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幾年程禹身邊有那些人追隨,光是養著他們便不知要費多少銀子。陳陵為何會藏匿程禹,還不是財帛動人心。

  「以前我怎麼不記得有程禹這個人?」上一世裴元惜可從未聽過這個人,世人也不知道程家還有漏網之魚。

  公冶楚垂眸對上她的眼,「那是因為這個人早就死了。」

  此一世彼一世,一世與一世不一樣,自然人也會不一樣。上一世沒有她當街被程禹挾持一事,自然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不過無論他如何嚴刑逼問,上一世始終沒有問出程家那些東西的下落。

  這一世盯上程家東西不止是他,還有陳陵。他倒要看看程禹和陳陵合作,那些東西會不會現世。

  「原來是這樣。」裴元惜自然明白人變事易的道理。

  「夜半驚夢,須壓驚解悸。」

  他壓過來時,她確實大吃一驚。

  錦被翻湧如碧浪,幔帳波動如流水。淺淺吟吟的聲音像被揉碎的嚶咽,低低地從晃動的床榻間溢出來。

  如此壓驚,當真是羞煞了燭火驚艷了夜色。

  第116章 禍水

  青龍湖的湖水破冰揚波之時,兩岸的細柳也悄悄地抽出嫩綠的新芽。仿佛是一夜之間,整個東都城春意盎然草長鶯飛。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長街上的百姓也漸漸多起來,羅布井的鋪子更是客人如織熱鬧非凡。

  宣平侯府連接幾場喜事,次女出嫁長女定親。繼裴元若和鄭琴師定親之後,裴濟和洪寶珠的親事也跟著定下來。宣平侯同洪將軍交好,這門親事門當戶對皆大歡喜。

  裴濟已是世子,侯府還新修了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矩。僅憑後面這一點,便叫東都城裡多數的世家姑娘心生嚮往。不少當家夫人扼腕遺憾,只道那上好的佳婿人選竟被洪家那沒什麼墨水的大姑娘給得了,當真是嫉妒得緊。

  開春之後,裴元惜給那父子二子裁了好幾身衣服料子,專心致志地關門做女紅。在她兩耳不問窗外事的時日裡,東都城倒是出了兩樁新鮮事。

  一樁發生在城南。

  城南有位一百零二歲的高壽老人,在一天夜裡吃了兩碗飯後倒地不起死去。這位老壽星在城南是出了名的長壽老人,曾被高僧批命能活到一百零五歲。

  老壽星的死在城南傳得廣,說什麼的都有。有人說那家人或是犯了什麼孽,上天收了老壽星的三年壽命。也有人這是不祥之兆,今年的年景怕是不會好。

  若是此一樁事也就罷了,另有一樁事緊接著發生。

  青龍湖有一打魚人,前一天夜裡撒了網,次日早上去收網時發現湖面上漂著一個龐然大物。他大著膽子把東西撈起來一看,卻是一隻大烏龜。

  那烏龜實在是大,活了七老八十的老人都沒見過那麼大的烏龜。有人說它怕是活了好幾百年,至少也在百年以上。

  它活了百年,眼下青龍湖的水都暖了它竟然死了。百年的老龜在人們眼中已然是成仙的祥瑞,這樣的祥瑞若是活著那是大吉之兆。可是它死了,那便成了大凶之兆。

  人瑞、老龜相繼死亡,且都是在開春之後,一時間民間眾說紛紜。

  古往今來每有異象,無一不預示伴隨著不祥。所謂異象出亂世臨,坊間眾說紛紜人心惶惶。還有朝中臣子相互打探,生恐公冶楚同商行的關係惡化。

  城中不少百姓在議論此事,街角巷子裡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漢子或是婦人,說著東家長西長短以及這些在他們眼中了不得的大事。

  百姓不管誰當天子,也不管誰掌控著朝政,但是他們關心自己的生計。有道是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世道安穩才是他們最希望的。

  先前才壽星死時有人憂心年景不好,老烏龜的死傳開後有這樣想法的人更是多。說這樣話的多了,信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閒話如風,吹吹著吹著就被了味。

  也不知是哪裡傳出來的,說是年景不好天公會警示。這兩樁事就是上天對世人的警醒,提醒天下人將有禍事發生。

  天下之禍莫過於戰亂,戰亂之源盡在爭權奪勢。

  朝中重臣把持,皇帝倒成了擺設傀儡,此等情景哪裡是長治久安之道。侫臣當道終會禍患朝堂,朝堂一亂百姓自然遭殃。

  那侫臣不消說,指的自然是公冶楚。

  公冶楚冷眼看著噤若寒蟬的朝臣,似乎壓根不在意此事。

  散朝之後,父子二人單獨說話。

  有裴元惜乾娘的身份在,在世眼中公冶楚自動成為商行的乾爹。有臣子瞧著這對義父子,不知為何竟然覺得他們頗有父子之相。

  文武百官見皇帝同大都督感情和睦,不少人心下略安。暗道民間傳的實在是過份,卻不知大都督和陛下相處甚好。有人感激涕零祈盼著從此天下太平安穩,不想再擔驚受怕大都督有一日奪權篡位。

  「你們有沒有覺得自從大都督成親之後,像是變了一些。」有人道。

  冷漠依舊,卻說不出來哪裡有了變化。以前手段果決為人狠厲不近人情,如今再看竟然稍稍有了人情味。

  又有人道:「你也看出來了,你沒發現他最近和皇帝關係那叫一個好,兩人站在一起像對親父子似的有商有量。這是我朝之福,也是我等之幸。」

  那些臣子自以為出了慶和殿皇帝和大都督必然聽不到他們說話,萬不想他們字字句句清清楚楚地傳進父子兩人的耳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