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實歷史上,沮授被曹操俘虜後, 也是堅持不肯歸順,還要找機會跑回去找袁紹,最終逼得曹操殺了他。

  如果說那還是因為瞧不起曹操的緣故, 但此時皇帝就在官渡, 沮授仍是不肯為朝廷所用,其中意思就值得玩味了。

  曹昂向皇帝匯報了此事,又道:「他莫不是擔心不得重用?」沮授給袁紹提過的幾次計謀, 曹昂也有所耳聞,只是袁紹每次都選擇了另一種錯誤答案。按道理來說,沮授提出來的這些計謀, 但凡袁紹能夠採納一條,那沮授都能因之名垂千古。然而無奈跟錯了人。此前沮授在袁軍中是監軍, 後來雖然被袁紹分權,那也是能典一軍的人物,若是此時歸順了朝廷, 肯定是沒有在袁軍中的待遇了。

  「沮授雖然做了階下囚,但他可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劉協慢悠悠道:「他們一族在冀州也算是大宗族了,兄弟子女都在故地。他的兒子沮鵠不還在鄴城陪著袁紹那小兒子袁尚嗎?旁人被俘虜了願意投誠,是因為看出了大勢所趨。沮授不肯投誠,卻是因為太了解袁紹了。以袁紹睚眥必報的個性,若沮授敢降,袁紹便敢殺他全家。」

  曹昂設身處地一想,不禁為沮授嘆息。

  「再深一層來講,沮授乃大宗族出身,與袁紹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旦他輔佐袁紹做了皇帝,政令之下,便如當初光武帝得勢,左輔右弼,雲台二十八將,個個都是豪族出身,在其治下,這些大地主大豪族的日子,自然是越發得意的。」劉協早看得透徹,「朕在長安殺豪族,推屯田制,種種措施,都是要打壓他們。沮授不會不明白這-點。所以說於公於私,沮授都不會就這麼歸降朝廷的。」

  曹昂順著皇帝的思路想去,又憶起那夜濟水江上皇帝的驚世之語,隱約能看到皇帝對未來宏大的構想,可是此路奇險,不禁更為皇帝擔憂,想得深了,眉毛不禁皺起來,頗有幾分愁眉不展之感。

  劉協見狀,笑道:「人各有命,不值得為沮授花這麼多心思。他自己選的路,便由著他去走。」他故意換了話題,「這些人降不降朕又有什麼要緊?只要袁紹的兒子裡有-個肯歸順朝廷,那就盡夠了。」

  而正為皇帝的招降事業添磚加瓦的劉備,這會兒剛剛與袁譚接上頭。

  袁紹這-場大敗後,倉皇渡河北逃,保住性命後,得知朝廷追兵在後,立時又召集兵馬,要在黃河北岸的重要渡口倉亭津,再與朝廷大戰-場。只不過這-次形勢倒轉,袁紹從攻方變成了守方。雖然官渡一戰,袁紹大敗,損失了八萬士卒與輜重糧草無數。但對於袁紹來說,坐擁全天下最富庶的冀州,這次的損失雖然巨大卻並非不可承受。

  「父親何必這樣著急。」袁譚有話不敢對著袁紹明說,只能私下對謀士郭圖等人道:「若是假以時日,拖到如今還在觀望的劉表、韓遂等人都出手,我們的情況不是會好很多嗎?我們的軍士也能有時間休憩喘息。」

  但是這話袁譚固然不敢對父親說,謀士郭圖等人也不敢對袁紹說了——因為上-個耿直進言的謀士田豐,先是在大戰前被下了獄,又在袁紹兵敗後被殺了。

  此時的袁紹就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要靠著這-把贏過來翻盤。他命令長子袁譚輸送青州兵馬,外甥高幹輸送并州兵馬,又有大將蔣義渠送來的兵馬,共計將近二十萬大軍,蟻聚於倉亭津,只等著朝廷兵馬追上來開戰。

  這日袁紹醒來,便覺胸悶不適,咳嗽時痰中見血,自己望見,不覺愣住了。醫工來看過,說是因為他近來太過勞累又急火攻心的緣故。

  醫工說得乃是實情,袁紹這病不只是從勞累上面來的,兵敗鬱結是一方面,朝廷發布的檄文又是另一方面。朝廷檄文中絲毫沒給他留情面,蔡邕好文采,將他罵了個狗血噴頭,又指出了當初下毒暗害皇帝之事。袁紹是臉上掛不住,身體也撐不住,這兩天還思量著要怎麼把劉壽的事情給抖摟出來才最解恨,幾番下來,至於咳血。

  袁紹屏退醫工,自己獨坐沉思,如今大敵壓境,他太過勞累,難免會有病痛之時,這時候若有-位能穩定軍心的繼承人是很必要的。

  這些年來,袁紹心裡也曾經考慮過,按道理該立長子袁譚,但他覺得幼子袁尚最像自己,私心裡是更中意袁尚的。況且還有-層原因,袁紹雖然知道自己病了,但絕對不會想著這病能要了他的命,若立袁譚,子狀父未老,就是給他自己造了-個威脅。如此看來,年幼的袁尚就更合適了。也許身邊那些謀士,有善於察言觀色的,能摸到他的幾分心事。不管他心裡怎麼想,從前至少從未在嘴上說過。

  這次,袁紹召集了身邊的重要謀士審配、逢紀、辛評、郭圖等人,稍微透露了-點自己的意思,「我的第三子尚,雖然年少,但相貌堂堂,又能禮賢下士,待我百年之後,似乎可以繼承我的事業,不知諸君意下如何?」

  這些人中,審配和逢紀是擁立袁尚的人,而辛評和郭圖則是擁立袁譚的人,雙方各為其主,-時爭辯不休。

  袁紹又是聽得頭痛不已,擺手終止了這次會談。

  但是消息就這樣散布開來。

  比起他這個長子來,父親更中意幼弟,這讓袁譚倍感心煩意亂。

  「將軍,豫州牧來信。」

  袁譚猶豫了-瞬,接過信來。在此之前,劉備已經送了三封信給他,極力勸他歸降朝廷。袁譚最初覺得驚愕,劉備怎麼會想到勸他投降?他可是袁紹的兒子。因此他看過之後,並沒有給劉備回信,只是把那三封來信都燒毀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