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令已是暮春,快到沈有望的生辰了,一家人千里相隔,母女倆滿心擔憂卻無能為力,只好去京城裡香火頗旺的法鏡寺進香,祈求他在外能康健順遂。在殿裡挨個磕頭進香之後,母女倆才剛出了廟門,便聽有人在背後連聲叫「沈姑娘」。

  沈蔻詫然回頭,就看到了孫婆婆。

  她身上穿著簇新的錦衣,一張臉笑得跟開花了似的,上前拉住沈蔻的手便笑吟吟道:「天底下竟還有這樣巧的事。老夫人昨兒還念叨呢,說許久沒見姑娘,不知姑娘近來過得怎樣,誰成想今日就碰著了。看來是佛祖有靈,要成全老夫人的心意!」

  態度實在親熱,看得鍾氏驚詫不已——

  「這位是?怎麼從前沒見過?」

  孫婆婆不待沈蔻回答,便含笑道:「想必這就是沈夫人吧?奴婢是戚府的婆子,今日咱們府上老夫人賀壽,奴婢特來進香,沒想到會碰見沈姑娘,當真是緣分深厚。」

  沈蔻聽得幾乎掉出雞皮疙瘩。

  郊外故意落水的事她從沒跟鍾氏提過,畢竟是她犯糊塗,說了只會讓母親擔憂。

  誰料今日會碰見這麼一出。

  旁邊孫婆婆還在殷勤堆笑相邀,「難得今日碰見,又逢老夫人的好日子,府里略擺了幾桌小宴,姑娘若無旁的事,不如過去坐坐?」她瞧鍾氏打扮樸素,料想孤女寡母日子難熬,鍾氏不像沈蔻年少天真,應會願意攀高枝,便也盛情邀請。

  沈蔻哪會讓母親捲入其中?

  戚家打的什麼算盤,她心裡一清二楚,慈愛投緣是假,攛掇利用才是真。否則,前世也不至於在顧柔回京時驟然翻臉,絲毫不見素日的親近姿態。

  那是冷冰冰的算計,如利刃插在心上。

  沈蔻心裡哪還會有感激可言。

  上回之所以去澄園,不過是覺得自身行事欠妥,明面上欠了戚家,不好立時撕破臉皮,說話時留了幾分情面。如今戚家既枉顧她推拒的態度,糾纏不休,自是不能再含糊下去的。遂攔住鍾氏,單獨遂孫婆婆前往。

  途中選了樣賀禮,又買了個帷帽戴著,說好只從偏門進出,不在賓客前露臉。

  孫婆婆知她有些前途可用,自是奉承著應了。

  到得戚府,果然酒菜飄香,笑語喧譁。

  沈蔻避過人群,到偏廳里等候。

  沒多久,戚老夫人就由貼身丫鬟攙扶著興沖沖的來了。壽宴之上,她今日是受所有人矚目的壽星,卻並未做鋪張裝飾,只選了蒼青鑲領的春衣,花白的頭髮拿圓頭金簪挽著,腕間一隻戴了半輩子的玉鐲。除此之外,最惹眼的是領口那枚祖母綠。

  先太后親手賞賜的。

  沈蔻敬著她身份,奉上壽禮,先給她拜壽。

  戚老夫人順著杆子往上爬,見她有心,不免舊話重提,甚至頗露骨地道:「難得咱們投緣,你若肯答應,我自不會虧待。今日穆王爺也會過來,他與我家素來交厚,若見了你,想必也會歡喜。到時候你隨我多去幾趟王府,沒準兒……」

  「沒準兒能攀上穆王,老夫人是這意思嗎?」

  陡然被打斷,戚老夫人臉上笑意微僵。

  卻還是維持笑意,去握沈蔻的手,「你生得這般出挑,若是跟了旁人,委實辱沒。穆王爺是個謙和有禮的人,從不計較門第身份,若能得他青睞……」

  話未說完,便見沈蔻拂袖起身。

  那雙漂亮的眼眸里,亦湧起濃濃的不悅。

  「當日老夫人出手相救,確實令人感激。但老夫人屢次說這些,聽著卻叫人寒心。我只問一句,若我這張臉生得不像顧姑娘,老夫人會如此苦心婆心嗎?不會!您思念骨肉,無可厚非,但若想將我視作顧姑娘的影子送到人前,那未免其心可誅!」

  說話的語調不高,卻毫不留情。

  戚老夫人原是想仗著身份再推一把,打死都沒想到沈蔻會跟她翻臉,一時間愣在那裡,唯有嘴唇翕動,猶豫著是該生氣,還是耐了性子接著勸說哄誘。

  沈蔻卻沒打算多待。

  「今日隨孫婆婆過來,既是賀壽,也算答謝當日的救護。老夫人既不肯死心,我便將話撂在這裡,每個人自有緣法,顧姑娘的福氣我不願沾,更不想淪為旁人的影子,這事兒沒半點餘地。老夫人若再浪費口舌,就是強人所難,看不起沈家了。」

  「往後您多保重,告辭。」

  她沉了聲音說罷,頂著戚老夫人驚怒的目光,轉身快步出門。

  才走到中庭,忽聽不遠處有人叫她,沈蔻循之望去,便見季氏的女兒戚渺打扮得花枝招展,徐徐走來。她的旁邊是江徹,金冠之下眉目冷清,錦衣蹀躞將身姿襯得頎長端然,目光不偏不倚,正落在她的身上。

  戚渺則怨念地瞧著她,似苦大仇深,方才開口叫她的恰是這位千金。

  沈蔻不由樂了。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

  第7章 催婚  腦海里無端蹦出了沈蔻的模樣。……

  戚渺對沈蔻的態度很複雜。

  她跟顧柔相差兩歲,自幼便感情頗深,在顧家獲罪流放之後,還傷心鬱悶了好一陣子。後來聽說有個姑娘長得像她表姐,還甚為歡欣,嚷嚷著要見一面。直到聽見戚老夫人與季氏私下議論,說要將沈蔻養出顧柔那般氣度,送到穆王跟前,立時就不樂意了。

  讓沈蔻拿顧柔的情分去糾纏穆王,不是鳩占鵲巢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