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少頃,僕婦捧著披風趕來,扶她站起後系上綢帶。

  江徹已恢復了人前的端穩姿態,見沈蔻始終避著目光不肯看他,只吩咐僕婦好生照料,回去送碗醒酒湯備用。待沈蔻緩步下階出了閣樓,他踱至窗畔,推開望外,借著周遭昏黃的燈籠光芒,目送她徐徐遠去。

  夜風寒涼入窗,吹得他頭腦漸醒。

  江徹一直站到燈昏酒冷,才孑然回書房歇息。

  *

  其後兩日,江徹奉命在京郊辦差,徹夜未歸。

  沈蔻難得清靜,常愛坐在廊下,逗著兩隻小鸚鵡獨自發呆。

  待到廿三日,紅丸案終於塵埃落定。

  先前因紅丸案而錯判的案子,亦陸續翻案洗清,待得硃筆批文送到,刑部立時奉命去辦。是日江徹回到城裡,恰逢沈有望徹底脫罪。因此案繁雜,牽涉眾多,刑部拿到批文之前不知何時能放人,沈蔻母女便也無從得知日子來迎接。江徹借職務之便得知此事,親自去接人。

  沈有望被困了幾乎整年,好容易脫去罪名,換上鍾氏早就托人送來的青衫玉冠,只覺如釋重負。

  聽江徹說沈蔻母女倆如今都寄居在王府,並未被謝嶠傷及分毫,他既詫異又感激,端端正正行了禮,忙過年了江徹往王府去。

  客院裡,沈蔻尚不知外頭的佳音。

  不過按著推算,父親出獄也該是這幾日裡的事情,母女倆翹首期待許久,已為他備了好些東西,連同日用之物都陸續收起來,只等沈有望歸來後,闔家遷出王府——家裡沒男丁的時候,母女倆數月寄居人下避禍倒沒什麼,若連沈有望這個一家之主也住進來,那可真就說不過去了。

  而數月攪擾,鍾氏也沒打算拍拍屁股就走人。

  論銀錢,沈家自不及王府九牛一毛。

  不過既是略表感激,心誠意至也就是了,想著王府並無女眷,便打算繡一家屏風權當謝禮。屏風底座是沈蔻想的,從她那份酬金里拿出一半,請蔣家幫著挑料子請匠人,她繪好樣式,讓人做好了暫時放在蔣家。刺繡的事則是鍾氏親自來,一針一線莫不用心,在沈蔻被請去單獨赴宴的那日,已繡得差不多了。

  昨日傍晚,沈蔻趁著江徹不在,悄悄託了僕婦幫忙將屏風架子運進了王府。

  這會兒母女倆正忙著將繡好的紗屏繃上去。

  初冬天寒,屋裡卻暖烘烘的,壓紗是個精細的活計,因是送到穆王跟前,更不能有半點兒馬虎。她小心翼翼的擺弄,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蹲著,臉上熱出淡淡的暈紅,眼底卻藏了笑意,頗期待江徹瞧見這屏風時的反應——雖說不夠貴重,但鍾氏的繡工沒得挑,浮花堆繡,悅目之極。

  若江徹所言屬實,他當真對她用了點心思,瞧見這道謝的東西,應當不至於如前世般,瞧都不瞧就原封不動的退回來。

  只要他能入眼,母女倆的辛苦就沒白費。

  期待之中摻雜稍許忐忑,沈蔻手底下格外用心。將整架屏風裝好,左右端詳了半天,才想著到外頭倒兩杯茶潤喉,忽聽外頭腳步雜亂,半掩的院門亦吱呀輕響。

  僕婦行禮的聲音中,忽然傳來一道腳步。

  迥異於江徹走路時的悄無聲息,這步伐既重且疾,卻是暌違已久而熟悉無比的。

  母女倆對視一眼,確信不是聽錯。

  原就欣喜的心猛然亂跳起來,沈蔻快步跑出內間,還沒繞過屋子的屏風,就見錦簾動處閃進來一道身影。

  青衫玉冠,磊落溫雅。

  那張臉上笑意堆滿,就連寸許的鬍子都像是帶著笑,明明是滄桑憔悴的模樣,在此刻卻布滿了歡欣。瞧見沈蔻迎面衝過來,他一把接住,旋即將目光投向許久沒見的妻子——兩步外,鍾氏聽著那期盼許久的腳步時,就已紅了眼眶,此刻瞧見他鬍子拉碴憔悴的臉,眼淚唰的就滾了出來。

  沈有望眼睛一紅,趕緊道:「是喜事兒,別哭啊。」

  第43章 折腰  既然喜歡,何必戒掉呢?

  家人團聚自然是令人開心的, 但鍾氏的眼淚如何收得住?相對垂淚好半晌,她才克制住情緒,拉著沈有望往屋裡走, 要給他斟茶洗塵。

  沈有望安撫住妻女, 這才提起了江徹——

  「方才是穆王爺帶我進府的,咱們能有今日多承他出手照拂, 該當重謝才是。」說著話, 幫妻女擦了淚痕,回身出屋,見江徹身姿巋然, 正站在甬道旁逗弄兩隻鸚鵡, 端正行了重禮, 鄭重道謝。

  江徹忙將他扶起, 「舉手之勞, 沈大人不必客氣。」

  沈有望笑了笑, 「草民能洗脫罪名已是萬幸,如今不過是個白身, 實在當不起王爺如此稱呼。」

  「冤案既白, 父皇定會另行任用。」

  「算了吧。為朝廷效力十多年, 也算是達成夙願了。」沈有望笑得謙退。

  江徹微怔,不自覺瞧向沈蔻。

  那晚高雲樓上, 她就曾說沈有望脫罪後恐怕不願再踏入仕途,而今看來,知父莫若女, 還真叫她說中了。他心裡多少覺得惋惜,但人各有志,倒也無需強勸, 便只問道:「既不肯再入仕途,不知你們往後有何打算?」

  「尋個地方安穩度日就是了。」沈有望瞥了眼妻女,瘦削憔悴的臉上笑意愈濃,又向江徹拱手道:「內子和小女能安然無恙,皆蒙王爺費心,如今外頭既已安生了,再攪擾王爺,委實不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