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嬉話到嘴邊,突然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說。

  顧煊靜靜等著她,不置一辭。

  姜嬉想了想,垂下眼睫,盯著錦被上的紋路出神。

  「皇叔,你……為什麼答應這門婚事?」

  顧煊答道:「你不是想救我嗎?」

  姜嬉抬眸與他對視,「若我沒有出此下策,皇叔一定也留了後招,必定也能全身而退的。我當時沒有想明白這個……」

  她話未說完,忽覺臉側冷風吹過。

  蠟燭一晃,顧煊那張臉在眼前放大無數倍。

  緊接著,她的唇上落了一個軟軟的吻。

  這個吻帶著風雪的清冽和酒香的醇沉,以顧煊獨有的占有欲輾轉流連於她唇上。

  「現在後悔,來不及了。」顧煊靠在她肩窩,沙啞著嗓子說道。

  姜嬉的心猛然脹到無限大,撐得胸腔發疼。

  鼻息所及都是顧煊獨有的味道,一點點發酵,叫人面紅耳赤。

  第48章 待嫁

  那日以後,顧煊似乎心情很好。

  李舒景和姜嫵鬧了脾氣,兩人各自回府。

  恩科開考,步懷敦也下場考試了。

  眼見距婚慶吉日越發近了,顧煊搬回厭夜王府,帶著幾名隨從好生裝點新住所。

  姜嬉被太后接到宮中待嫁。

  這段時間,她被陪在太后身側。偶爾制香,偶爾插花。

  雨雪霏霏,天幕靄沉。

  宮中早早點起了燈火,映照得金銀玉器一片奪目輝煌。

  姜嬉早已洗漱完,坐在鏡前塗抹脂膏。

  攜書從外趕來,抬手揮退侍奉的宮婢,走到姜嬉旁邊跪下侍奉。她稟道:「主子,打聽到了。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果然換人,皇城禁衛軍的禁衛使也都輪調離京,首輔大人最近告病未曾上朝,已有半月了。」

  姜嬉越聽,越是蹙緊兩道蛾眉。

  她按照前世的時間線推算著時間,猜想大概這幾日京城就要發生變故,於是派攜書悄悄打聽。

  果不其然,攜書眼下來報,說是幾處主要城防都換了人,重臣告假。這鎬京怕是驟雨將至。

  姜嬉思慮了一圈,「攜書,你去請皇叔進宮一趟,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攜書面有難色:「主子,依禮,這婚前不該與新郎君再見的。這……」

  「也罷,你去請姜嫵進來。」

  她皺眉,又囑咐:「正華門已經下鑰,你從西直門出去,直接轉入朱雀街。先去東寧侯府走一趟,這個時間,她多半在那裡。」

  攜書看姜嬉確實著急,道了聲「是」,起身出去。

  姜嬉叮囑:「帶上氅子和手爐,外面很冷。」

  攜書一面應著「是」,一面往外去。

  她出去之後,殿中只剩下姜嬉一人。

  慶和殿是永壽宮偏殿,姜嬉小時候就住在這裡。她依稀記得幼時和太后在此處依偎的場景。

  那時姜府內部混亂,姜家各房即便流著一樣的血,心腸到底也是隔著肚皮。整個府中宅斗不斷,遍是隱私算計。她父親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不放心把年幼的姜嬉放在那樣的生長環境中,便跪死在太后宮門前,求太后憐憫幼女。

  恰巧先時反王作亂,姜嬉的母親以一擋十,視死如歸,在城牆之上血祭英義,對太后有救命之恩。

  姜嬉的父親也是看準了這層關係,才行此事。

  太后終是善心之人,垂憫姜嬉,收了並賜封郡主。

  那時的郡主之銜,只是一個虛名,沒有封地。

  姜嬉依附於太后之下,聽宮人誹謗抨擊,知曉自己寄人籬下,十分安分守幾。飯不肯多吃一口,話不肯多說一句。

  太后見她怕生,恰巧那時宮中無趣,便日日到這慶和殿來,同姜嬉玩一些小孩兒喜歡玩的遊戲。

  她的無微不至,猶如親祖母一般。

  如今年歲過去,這慶和殿並未與她小時候有分毫差別。

  姜嬉仿佛看見那腳踏之上,有一名華貴的婦人正在同一個小女孩玩「頂牛角」,偶爾看向那小女孩的眼神全是愛憐。

  姜嬉內心一動,又思及上一世的鎬京之亂。

  那時她死於街頭,不知太后結局如何。

  想及此,她捏了捏拳,閉上眼思索。

  此時如果把鎬京之亂的事告知太后,不知太后又會作何反應。

  以太后的脾性,大抵會先去試探陛下一番。陛下那樣面冷心硬的人,恐怕鎬京尚未動亂,就會掀起軒然大波。

  此時的姜嬉,還全然不知道整個鎬京之亂全是出自皇帝之手,而皇帝如此行事只為了將鎬京的勢力重新洗牌。

  故而她此時還在顧慮皇帝的反應。

  可若是不告知太后,又如何保太后安康無虞?

  唯一的辦法只有帶太后離京。

  要找個什麼藉口好?

  姜嬉一邊想著,一邊披了斗篷。

  她往外問道:「太后歇下了嗎?」

  外頭小宮婢脆生生答道:「回郡主娘娘,未曾。」

  姜嬉繫緊兜帽,手執宮燈,抬步出門。

  夜間落雪甚厚,宮燈被風雪籠住,散發不出全部光暈。

  整條宮巷黑壓壓一片,姜嬉手中的宮燈微弱螢火,卻異常堅定地滋滋燃燒著。

  她走得又快又急,不一會兒便到了永壽宮正殿。

  姜嬉走到廊下撣斗篷上地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