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爺正為了弘昌的事情發愁呢,見到殷陶過來瞬間就不愁了,還有心情跟殷陶談起了茶經。

  用了兩杯蓮心過後,四爺也說起了弘昌之事。

  四爺的意思是,弘昌雖然可惡,但畢竟從剛開始搞事情就被十三發覺關了起來,據說連他的策反對象弘皙、弘暉等人都沒有給他什麼好臉,也並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

  四爺想當和事老,看在十三的面子上將弘昌從輕發落,弘昌得了教訓後就別一直關著了,看孩子倒霉了,十三弟也傷心不是?

  殷陶想了想,道:「聽十三弟的意思,似乎是並不願就這麼草草蓋過此事,定要給弘昌一個教訓。」

  畢竟在這個世界裡,父親對兒子就如同君王對臣子一般,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利,別說十三今天只是把弘昌給關起來,就是其他更嚴重的懲罰也是符合法律條令的。

  四爺還是有些不放心,十三也是他最親近的兄弟,他不希望因著弘昌這些破事讓兩人之間產生不愉快的因素。

  但殷陶覺得十三這次十分堅決,是真的不打算讓弘昌再出來活動了。

  畢竟弘旺從前經由八爺言傳身授,洗腦技術一流,而弘昌的價值觀本就有很大問題,慣會用一種扭曲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事情,帶著負面情緒看人看問題,一時半會兒估計很難轉變過來。

  弘昌身在皇室,原本危險係數就比旁人更高一些,一點細微的錯漏都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超出他的控制。

  弘昌並不是個安分的主兒,如今他犯下的事情不大,十三可以將他關在府里加以整治,可若是將弘昌放出來,允許他繼續「活動」下去,很可能把命都給作沒了甚至連累到十三和其他兄弟。

  殷陶最終還是選擇依著十三的想法來:「十三弟心意已決,是不打算把此事輕輕放過。」

  四哥倒也不必再給弘昌說情了。

  四爺只得應了下來,並請殷陶幫自己勸著十三,莫要因著此事心裡有疙瘩。

  殷陶點了點頭,微笑著應了下來。

  在他看來,四哥這完全是多慮了。跟弘昌比起來,四哥在十三心中要重要得多,四哥是兄長,是榜樣,是照亮十三生命的光,他很確定,十三絕不會為了弘昌和四哥離心,也不會影響到兩人之間一絲一毫的感情。

  等到殷陶走後,四爺又不自覺地再次琢磨起這件事情來,越想越覺得十二說得有道理。

  將心比心,若是自己的哪個兒子做了對十二弟不利的事情,他也一定會好好處置那個兒子,給十二弟一個交代,就算是十二弟把自己的兒子關起來他都只有拍手叫好的份兒。

  何況在這件事情上,他都沒有動弘昌什麼,是十三自己關起來的,十三是明白人,想來是可以想通的。

  四爺聽十三的說法,弘昌和弘旺兩人企圖挑撥弘暉等幾個兄弟的關係,再說服弘晟和弘皙同自己一起幹事,卻意外只說動了弘晟,其他幾人沒有任何一個願意搭理他們,更別說一起共事了。

  據說弘昌二人首先鼓動的人是弘曆和弘晝兩個小的,估計以為他兩個年紀小也更好糊弄,卻意外地沒有一絲收穫。

  四爺也覺得十分好奇,正巧這會子有空,便叫蘇培盛著人將四阿哥、五阿哥請到了養心殿,問起了他們的心路歷程以及沒有被弘昌說動的原因。

  四爺一說起弘昌,弘曆便義憤填膺:「弘昌竟然說十二叔和弘晏都不是好的,若是十二叔都不算好人,那這天底下還有誰稱得上一個『好』字?」

  弘晝也用力點頭:「四哥說得對,弘昌連十二叔的壞話都能說得出口,可見心思不正,還想讓我們同他交好,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四爺聽了這話後,捧著茶盞無聲地笑了起來。

  這兩個小的年紀不大,看人卻准。

  的確,這世上再也沒有比十二弟更好的人了。

  第155章 醒悟

  弘昌幾個著實心思不少,雖然沒有能把弘皙、弘暉等人成功挑撥說動,但也作下了不少事情。

  在「起事」之前,弘昌和弘旺便想著弄一些活動經費,就像索額圖和納蘭明珠一樣廣納錢財,招兵買馬。兩人利用自己身份合夥開了作坊倒賣官鹽和軍馬,並且把手伸到了江南曹家索要錢財,並許諾日後會多加照看。

  在殷陶看來,這些小的也實在膽肥。

  曹家出身包衣,終究只是皇帝一個人的奴才,也不是什麼人想用就能用到的。

  從前先帝還在的時候,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八爺也不敢勒索曹家,能做的極限也不過可以與曹家交好,曹家送東西就順水推舟收下罷了。

  除此之外,弘旺還收受了隆科多之子玉柱的諸多好處,並答應對方日後時機成熟就想辦法給隆科多正名,同時恢復其佟府少爺的身份,使得隆科多一支不再是戴罪之身等等……

  總的來說,比起一眾叔伯們,弘昌和弘旺雖然能耐沒見長,膽子卻肥了不少。

  這麼一通鬧了下來,弘昌幾個雖然沒有取得什麼成果,但結果可謂是相當的慘烈。

  三爺家的弘晟失了世子之位,被三爺挪到了莊子關了;十三家的弘昌失了貝子爵位,被十三幽禁了起來。

  弘旺而在勒索曹家和收受賄賂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還跟佟家不清不楚,實在讓四爺惱火非常,依律被發配到了寧古塔,連帶八福晉也只能跟著離開,從此再也不能在京城當中興風作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