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郡主府里,攜書和陶嬤嬤急得團團轉,正要派人出去找的時候,他們倆回來了。
陶嬤嬤自顧自迎上來,對著顧煊背上的姜嬉,便是一頓嘮叨。
姜嬉有些頭疼,側過臉,貼在顧煊背上:「嬤嬤,我想自己靜靜。」
陶嬤嬤正滔滔不絕,聞言立刻噤聲。
且看她把臉頰貼到顧煊身上的動作尤為親昵,想到自己前時勸誡她的話她竟是一個字沒聽,心裡不由疏遠了幾分。
陶嬤嬤心裡正不是滋味著,姜嬉忽然回過頭來,「嬤嬤,我從虞樓帶了些你最愛的燒鴨。」
她一邊說,一邊拍著顧煊的肩膀,讓他轉過身來。
她原本還怕顧煊不給面子,未想他當真聽話極了,轉過身來,朝著陶嬤嬤的方向走去,遞出手裡那個八寶鎏金的食盒。
「在第三層。」
陶嬤嬤雙手懸在半空,不是很敢接。她抬眼看了看姜嬉,仿佛在確認姜嬉的心意。見姜嬉眯眼笑起來,她才擦了擦手,去接顧煊手裡的食盒。
「難為主子記掛我這老骨頭,謝主子大恩。」
姜嬉道:「嬤嬤說的什麼話,嬤嬤是侍候過我母親的人,是我半個長輩,我不記掛著你要記掛著誰?」
她說完,又同攜書道:「攜書,這裡頭有份燒子鵝,你拿去同幾位兄弟姐妹們分了吧。在第……第……」
「第二層。」
顧煊見她「第」不出來,順其自然接了話。
攜書高高興興蹲了一禮:「謝過主子。」
邊上的丫鬟們也都開心起來,有一個大膽的、梳著雙丫髻的丫頭說:「郡主原就是最體恤我們的,眼下和王爺在一處,便是大人們口中常說的天生一對吧。人人都說王爺是修羅惡鬼,奴婢卻覺得最是可親不過。奴婢斗膽,還請王爺多多帶我們郡主出去玩,多多給我們帶些燒鵝吃。」
這一番話,說得眾人大笑起來。
攜書原本還要斥她無禮,見大家都樂開,便笑著啐了她一口:「你這小蹄子,嘴巴是最敢說的。」
顧煊聽了這小婢女的話,心情舒暢。
於是問了那個小婢女的名字,封了賞。
那小婢女千恩萬謝地拜過,姜嬉就拍了拍顧煊地肩膀,示意他可以入府了。
顧煊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接過攜書手裡的食盒,裡面儘是姜嬉愛吃的。
兩人終於到了清幽僻靜處,姜嬉提議到湖心亭中吹風賞花,享用美食。
顧煊自然沒有不允的,只是叫人快快添了擋風紗,生怕她著涼。
姜嬉笑他:「皇叔原來還明白這些家長里短,養生之道。」
顧煊不笑,臉上卻萬分柔和:「長到我這個年紀,這些事情多少都是明白的。明白與不明白,單看想不想明白罷了。」
擋風紗很快布置好,丫鬟小廝排著隊,有序從九曲迴廊上離開。
顧煊顛了顛背上的姜嬉:「走。」
姜嬉笑道:「只有皇叔一個人走,我騎在皇叔背上,怎得還同我說走?」
顧煊其實是怕他突然起身,她會猝不及防心生慌張。可他嘴上卻笑著道:「告訴你是為了叫你攀緊些,免得溜下去,同方才的燒鴨燒鵝似的。」
這是在暗暗諷她留了燒鴨燒鵝給陶嬤嬤攜書他們呢。
畢竟是她親口說的,想吃燒雞燒鴨燒子鵝的,而今地方未到,東西已經去了三分之二。
「吶,上下一心總比闔府離心好。況我先時語氣不大好,難免叫嬤嬤心生隔閡。我當體察她們所想,否則,便是如今我和執墨兩心相離的模樣。」
顧煊把她放到湖心亭的繡墩上坐著,又讓人搬杌子來讓她擱腿。
他打開食盒,把蘸料擺到姜嬉面前。
然後他也坐了下來,取過燒雞,慢條斯理地撕著雞肉,遞到姜嬉面前地小碟子上。
「想吃什麼口味的,自己蘸。」
姜嬉接過,蘸了個甜口的蜜糖,送到他嘴邊:「皇叔也吃。」
顧煊張嘴吃了,道:「人性本就貪婪,你同執墨兩心相離,並非你待她不夠好,也許時你待別人比待她好。又或者,你待她比從前不好,她便會記在心裡,生出異心。」
姜嬉吃著燒雞,「這便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嗯,不僅要人人之間均等,待同一個人,更要時時均等。不用把人捧得太高,也無需斥而遠之,這才是御下之道。」
姜嬉又問:「那——那豈不是沒有一個貼心的人?御下,若把所有人稱之為『下』,又如何能得到真心的朋友。畢竟皇叔地位尊崇,很難有人能在地位、戰功上與皇叔比肩的。」
凶凶的樣子也沒人能比肩……
姜嬉腹誹道。
「而且,」姜嬉嚼著雞肉,烤得香脆的皮入口便散發出一陣燻烤香,她咽下嘴裡的食物,又拿了一塊,才道:「而且,單青山他們,你也把他們劃在『下』的行列嗎?」
顧煊聽了,鳳眼輕動。
良久,他區分清楚,道:「應該不是。」
姜嬉道:「我不知道。他們在你面前無須行禮,言談無尊卑你也不怪他們,這應當是沒有把他們當成下面的人了。他們對您赤膽忠心,是憑著十分的敬仰和出生入死的兄弟情,也並非因為你是高高在上的厭夜王爺。只是看著『情』之一字罷了。」
顧煊聞言,又撕下一塊雞肉,蘸了蜜糖送至她嘴邊,「知道了夫人。」
陶嬤嬤自顧自迎上來,對著顧煊背上的姜嬉,便是一頓嘮叨。
姜嬉有些頭疼,側過臉,貼在顧煊背上:「嬤嬤,我想自己靜靜。」
陶嬤嬤正滔滔不絕,聞言立刻噤聲。
且看她把臉頰貼到顧煊身上的動作尤為親昵,想到自己前時勸誡她的話她竟是一個字沒聽,心裡不由疏遠了幾分。
陶嬤嬤心裡正不是滋味著,姜嬉忽然回過頭來,「嬤嬤,我從虞樓帶了些你最愛的燒鴨。」
她一邊說,一邊拍著顧煊的肩膀,讓他轉過身來。
她原本還怕顧煊不給面子,未想他當真聽話極了,轉過身來,朝著陶嬤嬤的方向走去,遞出手裡那個八寶鎏金的食盒。
「在第三層。」
陶嬤嬤雙手懸在半空,不是很敢接。她抬眼看了看姜嬉,仿佛在確認姜嬉的心意。見姜嬉眯眼笑起來,她才擦了擦手,去接顧煊手裡的食盒。
「難為主子記掛我這老骨頭,謝主子大恩。」
姜嬉道:「嬤嬤說的什麼話,嬤嬤是侍候過我母親的人,是我半個長輩,我不記掛著你要記掛著誰?」
她說完,又同攜書道:「攜書,這裡頭有份燒子鵝,你拿去同幾位兄弟姐妹們分了吧。在第……第……」
「第二層。」
顧煊見她「第」不出來,順其自然接了話。
攜書高高興興蹲了一禮:「謝過主子。」
邊上的丫鬟們也都開心起來,有一個大膽的、梳著雙丫髻的丫頭說:「郡主原就是最體恤我們的,眼下和王爺在一處,便是大人們口中常說的天生一對吧。人人都說王爺是修羅惡鬼,奴婢卻覺得最是可親不過。奴婢斗膽,還請王爺多多帶我們郡主出去玩,多多給我們帶些燒鵝吃。」
這一番話,說得眾人大笑起來。
攜書原本還要斥她無禮,見大家都樂開,便笑著啐了她一口:「你這小蹄子,嘴巴是最敢說的。」
顧煊聽了這小婢女的話,心情舒暢。
於是問了那個小婢女的名字,封了賞。
那小婢女千恩萬謝地拜過,姜嬉就拍了拍顧煊地肩膀,示意他可以入府了。
顧煊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接過攜書手裡的食盒,裡面儘是姜嬉愛吃的。
兩人終於到了清幽僻靜處,姜嬉提議到湖心亭中吹風賞花,享用美食。
顧煊自然沒有不允的,只是叫人快快添了擋風紗,生怕她著涼。
姜嬉笑他:「皇叔原來還明白這些家長里短,養生之道。」
顧煊不笑,臉上卻萬分柔和:「長到我這個年紀,這些事情多少都是明白的。明白與不明白,單看想不想明白罷了。」
擋風紗很快布置好,丫鬟小廝排著隊,有序從九曲迴廊上離開。
顧煊顛了顛背上的姜嬉:「走。」
姜嬉笑道:「只有皇叔一個人走,我騎在皇叔背上,怎得還同我說走?」
顧煊其實是怕他突然起身,她會猝不及防心生慌張。可他嘴上卻笑著道:「告訴你是為了叫你攀緊些,免得溜下去,同方才的燒鴨燒鵝似的。」
這是在暗暗諷她留了燒鴨燒鵝給陶嬤嬤攜書他們呢。
畢竟是她親口說的,想吃燒雞燒鴨燒子鵝的,而今地方未到,東西已經去了三分之二。
「吶,上下一心總比闔府離心好。況我先時語氣不大好,難免叫嬤嬤心生隔閡。我當體察她們所想,否則,便是如今我和執墨兩心相離的模樣。」
顧煊把她放到湖心亭的繡墩上坐著,又讓人搬杌子來讓她擱腿。
他打開食盒,把蘸料擺到姜嬉面前。
然後他也坐了下來,取過燒雞,慢條斯理地撕著雞肉,遞到姜嬉面前地小碟子上。
「想吃什麼口味的,自己蘸。」
姜嬉接過,蘸了個甜口的蜜糖,送到他嘴邊:「皇叔也吃。」
顧煊張嘴吃了,道:「人性本就貪婪,你同執墨兩心相離,並非你待她不夠好,也許時你待別人比待她好。又或者,你待她比從前不好,她便會記在心裡,生出異心。」
姜嬉吃著燒雞,「這便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嗯,不僅要人人之間均等,待同一個人,更要時時均等。不用把人捧得太高,也無需斥而遠之,這才是御下之道。」
姜嬉又問:「那——那豈不是沒有一個貼心的人?御下,若把所有人稱之為『下』,又如何能得到真心的朋友。畢竟皇叔地位尊崇,很難有人能在地位、戰功上與皇叔比肩的。」
凶凶的樣子也沒人能比肩……
姜嬉腹誹道。
「而且,」姜嬉嚼著雞肉,烤得香脆的皮入口便散發出一陣燻烤香,她咽下嘴裡的食物,又拿了一塊,才道:「而且,單青山他們,你也把他們劃在『下』的行列嗎?」
顧煊聽了,鳳眼輕動。
良久,他區分清楚,道:「應該不是。」
姜嬉道:「我不知道。他們在你面前無須行禮,言談無尊卑你也不怪他們,這應當是沒有把他們當成下面的人了。他們對您赤膽忠心,是憑著十分的敬仰和出生入死的兄弟情,也並非因為你是高高在上的厭夜王爺。只是看著『情』之一字罷了。」
顧煊聞言,又撕下一塊雞肉,蘸了蜜糖送至她嘴邊,「知道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