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恭請聖上萬安。」

  安王妃、楚王妃在皇帝跟前,自然見了禮。

  那進宮的安王妃、楚王妃的娘家侄女這時候也是懂得給皇帝福了禮。

  皇帝不在意。

  當然,對於兩位叔母,他態度挺客氣。

  宣成帝笑道:「兩位叔母進宮來陪了皇祖母,這是好事兒。不必客氣,兩位叔母,快快平身。」

  宣成帝在眾人謝了話,起身後。

  他上前,給自家皇祖母又是問安。

  「孫兒特來給皇祖母請安。花鳥房教了一隻鸚鵡,挺討喜兒的。這不,孫兒帶來給皇祖母瞧瞧。讓這小傢伙在皇祖母跟前沾沾皇祖母的福氣。」

  宣成帝擺擺手。

  他的貼身太監趕緊的,這會子把一個鳥架子提上前。

  玉榮瞧清楚了。

  這鸚鵡挺討喜的模樣。

  這時候,正是開了口。

  那學舌的模樣,那話也確實說的吉慶話。

  「太皇太后福如東海,太皇太后壽比南山。」

  「……」

  這小鸚鵡逗了趣兒。

  玉榮當場笑了。

  一時間,殿中的氣氛甚好。

  玉榮打量了四周一眼。她笑道:「今個兒哀家心情好,皇帝這禮物好,哀家喜歡。」

  「老四媳婦,老五媳婦,你們沒事兒告退吧。」

  這等場合里,安王妃、楚王妃有心巴結,自然也是巴巴的討趣了。可玉榮知道的,這兩位帶了娘家侄女的用意。所以,她不打算給這兩家的侄女創造什麼機會。她是擺擺手,示意兩個兒媳可以告退出宮。

  安王妃、楚王妃又不傻。

  這時候,自然聽了上頭的話。

  倒是這兩位帶來的各家姑娘,哪怕年紀小,可到底能進了宮。那就是有幾份城府的。這時候,也是安靜溫柔的模樣。

  那是隨了長輩一起告退。

  玉榮瞧著,在兩個兒媳,以及不相干之輩離開後。

  玉榮擺擺手,讓把這討趣的小鸚鵡帶上去。然後,侍候的宮人們也是示意退下去。

  殿中剩下了祖孫二人。

  玉榮才說道:「宮裡最近熱鬧的緊。哀家的孫兒,哀家瞧著,皇帝你就是一塊唐僧肉,哪一個女妖精都是巴巴兒的盼著。」

  嘴裡這般說。

  玉榮的神色一變,那是認真起來,她道:「耿家的女兒,皇家你不必顧惜哀家的臉面。那是一個也不必納入宮裡。」

  對於耿家的女兒,在玉榮看來,結一門婚姻更好。

  進宮有什麼好的?

  做了妃子,真當有一個太皇太后做靠山,就真能高枕無憂嗎?

  玉榮跟皇帝的祖孫情份。

  在玉榮看來,那就不必摻合了娘家的情份在裡面。

  情份啊,娘家那邊兒,與她的情分很淺的。

  這些年裡,她覺得她的照拂儘是夠了。再貪多的,那就是貪心過了。

  「皇祖母,您的意思,孫兒明白。」

  宣成帝知道他的皇祖母自然是通情達理的。這般時候,也是一定站了他這一邊的。

  想著皇祖母的通情達理。

  宣成帝又想到了他的母族。韋氏那邊,卻是另一翻的心思。韋家的表妹,已經進過宮了。

  宣成帝沒見過母后是什麼模樣?

  若是母后還在,宣成帝想,他必然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許是對母后的一份母子情。

  這一點子念想,宣成帝對於韋家感情還是頗有幾分真切。對於韋家的表妹,宣成帝也有一點子顧惜。

  皇帝有一點子顧惜,在韋家眼中。

  那自然便是機會。

  韋家想送女兒入宮。

  若能做了皇后,那自然千好萬好。可韋家更清楚,宮裡還有太皇太后在呢。這想做皇后,可能有難度。

  可若是出一個貴妃呢?

  那萬萬可以的。

  畢竟,太皇太后不可阻攔了韋家這皇帝的母族,那是巴巴兒對皇帝獻上來的一片心意。

  「皇帝,你是哀家最好的孫兒。你啊,也是一份乾坤在胸。哀家就不多話,也免得嘮叨了。只你的中宮,萬萬不可韋氏女。若你實在喜愛了你韋家的表妹,給一個妃位即可。」

  玉榮提醒了話。

  皇帝想獨寵?

  可能嗎?

  新君大婚後,才能親政的。

  那麼,為了親政後,朝堂上的平衡。皇帝有時候,在現實面前,也是要妥協的。

  玉榮知道,皇帝一定會做的很好。

  「皇祖母放心,您的擔憂,孫兒明白。孫兒待韋家表妹有一點子念想,那也是顧惜母后的遺澤。」宣成帝的話,那說的明明白白。

  至於皇后的位置。

  宣成帝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他的母族姑娘。

  皇帝嘛,心有天下即可。

  至於旁的?

  宣成帝的眼中,一切都得擱在了江山社稷的後面。

  這一年,大選。

  京都,或者說,整個大魏朝的名門世家,那都是巴巴的送了嫡女。那是盼著皇家能選中。

  不一定能入主中宮。

  便是入宮做了皇帝的妃子,也是有許多的人家,那是心心念念的。

  這自古以來,皇家最講規距。

  可皇家也是最不講規距的。那登基上位的皇帝,又有幾人是嫡子?

  宣成元年,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