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嘴裡說著,目光卻死死黏在食盤。

  像是要用眼神把美食勾過來。

  而夥計走近跟前,臉上也是熱情洋溢的,「蔡九叔已選了有緣的食客,小的自會送到跟前。沒輪到的客官們也別急,小店今日既打出了招牌,斷沒有讓人空手的道理。待會每人送兩樣小菜,一壺燙好的酒,客官們慢用就是。」

  這般手筆,令看客們高興譁然。

  夥計則跟發了橫財似的,給兩位鬢髮斑白的老者各送了一樣,而後走到沈蔻面前——

  金沙南瓜、梅菜餅、蟹釀橙。

  三盤子熱騰騰的菜都擺到了她的跟前!

  沈蔻大喜過望。

  她道了謝,連忙搛了一塊金沙南瓜。

  這道菜是她幼時的最愛,均勻切片的南瓜撲上麵粉炸酥,再裹一層熱化的鹹蛋黃,熱騰騰的吃進嘴裡,咸香酥軟,與記憶里的滋味毫無二致。旁邊的梅菜餅香而不膩,餡兒調得雖比蔡九叔遜色稍許,貴在薄餅勁道,入口香軟。

  最妙的是蟹釀橙,香橙切去頂蓋後挖出果肉,裡頭裝了蟹肉,再澆上料汁,蒸熟了香氣撲鼻。若逢秋日裡蟹黃出來,往裡頭裹些蟹粉,那滋味,想想都讓人垂涎。

  美味入腹,沈蔻眉眼皆笑。

  旁邊蔣清音嘗了,也詫異道:「手藝果真不錯,放到朱雀街的那幾處酒樓里都不遜色。倒是這結緣的舉動古怪,白做菜不說,還來個見者有份,怕是要倒貼不少銀錢。」嘴裡感嘆著,筷箸又伸向碟中。

  沈蔻笑而不語。

  這位蔡九叔高徒行蹤飄忽,神出鬼沒,做什麼她都不覺得奇怪。

  倒是佳肴難得,她同蔣清音先過了點嘴癮,便請夥計將菜趁熱裝進食盒,留了封謝銀之後,帶回家與鍾氏同享。

  很快,沈蔻就發現了規律——

  那位蔡九叔高徒的最近可能很有興致,隔上三日就會在玉盤空掛出招牌做菜結緣,而她總是那個得天獨厚的,每回都能分得三盤佳肴,借而大快朵頤。

  有了美食犒賞,起戲也如有神助。

  沈蔻自與謝無相談妥之後,剩下的戲本陸陸續續寫了近三個月,在客棧住的那陣子和近來更是進展神速,終趕在五月底前將整個戲本寫了出來。

  她自己先斟酌著改了兩遍,直到滿意了,才謄出稿子去尋謝無相。

  ——不得不說,謝無相雖嚴苛了些,甚至吹毛求疵,卻是極有才學見地的,細節上也會極耐心地精雕細琢。這稿子寫出來,比起沈蔻最初的設想,可謂脫胎換骨,點石成金。

  令她都滿心期待。

  *

  時令已近小暑,京城的達官貴人們紛紛出城避暑,戲樓的生意卻紅火如舊。

  曾儉有點忙,正招呼幾位貴客。

  夥計請沈蔻稍坐,奉了香茶。

  屋裡略熱,她不是很想喝茶,見花梨木架上搭著好幾件極精美華麗的戲服,不由想像她那戲本里的角兒若穿了這衣裳登台,會是何等艷驚四座。心中嚮往之餘,不免湊近跟前細看裁剪繡紋,若不是怕污損了新衣,甚至想伸手摸摸。

  曾儉忙完了回來瞧見,不由失笑。

  初見時的少年郎眉清目秀,往來慣熟之後,她每回都從後門進來,無需易裝,身上便仍是少女的嬌麗衣裙。

  此刻窗送暖風,架設華衣,她盈盈站在那裡,襦裙搖曳及地,珠釵晃於耳畔,被彩繡精美的衣裳襯托著,愈見婉麗。

  只是那神情……有點像嘴饞糖果的孩子。

  曾儉忍住笑,悶頭咳嗽。

  沈蔻聽到動靜回過頭,笑逐顏開,「班主總算得空了。」

  「勞姑娘久候。」曾儉踱步過去,隨手翻了件戲衫給她瞧,「喜歡嗎?」

  「很漂亮。」沈蔻由衷道。

  美食華服,誰不愛呢?不過畢竟是戲衫,質地裝飾皆與尋常穿的衣裳不同,她估摸著裁剪樣式,問道:「是給蘇姐姐穿的吧?」

  「她排的新戲月底就上台去演,衣裳先送來試試合不合身。要說唱腔婉麗悠長,這戲班裡她是拔頭籌的。公子說了,等你的戲文寫好,旦角兒就給她演,屆時衣裳如何裝飾,你也出出主意。」

  「好呀!」沈蔻自然樂意,又將新謄的稿子取出,欲去請謝無相過目。

  曾儉翻看瞧過,仍遞迴給她道:「快入暑了,公子在藥圃待得煩悶,去了京郊的別苑,怕是要到八月底才回。今日天色晚了,明日你早些來,咱們一道出城。那邊多的是空屋舍,也有別家的千金們借宿,到時候給你騰兩間慢慢切磋。」

  沈蔻想了想,欣然應允。

  當晚同鍾氏稟明,收拾了個小包袱,翌日清晨便去戲樓,與曾儉同往別苑。

  第15章 逗她  偏巧她還真就上鉤了。

  謝家的別苑建在五仙嶺下。

  這地方歸萬安縣管轄,峰巒疊嶂,依河逶迤,山腰林木尤為繁茂,加之有瀑布溪泉,行走其間,但覺雲霧生衣,山泉如鏡。不時便有房櫳立於山岩間,引得不少人訪仙求道,建了許多道觀。

  山腳聚河成湖,沿湖屋舍錯落,亦可射獵賽馬,是京城外難得的避暑勝地。

  ——都是襄平侯府謝家的產業。

  沈家未出事時,沈蔻母女倆也常會來附近消暑散心,不過除了進香之外,甚少靠近謝家的地盤。前世她依附戚家,也曾受邀來此赴宴遊獵,借住在謝家客舍里,與那成堆的高門貴女一道爭奪穆王妃的位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