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年不改父志,這是大善之事。

  玉榮這一位太皇太后當然不會冒什麼大不為,做了出格的事兒。

  鎮之以靜,可不代表了,就真的安安靜靜的不做一點兒事情。

  新君應該受的教育,這關乎國本。

  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

  這很關鍵的。可是關乎了一個皇朝的根本。

  朝堂上的事情重要。

  在玉榮的眼中,如何給新君安排了老師與課程,那是更重要的。

  這一個嫡長孫,那是一出生時,就是沒了親娘。

  這是玉榮這一位皇祖母撫養長大的。

  祖孫的感情好。

  玉榮的心中,有了兒子的托負,她滿心滿眼的自然更盼了孫子好。

  三年後。

  司馬澈這一位帝王,那是孝順有嘉,真的給他親爹隆治帝守了三年的孝期。

  這等孝舉,自然朝堂內外,人人皆知。

  這等事情自然是玉榮的意思。

  除了讓皇帝表示孝道,何嘗的不是給新君立一個好人設。

  壽康宮。

  玉榮見了皇帝司馬澈。

  剛剛結束學業的皇帝司馬澈來給皇祖母請安。

  「你來的正好,有一事兒還得你拿了主意。」玉榮笑著招招手,讓皇孫趕緊上前。

  司馬澈來了興趣。

  他走上前,笑道:「皇祖母這般高興,可是有什麼喜事?」

  玉榮指了桌上的一份冊子。

  她笑道:「皇帝,你且打開看看。」

  司馬澈伸手,拿起冊子翻開看了。

  「這是欽天監擬的?」皇帝的語氣里滿是笑意。

  「自然是欽天監算了吉慶,這給擬了上來的。皇帝你中意哪個?」玉榮指了小冊子。

  這小冊子上的,自然是欽天監給皇帝算的年號。

  這測一測吉凶,那肯定免不了的。

  這要合了吉凶,還要合了皇帝的八字。總之,還是許多避諱的。

  皇帝仔細的瞧了。

  然後,他抬頭,問道:「皇祖母,您可有中意的?」

  「這是你的事兒,你可不能賴了你皇祖母的頭上。哀家老了,可不樂意操心這份事兒。」玉榮嘴裡這般說。

  語氣里的意思,可不是這般的。

  她的態度,只是想表明了。這等事情,皇帝來做更合適。

  真讓司馬澈講,關於他的年號,當然他擬了,他更開心。

  可皇祖母是長輩,這孝順上,司馬澈做得一直讓人無可指摘。

  此時,司馬澈忙是回道:「皇祖母不老,皇祖母長長久久。孫兒還沒成婚,還沒給皇祖母生了小曾孫呢。」

  玉榮一聽這話,也是笑了。

  「哀家可盼著了。」

  玉榮捂嘴笑了,回道:「若得了曾孫,哀家那是高興的。」

  說起來這些孫兒。

  玉榮膝下里的孫子,皇帝的年歲可是小輩兒的。比著皇帝年長的,有他的庶兄,有安王府的堂兄們。

  可這些孫子的婚事,那是宗室里的喜慶。

  皇帝的婚事,才是更重要的。這關乎了未來的皇后娘娘,這中宮的定奪。

  玉榮想的挺多的。

  皇帝的年歲啊,也快十三了。這時代里,可以訂婚了,可以準備婚事了。

  至於說,以皇帝年少,那是壓一壓婚事。

  自然也是可以的。

  如果玉榮權利慾很重的話,她可以這般重。

  可玉榮的權利慾,在她的長子隆治帝駕崩後,已經慢慢的散了。

  這些年裡,她一心培養了皇帝司馬澈這一個孫兒。也是盼著後繼有人。

  如今皇帝司馬澈一切讓她滿意的。

  她自然就不打算壓了皇帝的婚事。相反的,可以早早的給皇帝大婚。以便後宮有了新的女主人。

  做一個富貴閒人,玉榮也樂意的。

  最後,皇帝司馬澈到底還是圈了一個年號,宣成。

  這一年,便是改元後的宣成元年。

  第153章 宣成帝 番外

  宣成帝是天子。

  天子一舉一動自然備受關注。皇家將要給皇帝選後,這等大事更不可能瞞了人。

  於是,應該知道這消息的人,都是知道了。

  然後,各路人馬,只要有心的,那自然是齊齊的想鑽營了門路。一時間,京都很熱鬧。

  宮裡。

  宣成帝發現,他最近在皇祖母這兒,可瞧著了不少的表妹。

  有耿家的,有韋家的。

  這些都是皇祖母娘家的表妹,又或是他母后娘家的表妹。

  皇帝的表妹有點多。

  一個一個都是美貌溫柔,那是各色美人兒的表妹在皇帝跟前都是露臉兒了。

  壽康宮。

  皇帝來給皇祖母請安。

  玉榮對於孫子的孝順受用了。可對於兩個進宮的兒媳。一個安王妃,一個楚王妃。玉榮的態度淡淡的。

  為何?

  因為這兩個兒媳進宮,那也是帶著她們娘家的侄女兒。

  這太態度還不明顯嗎?

  這是來皇家露一個臉兒的。

  總之,這態度擺得明明白白。

  對於武家?

  玉榮當初有好感,那是因為她受過武家那一位太后的恩。在武秀秀做了兒媳這事情上,玉榮自認為她是大度的。

  可若說宣成帝的後宮?

  玉榮不打算太過於插手了。這人老了,安心養老便是。這手伸長了,會惹人討厭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