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布的憨是相對於楊彪、曹操等人而言,他可並不是真的憨,只是他的小心思太直白,又道:「臣的女兒險些給袁術的使節韓胤拐走,幸好臣察覺及時,親自帶兵去追,這才追回女兒來。」他話雖如此,但韓胤一個使節,若不是經過他點頭,如何能把他女兒拐走?分明是當時他自己動了心思,送出女兒後一想又覺得不妥,不願意公然站邊袁術,與朝廷為敵,這才亡羊補牢。

  劉協聽到這一段,挑眉有所懷疑,卻仍是點頭笑道:「奉先忠君愛國之心,朕是深知的。」

  呂布沒有那份察言觀色的能力,一通說下來,見皇帝始終含笑點頭、態度親切,便覺得皇帝仍如從前一般信任自己,也就漸漸放鬆下來,露出了此來的真實意圖,「臣在徐州已經營多年,與周邊這些亂賊都幾次交手,鮮有敗績。縱有不得不退避之時,也都是因為糧草短缺的緣故。」他當初還在袁術二十萬斛大米的誘惑下,發兵下邳,攻打劉備,「況且臣的忠心,陛下是清楚的;臣與陛下這麼些年來的情誼,也不是劉備等人所能比的。陛下此戰告捷之後,想必也不能久留於兗州,東邊還是需要像臣這樣的人來為陛下守護……」

  劉協聞弦音而知雅樂,不禁與曹昂對視一眼,忍笑道:「奉先的意思是說……」

  呂布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見皇帝似乎領會到了他的意思,有些急切得傾向皇帝側坐,道:「陛下,徐州與其三面,只有臣對陛下最忠心,也只有臣能保徐州不受亂賊侵擾。只是徐州刺史之職,一直懸而未決,因此那劉備來屢次來與臣相爭……」

  呂布想要徐州刺史的位子。如今他據有徐州之南,劉備據有徐州之北,以淮陰為界,若以實控面積而論,那還是劉備多些。這幾年來,呂布與劉備也是屢次交手了,雖然的確如同呂布所說,多半都是他打贏了;但劉備總有絕處逢生的機緣,往袁紹、曹操等人軍中轉一圈,便又帶了兵馬回來,著實把呂布噁心壞了。

  從前大家各自為戰,你爭我奪也就算了;但現下皇帝親臨兗州,又重挫了袁軍,眼看著就要控制帝國東部。一旦朝廷的勢力蔓延至此,那徐州的歸屬,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呂布雖然善戰,卻也不會自大到要以一己之力與朝廷抗衡,既然打不過不如就加入其中,又與皇帝有過師生之誼,比之劉備是大有優勢的。因此呂布匆匆趕來,生怕在他之前,劉備先下手為強了。

  這就是呂布比之劉備,不夠聰明的地方。

  同樣占據了徐州的部分地盤,劉備難道就不想要徐州刺史之職嗎?但他明白,說出口的討要是蠢笨的。所以他絲毫不提官職地盤這些事情,只求能去勸降袁譚,為朝廷出力。但只要他這件事情做成了,皇帝難道還會虧待他嗎?

  「奉先想做徐州刺史,」劉協淡笑道:「此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呂布一愣,「此話怎講?」

  「那劉備為朕做了一件大事,功勞不小。他若是也開口討要徐州刺史之職,朕當如何回絕?」

  「他如何能與臣相爭?」呂布不屑道:「臣誅殺董賊之時,他尚且不知在何處謀生呢!」

  劉協眉目一冷,慢悠悠道:「那都是從前舊事了……」

  呂布還要辱罵劉備,看到皇帝神色,到底在外面這些年,比從前進益了些,想起皇帝少年時偶露的鋒芒,此時更不敢放肆。

  他咽了口唾沫,把那些話憋回去,道:「劉備能做為陛下做什麼大事?難道臣做不到嗎?」照他想來,眼前最大的事兒無非就是袁紹了,如今袁紹敗退,銳氣被挫,又有馬超與曹操領兵追擊甚急,已是插翅難飛。他自己手下多輕騎兵,若趁夜渡河,追趕而去,未必便落在人後,因起身昂然道:「陛下且等著,臣為您取袁紹首級來!」

  「那朕就等奉先的捷報了。」劉協含笑點頭,目送他闊步走出大帳。

  曹昂此時才開口,輕聲笑道:「陛下待溫侯寬和。」皇帝年歲漸長,積威日重,便是朝中大員如尚書令楊彪之列,覲見之時都是字斟句酌,生恐見罪。

  「寬和嗎?」劉協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曹昂點頭,道:「到底做過陛下的師父,寬和些也合宜。」

  「他不是朕的師父,而是朕的鲶魚。」

  「鲶魚?」

  劉協輕輕笑起來,「一盆魚中放入一條不得章法、亂竄亂跳的鲶魚,所有魚都會動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的祝福與關心我都收到啦,很開心,也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明後天加更慶祝元旦,請大家用力誇我!

  感謝在2020-12-31 10:35:21~2021-01-01 11:52: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明月入懷 1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回首流沙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 3個;青青翠微、Utopia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酒茨生一堆 808瓶;回首流沙 79瓶;Utopia、蕭十三 20瓶;théier 10瓶;小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7章

  袁紹這-敗狼狽, 逃離倉促,自己活命已經不易,更顧不上身邊的謀士等人。

  因此如沮授這等智計百出的謀士、陳琳這等名揚四海的文士, 都淪為俘虜,如今被拘在官渡大營中吃牢飯。其中有願意歸降朝廷的, 便都被放出去,另外看押, 等待上面的指示, 或是給他們尋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或是將他們運回洛陽或是長安。但其中也有不願歸降的, 比如沮授就是其中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