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知道身後明明有朝廷,卻不得援助,難免要心生怨懟的。

  這日,曹操站在塔上,見底下運糧的士卒,當真是疲於奔命,也是跟隨他多年的士卒了,不禁心中不忍,口中道:「十五日內就攻破袁紹,以後不用你們這樣辛苦了。」但心裡清楚,此事難行。

  形勢如此,曹操的信心也動搖起來,寫信與荀彧商議退守之事。

  誰知信送出第二日,荀彧便騎馬來到了營中。他原是為曹操穩定後方的。

  曹操訝然相迎,道:「文若怎麼親自來了?可是後方出了什麼事?又或是因為我那封信的緣故?」

  荀彧搖頭,走到帳中,低聲道:「我得將軍信任,許我先看將軍的信件……」因曹操作戰在外,恐怕有事情處理不及,便將後方交給荀彧,來往信件也都給他看,若有急事,便可由荀彧先行處理。

  荀彧從懷中捧出來一封已經打開的信,「這是將軍大公子寫來的信……」

  曹操忙接過來看。

  卻聽荀彧壓低聲音,難掩激動之情,「陛下已經在前來兗州的路上了。」

  「什麼?」曹操手上一顫,險些摔了那薄薄兩頁信紙,定睛看時,見的確是長子親筆,說陛下秘密動身,已至於洛陽,正要往陳留郡而來。

  陛下親臨!

  朝廷非但沒有把他與這幾萬兵馬當成棄子,反而皇帝親臨前線。

  曹操只覺壓在肩頭的重擔,此時輕了大半。

  荀彧又取出另一封信來,笑道:「這是將軍寫來的信,我來得急,還未打開看。」

  曹操忙劈手奪過來,撕碎藏在袖中,羞慚笑道:「文若快別看了,不過是我發牢騷的話。」他信中原是與荀彧商量退兵自保之事的。

  兩人便又都看曹昂寫來的那封信。

  「此信寄出時,陛下還在洛陽。信中說他們是快馬而來,那恐怕陛下已經在兗州境內了。」

  皇帝忽然就近在眼前,荀彧與曹操激動過後,都感責任重大。

  袁紹十萬大軍已經南下,駐營於官渡之北。

  皇帝既然是秘密你前來,那必然沒有多少兵馬。

  若他們守不住官渡,讓袁紹南下,擒了皇帝,那他們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曹操心中一緊,但又不願把皇帝送往別處,畢竟皇帝在此處,若果真事情緊急,朝廷必然是要發兵來救的。

  他疑惑起來,「文若,你說陛下為何會選在此時,置身險境之中呢?」

  荀彧沉穩道:「將軍看著是險境,恐怕陛下已確信,將軍必能戰勝袁紹,便如我一直同將軍所講的一般。果真如此,又有何險?」

  曹操的信心又蓬勃生發出來。

  而即將抵達許昌的千人兵馬中,曹昂又一次在勸說做將軍打扮的皇帝,「前線危險,陛下若要鼓舞士氣,在許昌也已經盡夠了。」

  劉協淡笑道:「待子柏與馬超,各領兩萬兵馬趕到,朕便去官渡前線,見一見子脩的父親。」他輕輕一嘆,「自洛陽一別,業已近十年。」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完畢。晚安,明天見。感謝在2020-12-26 21:51:25~2020-12-26 23:30: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光落在左手上 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0章

  劉協之所以選則在許縣停留, 並非因為此處是歷史上曹操迎獻帝之處,而是因為許縣屬於潁川郡。

  而潁川郡的話事人,其實是以荀彧為代表的眾名士。比起曹操來, 荀彧等人對漢室的忠心,更純粹許多。

  曹操心生退意之時, 要給荀彧寫信探問,也不只是因為重視荀彧的謀略能力。更因為曹操實控的地區, 多年征戰, 民生疲敝,而潁川郡實行屯田已有數年, 至少歸附曹操之後這幾年境內還算安穩。曹操在前線所耗費的糧草,大多都是潁川郡供給的。如果沒有荀彧等潁川勢力的堅定支持, 曹操便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哪怕想與袁紹決戰到底,都難以實現。

  此時在前線官渡的曹操, 得到了皇帝親臨的消息, 立時打消了退守的念頭。而荀彧送信之後,便立即趕往後方,徵調糧草。便在同一日, 自袁紹營中也有一人正南下奔曹操而來,這人便是許攸。

  袁紹連吃敗仗,折損顏良、文丑兩名大將後, 總算重視起來,集合兵力, 要碾壓曹操,為此把駐守青州的長子袁譚也叫回來。袁譚領兵打敗了原本的青州太守孔融,還是頗有作戰實力的。如今袁紹領十萬大軍, 駐紮在陽武,距離官渡只有二十里之遠,只是中間還隔著鴻溝這條運河。

  與曹操這邊萬眾一心,殊死搏鬥的氣勢不同,袁紹陣營中因為兵多將廣,來自外部的威脅並不是那麼緊要,因此內部便越發派系林立,明爭暗鬥起來。

  袁紹調回長子袁譚的舉動,讓在鄴城留守的幼子袁尚周邊勢力感到不安,羅織罪名,針對親近袁譚的官員。

  許攸便是其中的受害者。

  許攸,字子遠,年少就很是個人物,曾經連結豪傑,想要廢了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皇帝。他這謀劃,比董卓還要早了六年。當初他也是跟袁紹、曹操一起玩的子弟。廢漢靈帝之時,他當初還想拉著曹操一起乾的,可惜曹操沒答應。當然此事最後也沒成功,否則洛陽的皇帝成了原本的合肥侯,董卓入洛陽後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就不好說了。事情敗露之後,漢靈帝當時也無暇顧及,就罷免他們的罪過,要招他們回洛陽。結果許攸的同謀者害怕自殺了,許攸便逃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