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顯然這是個貪嘴的姑娘,與他憶起的零星往事吻合。

  那麼,美食就是做妥當的魚餌。

  江徹有了主意,進城之後,馳向南屏街上一家叫玉盤空的食店。

  第14章 做菜  那滋味,想想都讓人垂涎。……

  沈蔻母女回到米酒巷時,已近端午。

  在客棧的日子其實頗為愜意,不過畢竟是賃居,人來客往魚龍混雜,不像在家裡方便。回家後,母女倆將房屋清掃乾淨,喝茶歇了片刻,鍾氏自去廚房整治飯食,沈蔻則戴了個帷帽,直奔兩條街外的蔣家。

  ——去取她的鸚鵡。

  蔣家原就是京城人氏,家裡雖不算大富大貴,祖上也曾官至尚書,在書香門第之中頗有點名聲。蔣藏山為人正直,跟沈有望同窗數年,交情極深。他如今在京兆衙門供職,雖沒有插手案情的手段,就近照顧沈蔻母女倆卻不難。

  沈家這宅子還是他牽了線買的。

  那日沈蔻離開時,故意將兩隻鸚鵡丟在院裡,為的就是蒙蔽盯梢之人。等她走後,蔣家便悄悄拿鑰匙開門,取走鳥籠去養,解了沈蔻後顧之憂。

  兩隻小傢伙在蔣家過得不錯,活蹦亂跳的。

  沈蔻歡喜而感激,將鍾氏從長興縣帶回的一些有趣物件和特產留下,陪蔣夫人說了許久的話。恰逢出閣的小姐妹蔣清音回娘家小住,便邀她去自家坐坐。蔣清音許久沒見鍾家嬸嬸,頗為想念,自是欣然隨她出門。

  鳥籠里鸚鵡嘰嘰喳喳,兩隻小傢伙似頗興奮。

  沈蔻挽著小姐妹,腳步輕快。

  直到途經南屏街的食店玉盤空時,她猛地頓住腳步,眼底浮起亮光。

  比起京城裡那些有頭有臉的酒樓,玉盤空算得上籍籍無名。極尋常的門面閣樓,陳舊的牌匾掩在槐樹之間,裡頭桌椅整齊食客往來,跟這條街上旁的食店並無不同。

  吸引沈蔻的是門口新掛的牌子。

  上頭說店裡今日來了位名叫蔡九叔的遊方廚子,在此處做菜結緣,凡想品嘗菜餚的,都可到食店一層東邊的廳里靜候。蔡九叔會做五道菜送給合眼緣的有緣人,不取分文。底下則列了今日的幾樣菜——金沙南瓜、蟹釀橙、梅菜餅、酒香豆苗、雞汁筍乾。

  這玩法頗為稀奇,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沈蔻瞧著熟悉的菜名笑逐顏開,拉著蔣清音就想進去嘗嘗。

  蔣清音卻有點遲疑,「當真要試麼?」

  「你怕做得不好吃?」

  「聽過遊方道士、遊方郎中,還沒聽說過遊方廚子,總覺得怪怪的。」

  「放心好啦,我吃著他做的菜長大,味道沒得挑。待會兒若是能分上一盤,你嘗嘗就知道了。」沈蔻先給她餵一粒定心丸,尋個靠窗的位子做好,揭了帷帽打量著這家店,心裡按捺不住的激動。

  蔡九叔這個人她再熟悉不過了。

  沈蔻五歲時跟著沈有望遷居萬安縣,其後沈有望自微末小官做起,一路做到了萬安縣令。這七八年間,一家人都是住在縣衙旁的小院裡,尋常的吃食除了鍾氏親自下廚,多半都仰賴縣衙旁的一家食店。

  食店的主廚正是蔡九叔。

  沈蔻貪嘴的毛病就是他養出來的。

  只不過三年前蔡九叔犯了腿疼的老毛病,連路都走不穩,加之上了年紀身子不爽利,便辭了店主,往兒女跟前去享天倫之樂。

  沈蔻為此失落念叨了許久。

  直到前世,她在穆王府附近的一家酒樓瞧見這些菜色,才知蔡九叔收了個年輕徒弟,打著他的名義做菜結緣。不過他行蹤飄忽,只偶爾現身做幾盤菜,看眼緣贈送,沈蔻盯梢很久也就碰上過兩三回。

  誰知今日竟會有緣碰到?

  沈蔻且驚且喜,嗑著蜜餞等待食緣。

  閣樓二層,江徹身姿巋然,孑然站在兩人合抱的粗柱後面。他的身上不見半點錦緞金玉,唯有一身深青色的棉布長衫,頭上戴了個斗笠,垂落的黑布擋住半張臉,若非那身冷厲氣勢無從遮掩,單看打扮,與尋常江湖行客毫無二致。

  店裡人來客往,他的目光始終未離沈蔻左右。

  片刻後,同樣粗布短打的楊固快步走來,「主子,廚房都備好了,何時開火?」

  江徹朝沈蔻抬了抬下巴,往廚房而去。

  楊固瞥向沈蔻的方向,頭疼扶額。

  出身皇家的穆王爺身份尊貴,自幼錦衣玉食,原是從不踏足庖廚之地的。後來在北邊遇到了位老廚子,不知怎的竟生出做飯的興趣,偶爾還會親自下廚。不過這實在有損王爺威儀,江徹從前都只在別苑過過癮。

  誰知今日竟跑到鬧市來了?

  看起來,還是跟底下翹首期待的沈蔻有關。

  又是暗中偷窺,又是冒雨夜追,又是親手剝栗子,如今還要洗手下廚給她做飯,若非江徹處置公事時沉肅縝密如舊,他都快懷疑自家主子是不是被掉包了。而至於沈蔻麼,這小姑奶奶可能是天生來克他家王爺的。

  楊固搖頭嘆息,趕緊去廚房把守。

  *

  半掩的窗畔,沈蔻絲毫未察覺暗處的目光。

  她滿腹心思都撲在了美食上。

  等啊等,等啊等。

  沒耐心的食客們漸漸散去,就連蔣清音都覺得這事兒不甚靠譜了,沈蔻卻還盯著通向後廚的那方藏青帘子。好容易看到夥計們端了食盤出來,打頭的那個香橙入目時,沈蔻不由握緊了蔣清音的手腕,「來了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