他這帝王心的表象!

  早在朝廷到來之前,此地原本斗得不可開交的各方勢力早已達成了協議——我們之間可以斗,但我們決不允許朝廷的勢力滲透進來。這是「我們」的地盤!

  但設若皇帝一來,從孫權而下,所有人都是橫眉冷對,不奉召,不覲見,事情一定會傳揚開來,那麼就不是談判,而是在逼著朝廷開戰了。

  說到戰爭,吳地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但吳地的這些巨頭們,並不想引得朝廷大軍壓境。

  所以有了孫權遠迎,張昭呈書,顧、陸、朱、張各獻殷勤,給足了皇帝臉面,給足了朝廷尊重,但此刻周瑜一個人說出來的,才是他們全部人的訴求。

  他們要吳地半自治。

  劉協全然明白過來。

  如果此刻他答應下來,那麼方才他推測出來的一切,都不會出現在史書上,也不會出現在任何官方的記載上。後世大約會寫皇帝與周瑜惺惺相惜,包容體恤,為吳地百姓不遭戰亂,為天下止兵戈,就此答應了周瑜所請,成就一段佳話。

  現在這齣戲,戲台子已經由吳地的各方勢力搭建好了,就看他這皇帝是否選擇唱下去。

  他若是肯唱,自然最好;但他若是不肯唱,可當真做好準備,發兵攻打吳地了嗎?

  吳地沒有冀州袁紹那樣外寬內忌的主公,也沒有荊州那樣被左右包夾的地形,有江水作為天然的屏障,有兇悍的民眾作為忠誠的戰士。旁的暫且不論,朝廷有足夠的水兵嗎?

  這麼許多想法在劉協腦海中同時閃現,不過都在一剎那之間。

  劉協望著眼前含笑而立的俊美男子,嘆了一聲,道:「公瑾一曲,價值連城吶。」

  作者有話要說:看到有讀者問這本結束之後的安排,這裡統一答覆一下。

  這本完結會開預收里的《我有一座紅粉樓》,寫一個從□□到皇帝的故事,但是沙雕風格的(是的,我本來是個沙雕文寫手,再看看我現在,哎,我要找回我自己)具體大家可以看看預收文案。

  午安,明天見!

  感謝在2021-02-01 11:27:06~2021-02-02 11:25: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Moonlight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翠微、Utopia、l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空氣09、葉子、三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14章

  如絲春雨落在湖面上, 泛起微微波瀾,對面的湖岸隔雨泛著淡淡青色。

  劉協獨自坐在亭中觀雨,唯有那把被周瑜彈奏過的古琴在一旁相伴, 而周瑜早已離開。但周瑜方才的一番言論, 和他的琴聲,還在劉協耳中迴響。

  身後傳來一輕一重兩道熟悉的腳步聲。

  「陛下。」曹昂輕聲道:「方才葛洪來報, 說是那道長左慈跟著方士袁空離開了。」

  曹昂與淳于陽原是在湖邊等候的,見周瑜走後, 皇帝獨坐亭中許久, 春寒料峭,湖上寒濕, 不能放心, 便一同來探看情況。

  劉協坐著沒動, 仍望著湖上落雨, 輕聲道:「那不是很好嗎?」

  曹昂清楚左慈當初的要求, 此時左慈願意跟著袁空離開, 當然是好事一件, 但皇帝回答時的神色, 卻叫他越發不安。

  「以袁空的神棍程度,能把左慈說走,不是很正常嗎?」劉協回過神來, 轉身對著他兩人, 笑道:「連朕當初都差點被他說動了。」

  曹昂目光落在被周瑜遺棄的古琴上,這是皇帝在來吳地前,就命人特意備下的。直到皇帝今日命人取來,曹昂才知原來是為周瑜備下的。

  可是現下,這古琴留在湖心亭中。

  「陛下, 周瑜今日奏的這一曲,是佳樂嗎?」曹昂問道。

  「是佳樂。」劉協淡聲道:「不過朕不該給他備琴,應當給他備鼓。」

  「備鼓?」曹昂笑道:「周公子還擅鼓嗎?」

  劉協道:「那倒不是。只是給他鼓樂助興,好衝鋒陷陣。」他頓了頓,又道:「周公瑾,這是要與朕對壘啊。」

  於是劉協便將周瑜的意圖,對淳于陽和曹昂講了。因這二人於他,既是心腹臣子,也是至交好友,倒是不用避諱。

  「他們想吳地自治?」淳于陽一聽就氣炸了,道:「簡直是痴人說夢!陛下,只要你下令,臣立時領兵蕩平吳郡!陛下對那周瑜禮節備至,他倒是蹬鼻子上臉了!孫權呢?孫權這事兒怎麼說?當初在長安,這傢伙看起來憨厚老實,誰知道放出來就起了歪心思!臣去找他干一架!」孫權在長安做郎官的時候,就是淳于陽手下的兵。

  以淳于陽練兵的手段,凡是跟過他的郎官,沒有不畏懼他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