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咯咯一笑,道:「子師先是要把皇姐的蔡先生給換了,如今又要把朕的騎射師父給換了。你除掉董卓沒幾日,便自己要做董卓了麼?」

  王允大驚,忙伏地請罪,顫聲怒道:「臣絕無此意!臣忠貞之心……」他說的時候沒覺得不妥,此時聽小皇帝把兩件事放在一起,也覺出這提議過於緊迫了。雖然他的本心與董卓不同,但從行徑上,的確是僭越了。

  「罷了。」劉協扶王允起身,他就是知道王允此時沒有生出悖逆之心,才故意這麼說激他。如果王允當真如董卓一般心思,劉協才不會當面挑明,反倒要規避談論此事。

  一時王允站起身來,非但不好再提換掉呂布的話,連方才換掉萬年長公主先生一事都不好再提了。

  王允便不再提呂布之事,只道:「陛下明鑑,千罪萬罪,罪在董卓一身。那些追隨董卓的士卒,也都是身不由己,稱不上罪。赦免他們,便要先定他們的罪名,反倒要叫他們驚恐起來。是以臣沒有發出赦免的詔書。」

  他倒還有一套嚴絲合縫的邏輯道理。

  劉協差點被他給氣樂了,「唔」了一聲,道:「那你是要留他們在原處守著?」

  王允一板一眼道:「這也不好。若是留他們在陝縣、函谷關等處駐守,就好像咱們信不過關東聯軍一般。他們就算沒有反心,也會因此寒心。」

  劉協真忍不住笑了,道:「那你是怎麼安排的?」

  王允頗有自信,道:「臣已派李肅持書前去陝縣,召見牛輔,來長安城認罪。只查問為首之人,於底下士卒無礙。」

  劉協無奈嘆氣,道:「李肅兵多,還是牛輔兵多?」

  「這……自然是牛輔兵多。」

  劉協道:「那牛輔聽了詔書,就會乖乖把自己捆起來,跟著李肅來認罪?在他知道岳父董卓被殺之後。」

  王允一愣,好像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感謝在2020-04-13 23:41:05~2020-04-14 23:54: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銅宸申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清歌挽酒、蕥彤 3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2章

  王允被小皇帝問住了。

  其實只要了解王允原本的設想, 就不難明白王允為什麼會做出這等「天真」的舉動。首先,王允從來沒考慮過袁紹、袁術反叛的可能,哪怕此前袁術要推舉劉虞做皇帝,也是因為長安城中有董卓的緣故。如今既然董卓已經給他除掉了, 那袁紹等人難道還會另立新君麼?更何況劉虞早已堅定拒絕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天下歸心, 剩下牛輔、李傕等人, 又還能翻起什麼風浪呢?

  王允覺得只要牛輔等人沒瘋, 就不會追隨已死的董卓,跟天下人作對。而且王允從前跟著董卓做事, 對牛輔、李傕、郭汜等人也熟悉,知道他們不是能挑大樑的人物。畢竟, 王允在董卓府上, 對牛輔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牛輔被董卓打罵時訕訕的笑容。現在, 他連董卓都除掉了,難道還能因為一個小小的牛輔翻了船麼?

  王允雖然被問住了,第一反應卻不是懷疑自己的決定。

  他看著劉協, 斟酌著措辭, 道:「陛下,臣與牛輔、李傕等人從前多有來往。他們不過是董卓手下的小卒子,如今董卓已死,眾賊無首,都渴盼著投降朝廷, 便如長安城中的胡軫、徐榮等涼州將領一般。」

  劉協聽笑了。

  王允這是認為他給董卓嚇破了膽,又不曾見過牛輔等人,把牛輔等人想得太厲害了,有了不必要的擔心。

  「李肅雖然兵少,卻是朝廷派出的使者,諒牛輔不敢輕舉妄動。」王允想到小皇帝的年紀,也能理解小皇帝為何不安,便又道:「陛下勿憂勿怕,朝中事務皆由臣匯同諸位同僚理清。臣雖不才,然而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太鴻臚周奐、車騎將軍皇甫嵩,這些都是自先帝時便竭誠盡忠的大漢賢臣。有這些人為陛下分憂朝政,陛下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陛下青春年少,此時合該奮力勤學才是,否則待加冠親政之後,如何能善理朝政、明辨是非。」

  劉協撫著硯台,一時沒有說話。他想先王允說這番話,真是為了「小皇帝」好,也是為了大漢好。此刻在王允心中,陝縣、函谷關駐紮的涼州軍餘部,不過是些散兵游勇,並不能叫他太上心。哪怕是在給他點出袁紹、袁術等人可能存有異心之後,王允仍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

  比起順著皇帝指出的危險性深思下去,王允更願意認為是小皇帝過份擔心了。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通常都很難第一時間承認噩耗,總是先否認的、拒絕承認的。

  新的思路,要給王允時間去消化。

  劉協沒有因為王允的誤解而惱怒,笑道:「子師所言極是。若不是有子師周全,有尚書台運作朝廷,長安城中此時不知該是何等慌亂。不管是溫侯呂布,還是此前衛戍京畿的騎都尉李肅,又或是與你應和的種輯、黃琬等人,都是國之重臣。為此次除掉董卓也都出了大力。朕知道你們都是清正之人,所做皆出自忠君體國之心,不圖高官厚祿。然而朕心中感動,還望子師給朕機會,讓朕表達一二。」

  王允又是一愣,沒料到被他駁回之後,小皇帝非但沒有繼續爭辯,反倒話鋒一轉,要對他酬謝起來。王允便覺一陣郝然,仿佛自己方才言語過份了,心中對小皇帝的接納度更高了幾分,忙道:「陛下言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