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年,皇家下了聖旨。

  入主中宮的人選出來了。

  當朝的嚴首輔的孫女雀入屏中,一舉力壓諸位秀女,那是得了聖旨賜婚。

  嚴首輔的嫡親孫女能入選,這是未來的中宮娘娘。

  皇帝的後宮,那有位份的,可不止這麼一位。

  一共將要進宮的,在皇帝大婚後入宮的。

  還有另位的四位秀女。

  這四位秀女,皇帝賜下的位份,皆乃妃位。

  有韋家的嫡女,這一位是宣成帝母族的嫡親表姐。比皇帝就大了一歲的年齡。

  有英國公的嫡女,這乃是和靖公主與英國公的嫡長女。

  宣成帝對於宗親,那也是表達了親近的意思。

  至於第三位秀女,這便是出身勛貴人家,堂堂的候府千金。

  可以說,四位秀女,只有第四位那真正的小官出身。一個姓錢的小秀女。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就是她家出身皇商。在四位秀女里,占了一個妃,這出身最低了。

  宣成帝辦事,表達了一個平衡二字。

  哪怕是後宮,亦是如此。

  這后妃的人選,玉榮這一位太皇太后真沒有太關注。

  她是相信皇帝的。

  當然,人選出來了。

  玉榮也是知道的。這些秀女的家世背景,她更是一清二楚。皇帝的用意,她也看的明白。

  至於大婚,自然是來年春的事情。

  皇后的年歲比皇帝大。

  大婚後,皇帝就會親政了。到時候,玉榮會擱開手中的權柄。

  這些玉榮早有心裡的準備。

  次年,春。

  宣成帝大婚。

  皇帝大婚,親政一事,太皇太后沒阻攔的意思,那是大開方便之門。

  這一切自然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乾清宮。

  親政了,皇帝忙碌起來。

  宣成帝剛是擱下奏章。這天下大事,擔於皇帝一人身上。

  宣成帝初親政,這熱情的緊。

  這時候,大伴來回話,皇后嚴氏來了。

  對於這一位中宮皇后,皇帝是滿意的。

  「請皇后進來。」

  宣成帝吩咐了話。

  不肖片刻,嚴皇后進了殿中。

  「恭請聖安。」

  「梓橦不必多禮,平身。」宣成帝笑著回了話。

  「聖上辛苦了,我來,便是給聖上送了十全湯。」這自然不會是皇后親手煲的。這是御膳房的功勞。

  當然,也是皇后吩咐的。

  在皇后瞧來,皇帝的龍體重要。

  帝後二人說些話。

  皇后就是談到了太皇太后的身上。

  「耿家遞了牌子求見,皇祖母那兒沒同意召見。」這事情關乎了太皇太后的娘家。皇后在與皇帝談話時,順嘴提了一句。

  當然,這也是皇后小心謹慎,就怕裡面有什麼做錯了的。

  嫁進皇家後,宮權皇后接手了。

  這掌管了宮務,皇后一步一個謹慎。就怕哪兒出了差子,那是落了中宮的顏面。

  宣成帝聽後,點點頭。

  「皇祖母一項最疼朕。哪怕關乎了耿家……」宣成帝沒繼續說下去。可嚴皇后聽懂了。

  關於朝堂上,有御史彈劾了耿家的事兒。

  這等事情,可能瞞了人嗎?

  當然不能。

  在宣成帝的眼中,太皇太后歸了政,老人家好好的養老,享受清閒的日子。

  耿家真有不妥的,宣成帝肯定不客氣。

  可耿家那出的事兒,耿家自己就是趕緊認錯了。那是犯事的奴才,也是送了衙門。這等自查自錯,那態度是良好的。

  又何必咄咄逼人?

  這究竟是為何?

  宣成帝要深思的。

  「朕瞧著,皇祖母也是為了朕顧慮太多。」宣成帝這般說了話。

  嚴皇后聽了宣成帝的話,忙是點頭。她說道:「是這個理兒。皇祖母最是顧惜皇家的威嚴。」

  「是啊,那外頭的一起子事情,朕豈能讓人傷了皇祖母的體面?」宣成帝這般講了。他又笑道:「真想讓皇祖母早些開顏,梓橦,你與朕還要努力。你早些懷了一個嫡曾孫,皇祖母只有更高興的。」

  「朕可盼著嫡子。」

  宣成帝的目光里,那是滿滿的期盼。

  莫說宣成帝盼,嚴皇后也是盼的。

  嚴皇后聽了宣成帝的話,眼中也是一片溫柔與祈盼。

  此時,殿中一片溫暖,帝後二人那是心意一般樣。那都盼著,皇家的小生命快快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