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啊?」劉清快哭了。

  孫平不知,信以為真,感嘆道:「長公主殿下真是人美心善,老天爺看了都要感動了。」

  劉清強笑道:「也……也沒有那麼好啦……」她好想打爆皇帝弟弟的狗頭,自己什麼時候說過這些話啊!

  蔡琰低頭,抿唇輕笑。

  劉協卻是面不改色,對孫平道:「朕能有今日,也都是皇姐以身作則,教導撫養之故。」

  劉清頹然垂了肩膀,算了認了,不就是沒有花與美麗的裙子麼?也不是什麼大事啦……可還是好難過……嗚嗚嗚。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11 08:35:39~2020-05-12 09:21: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oonlight、銅宸申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9章

  未央殿的夜裡, 醒著的人總是比別處更多些。

  殿中燃燒的紅燭,都忍不住垂下了睏倦的蠟淚,而燭火下議事的君臣卻都神采奕奕。

  劉協在殿中來回走動著, 環顧著且聽且思的王允、賈詡等人, 口中徐徐道:「朕雖然坐在長安城中, 卻於天下各地都有眼睛。如今戰亂已久,民眾為避戰亂,都棄田南逃,州里蕭條。各處起兵,如袁紹在河北, 饑饉之時, 兵卒便以桑葚為食。而袁術在江淮, 兵卒民眾則往東海之濱, 取用蚌蛤為食。袁氏兄弟尚且如此,更遑論他人?他們這些人, 起兵的時候腦袋發熱,卻沒有長遠之計, 甚至連一年的計劃都沒有。不過是缺糧了就出去劫掠,吃飽了就把多的丟了。朕看不用朝廷派兵, 單只缺糧一項, 便能叫他們不攻自破。朕的意思, 長安城近患已解,也該著眼天下。朕看屯田制在關中推行的不錯,待到來年夏收之後, 朝廷有了一年積糧,再要有所行動,便也有了底氣。子師(王允字), 你擬個詔書出來,發給各處軍閥,叫他們上表投誠,若願意投誠的,便輸送千人入長安,恢復所在地原有的朝廷制度。」

  按照朝廷原本的制度,一來,各地每年都要有滿年齡的青壯往都城來做兵丁,輪值之後再回到家鄉;二來,原有的納稅田賦也都要如數上繳。這兩條,因為戰亂分崩,道路不通,也因為董卓脅迫下的車駕西行,已經名存實廢了。

  朝廷如今在長安城中,不過依靠著從前自洛陽與周邊糧倉內遷徙來的積蓄支撐。如果不行屯田制,坐吃山空,沒有進項,那就遲早完蛋。

  董卓原本在眉塢藏起了夠他用三十年的糧食。

  但是現在長安城中,有歸降的涼州叛軍共計五萬餘人,原有守軍三萬,呂布麾下三萬精兵,胡軫與徐榮原有兵馬近兩萬,曹昂一萬人,張繡一萬人,馬超與降兵五千,再加上朝廷官員家眷數千人,加在一起將近二十萬人。每天這麼多人的吃用,是個巨大的數字。

  「屯田制施行之後,周邊叛逃四散的涼州軍還在不斷歸附……」劉協道,「若是人數超出了周邊荒地所能承載的量……」

  他眉頭蹙起。

  王允道:「關中人口繁多。然而漢中、邊地人口少……」

  「關中尚且不穩,便要往周邊發力。」劉協搖頭道:「自然要先從關中想法子。關中地方,足夠數百萬人之用。若是二十萬兵耕種的地方都挪不出,那必然是有人占了太多的地方。」

  這就說到漢末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了。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可是一點也不誇張。

  然而土地兼併這個難題,此前歷代君主,都曾出過各種法令,卻沒有一人能真正解決,而且往往因為得罪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招致瘋狂的反撲報復。皇帝自然還是做皇帝,施行法令的高官卻往往落個悲慘下場。

  此時聽皇帝提起來,王允與賈詡都知此中兇險艱難,也著實不是一言半語能說清的事情,便都不好開口。

  殿中一時沉默下來。

  劉協頓了頓,換了略輕鬆的口吻,道:「朕請了一位精於耕種的孫夫人,為朕將濯龍園改為菜園。待過幾日,園子平整好了,開種之日,朕意要百官同來,到時候,百官下地種菜,也算蔚為壯觀,是也不是?」

  王允與賈詡都是一輩子的讀書人,萬沒想到活到半百之歲,還要挽起褲腿蹚泥地,不禁面面相覷,然而心中都明白此舉於此時意義重大,口中自然都忙不迭應了。

  劉協都看在眼裡,只笑道:「你們不要小看了這種菜一道。那孫夫人一人種菜,便能拉扯家中幾個孩子。你們以為她真是尋常農婦麼?她原是李利的夫人,原也能如你們親眷一般,錦衣玉食的。若是朝中官員都能如此,忙於政務之餘,在府中攜親眷以種菜代替養花,以桑織代替裁剪新衣,新風尚一起,不知能救外面多少人性命啊。」

  王允與賈詡都沒想到皇帝口中的孫夫人會是將軍之妻,均是一愣,都連聲道:「老臣慚愧。」

  劉協正要與他們細論屯田制的施行,忽見汪雨快步入內。

  汪雨向來知機,明知皇帝在議事,還擅自入內,必然是有緊急的壞事。

  劉協心中一凜。

  汪雨上前,附耳低聲道:「盧老大人不好了。」

  這說的乃是帝師盧植盧子干。

  盧植重病已有近一年,不過以藥材吊著,強行續命。

  劉協雖然忙著長安城之困,卻沒忘了老師那邊,叫人每日問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