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弘旺這話倒是正合了弘昌的想法:「這兩人想要利用起來也並不難,不過幾句話的事情罷了。還有弘暉,作為嫡長子,如今遲遲未得被立太子,必當心有不滿,對著齊妃生的弘昀、弘時幾個想來不過是表面上的兄友弟恭罷了,這裡面都可以做一些文章。」

  兩人越說越是激動,商議著如何利用皇三代之間的遺留矛盾,將看似平靜的京城中水攪渾,挑撥弘暉等人不和後再各站隊,成為皇子背後的支持的人,來日獲取更多的權勢,感覺勝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弘旺身上倒是遺傳了不少八爺的聰明勁兒,從小被人誇得不少,不免養成了以為是的毛病,命不凡且好為人師,喜歡幫別人出謀劃策。

  而弘昌向來心高氣傲,剛愎用,以為己做得事情天衣無縫,實則卻是漏洞百出。

  兩人到底年紀小,沒經歷過什麼事情,身邊也沒有真正聰明的人出謀劃策,私下裡小動作又多,很快就暴露了行跡。

  十三這兩年巡視江南不在京城,倒是方便了弘昌的「作為」。

  如今十三回京之後,雖然一直忙碌,但起碼能時常抽空回府看一看福晉和孩子們。

  誰知這麼一看還看出了事情來。

  到底是經歷了先帝時期九龍奪嫡並在後來站穩腳跟的人,十三甚至不用去多查弘昌什麼,光看這個兒子和弘旺有接觸有往來,就覺察出了事情的不對。

  第154章 處置

  天氣漸漸轉暖,凌晨三點起床上朝一事也開始變得容易了不少。

  這日,殷陶照例起了個大早,像往常一樣去參加早朝,在宮門下馬之時就聽到後面有人喚他:「十二弟,等我一下。」

  殷陶轉頭,見正是五爺,便駐足等在原地,問道:「五哥怎麼來了?」

  他如今是不比先帝一朝,身上差事不少,是日日都需要過來上朝的。

  五爺雖然在刑部主事,但到底清閒,也沒什麼非要過來上朝不可的事情,故而早朝時候比較難以見到。

  五爺對著殷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已經將近一個月沒過來上朝,眼看這就到月底了,再不過來一趟也實在有些不大合適,故而今天過來看看。」

  殷陶有些無奈地笑了笑。

  就知道五哥不是什麼勤奮的人,果然和他方才估計的差不了多少。

  五爺同殷陶並肩往裡走著,忍不住和對方分享最近得來的八卦:「十二弟可知十三弟把弘昌給關在府里的事?」

  這事殷陶倒是不知,不過他記得,歷史上的弘昌的確是曾犯了事被十三關了好多年禁閉,聽了五哥這話以後,殷陶不由對著五爺奇道:「這事五哥又是怎麼知道的?」

  五爺對著殷陶神秘一笑,道:「家裡頭弘晊和弘昂都對我提起了此事,只是弘晊說得更是詳細一些,但弘昂消息更快,比弘晊還早了半日。」

  殷陶:……

  沒想到五爺這包打聽的能耐還有了兩個傳人,真是厲害了。

  因為知道了這件事情,殷陶在早朝時候總忍不住看向十三,其中一次還跟十三目光撞了個正著。

  早朝之後,十三向著殷陶走了過來,對著十二哥問道:「許久未去十二哥那裡喝茶了,今兒可是得閒一起坐坐?」

  殷陶看十三的樣子就知道對方有話要講,正巧他今日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回衙門裡也不過是看書吃茶,自然痛快地應了下來。

  五爺所說不錯,十三和殷陶同去戶部坐了下來,閒聊幾句過後,十三便將弘旺和弘昌之事對殷陶說了個大概。

  殷陶沒想到弘昌竟然這般大膽,更是沒有想到十三和八爺一向不在一路,弘昌竟然能同弘旺混到了一處。

  殷陶對於十三發覺弘昌之事並不意外,他們這些經歷過康熙一朝九龍奪嫡之人,政治敏感性和鬥爭經驗非常人可比,弘昌等人所謀之事在這些父輩們眼中不過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

  殷陶和弘昌並不相熟,故而也沒有為這個侄子惋惜什麼,只是心中實在替十三覺得擔心。

  「你打也打了,罰也罰了,如今關了他也有小十天了,有沒有想過日後要怎麼辦?總不能就這麼關著他吧?」

  十三態度倒是比殷陶想像中的更是堅決:「弘昌心術已壞,本就是不該留的,若是再縱容下去,必當會有更多禍患。如今朝中的安穩局面,是咱們這幾年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你,我,四哥,咱們誰都不想回到從前看朝中兩黨相爭烏煙瘴氣的日子,弘昌卻想把京城攪渾,雖說實在有些不自量力,但也實在可惡。若要放他出去,不光對不住四哥和十二哥,更是對不住朝廷,對不住先帝。」

  殷陶也知道,十三一向是愛憎分明,也素來光明磊落,弘昌此舉實在是犯了十三的忌諱。

  既然十三心意已定,殷陶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開解安慰了十三幾句,弘昌這孩子不過是一時交友不慎,走岔了路,如今跌了跟頭日後就不會再犯了,十三弟莫要擔憂云云。

  送走十三以後,殷陶又收到了四爺的邀請,去養心殿嘗一嘗今年南邊新進的龍井蓮心。

  方才跟十三在戶部衙門,雖然吃得也是極品的武夷山大紅袍,但殷陶愣是沒品出什麼味兒來。此時四哥召見他,想來也是為了弘昌這事,恐怕今天的上進蓮心也嘗不出什麼滋味兒來了。

  弘昌可真是害人害己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