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頁
姜貝妮特別實在,大家就愛她的實在!
「這怎麼好意思呢?」一個姑娘的娘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閨女兩手空空過來,你們心善,已經不收學習費用,怎麼還好意思拿你們的東西?」
按外面學徒工的規矩,拜師要送學費,學徒工在師父家就像是免費長工,還是任勞任怨那種,出了師要給師父免費做三年活,這樣別人才願意將吃飯的手藝傳授給你。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知道,女孩子們不容易,嫁了人,手裡拽著個能拿出手的技術,日子好過。咱們這,也是小光他兩個年輕人想要回報咱們鄉親,才賠錢辦起來。希望啊,咱們幾個村出去的男孩子能有養家餬口的手藝,女孩子能嫁得好,他們都能過得好,讓人夸有本事。」
姜貝妮說得十分動容,「其實,你們能把孩子送來,就很好啦。剛開始說要辦個女孩子的學堂,外頭說的難聽話我也不是沒聽到。不過你們放心,這裡啊,都是女人,還有人看守院子,咱們不怕那些人犬吠。」
這話說得,在場的女人都有些動容。可不是嘛,世道對女子不公平,咱們要是不抱成團,不是給人欺負得更狠了嗎?
「她嬸啊,你的心,我們懂了。以後要有一個說咱們學堂不好的,我拿唾沫噴死他。」
「對!我們拿話懟死他。」
「我還要把他們的糗事都說出來,讓大夥兒聽聽,看看是誰不好。」
在場的女人們紛紛響應,遠**士在這種群情涌動的時候一個個縮成了鵪鶉,這會兒還是安靜如木**。
青川說要和衛戈辦婚禮,這事兒已經和何二夫婦說過了,所以衛戈才好意思開口說『半個娘』。不但何二已經知道了,連老屋裡的親戚們和姜家也都知道了。
都這麼多年了,兩個人不離不棄,傻子都看明白了。就是沒想到這兩人還想著光明正大成個親。要不是因為一個有權,一個有錢,上頭也沒有正經的父母壓著,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們。
但既然這兩人有錢有權,還不受壓制,除了默認,還能如何?
這不,何老漢七十歲生辰,請了青川,就把衛戈一塊兒請了。
又是兩日,到了何老漢七十大壽的時候。
何二一家都打扮得格外齊整,姜貝妮沒給自己做新衣,她和何二穿得都是去年的衣服,卻漿洗得很乾淨。三郎和三郎媳婦則都是穿著新衣,玉姐兒一身淺紅色,玉姐兒的弟弟被青川抱在懷裡,他們身邊還站著一個一直微笑地看著青川的衛戈。
在一塊兒都多少年了?還沒看膩麼?
三郎夫妻兩個的感情就很好,還相互寫信呢。但是和青川這兩人比起來吧,還是臉皮不夠厚,不敢這麼明目張胆的眉來眼去情意綿綿。
他們一大家子往老屋走,路上的村民紛紛的和他們打招呼,把何二夫婦誇了又夸,說他兩個日子幸福,人也年輕,看起來比以前還嫩。
兩人都只當客氣話,沒有當真,卻不知村民說得真心實意。
姜貝妮把頭髮盤成一個弧形髮髻,戴著一根帶紅瑪瑙珠子的銀簪和何二送的牛角簪,耳朵上掛著花形銀墜子,手上還戴著蝦須銀鐲子,臉蛋飽滿膚色亮堂。因為兩三年沒怎麼下地幹活,連手伸出來都比同齡婦人白幾個度。
她抱著小孫子在路上走,一路遇上的那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婦人簡直比她老了十多歲。
等他們一家八口走後,幾個坐田埂上閒聊的女人立刻如鴨子一樣的議論起來。
「小爵爺和那個衛少爺是真的了?你瞧,上何老漢那邊吃酒都是一道去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的事。」
「這還能不真?聽說過些時候都要辦親事了。唉你說,他兩誰娶誰嫁啊?」
「肯定是小爵爺娶啊,衛少爺不是個外族人麼,也就是有點錢,還能讓咱們一個爵爺嫁了?」
「人家那是有一點錢?你沒聽說嗎?那縣城裡一條街都給他買下了。」
「誰娶都行啊,人家也不愁吃不愁穿。也就是他兩個都不想要姑娘,否則啊,不知道多少人上趕著做妾給生孩子呢。別人家的孩子都跟雞仔一樣不值錢,要是他們兩的孩子,那可值老錢咯。」
「羨慕?你家不是有個漂亮外甥女麼,怎麼不……」
「呸呸,這話可不好亂說。上次不是有個人想把女兒送小爵爺麼,結果連門口都沒進去就被丟出來,轉頭那衛少爺就把他工作那酒樓買下來,把他辭退了——你說這有錢人吃個醋怎麼也這麼厲害?」
後頭老娘客的閒談青川等人並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老屋。
農村的祝壽酒一般擺在傍晚,這樣就不會耽誤工作時間。但是客人若是上午就到了,中午也會提供年糕湯圓之類的可以飽腹的東西。
何二一家是來的比較晚的,他們到的時候院子裡的大圓桌已經擺上,幾個妯娌和她們兒媳婦都在忙著洗菜,何大和何四則是招呼客人。何二和姜貝妮就過去幫忙了。
老爺子做壽的錢是三個兒子出的,女兒一般需要做件新衣做壽禮。農村人只在整歲做壽,從六十歲開始,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因此一輩子也就那麼兩三次,少有做子女的在這上面吝嗇。孫輩的自己帶著壽禮過來就行,講究些還可以加一包紅紙包著的銅錢,家裡經濟不允許就按規矩備壽禮。
「這怎麼好意思呢?」一個姑娘的娘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閨女兩手空空過來,你們心善,已經不收學習費用,怎麼還好意思拿你們的東西?」
按外面學徒工的規矩,拜師要送學費,學徒工在師父家就像是免費長工,還是任勞任怨那種,出了師要給師父免費做三年活,這樣別人才願意將吃飯的手藝傳授給你。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知道,女孩子們不容易,嫁了人,手裡拽著個能拿出手的技術,日子好過。咱們這,也是小光他兩個年輕人想要回報咱們鄉親,才賠錢辦起來。希望啊,咱們幾個村出去的男孩子能有養家餬口的手藝,女孩子能嫁得好,他們都能過得好,讓人夸有本事。」
姜貝妮說得十分動容,「其實,你們能把孩子送來,就很好啦。剛開始說要辦個女孩子的學堂,外頭說的難聽話我也不是沒聽到。不過你們放心,這裡啊,都是女人,還有人看守院子,咱們不怕那些人犬吠。」
這話說得,在場的女人都有些動容。可不是嘛,世道對女子不公平,咱們要是不抱成團,不是給人欺負得更狠了嗎?
「她嬸啊,你的心,我們懂了。以後要有一個說咱們學堂不好的,我拿唾沫噴死他。」
「對!我們拿話懟死他。」
「我還要把他們的糗事都說出來,讓大夥兒聽聽,看看是誰不好。」
在場的女人們紛紛響應,遠**士在這種群情涌動的時候一個個縮成了鵪鶉,這會兒還是安靜如木**。
青川說要和衛戈辦婚禮,這事兒已經和何二夫婦說過了,所以衛戈才好意思開口說『半個娘』。不但何二已經知道了,連老屋裡的親戚們和姜家也都知道了。
都這麼多年了,兩個人不離不棄,傻子都看明白了。就是沒想到這兩人還想著光明正大成個親。要不是因為一個有權,一個有錢,上頭也沒有正經的父母壓著,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們。
但既然這兩人有錢有權,還不受壓制,除了默認,還能如何?
這不,何老漢七十歲生辰,請了青川,就把衛戈一塊兒請了。
又是兩日,到了何老漢七十大壽的時候。
何二一家都打扮得格外齊整,姜貝妮沒給自己做新衣,她和何二穿得都是去年的衣服,卻漿洗得很乾淨。三郎和三郎媳婦則都是穿著新衣,玉姐兒一身淺紅色,玉姐兒的弟弟被青川抱在懷裡,他們身邊還站著一個一直微笑地看著青川的衛戈。
在一塊兒都多少年了?還沒看膩麼?
三郎夫妻兩個的感情就很好,還相互寫信呢。但是和青川這兩人比起來吧,還是臉皮不夠厚,不敢這麼明目張胆的眉來眼去情意綿綿。
他們一大家子往老屋走,路上的村民紛紛的和他們打招呼,把何二夫婦誇了又夸,說他兩個日子幸福,人也年輕,看起來比以前還嫩。
兩人都只當客氣話,沒有當真,卻不知村民說得真心實意。
姜貝妮把頭髮盤成一個弧形髮髻,戴著一根帶紅瑪瑙珠子的銀簪和何二送的牛角簪,耳朵上掛著花形銀墜子,手上還戴著蝦須銀鐲子,臉蛋飽滿膚色亮堂。因為兩三年沒怎麼下地幹活,連手伸出來都比同齡婦人白幾個度。
她抱著小孫子在路上走,一路遇上的那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婦人簡直比她老了十多歲。
等他們一家八口走後,幾個坐田埂上閒聊的女人立刻如鴨子一樣的議論起來。
「小爵爺和那個衛少爺是真的了?你瞧,上何老漢那邊吃酒都是一道去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的事。」
「這還能不真?聽說過些時候都要辦親事了。唉你說,他兩誰娶誰嫁啊?」
「肯定是小爵爺娶啊,衛少爺不是個外族人麼,也就是有點錢,還能讓咱們一個爵爺嫁了?」
「人家那是有一點錢?你沒聽說嗎?那縣城裡一條街都給他買下了。」
「誰娶都行啊,人家也不愁吃不愁穿。也就是他兩個都不想要姑娘,否則啊,不知道多少人上趕著做妾給生孩子呢。別人家的孩子都跟雞仔一樣不值錢,要是他們兩的孩子,那可值老錢咯。」
「羨慕?你家不是有個漂亮外甥女麼,怎麼不……」
「呸呸,這話可不好亂說。上次不是有個人想把女兒送小爵爺麼,結果連門口都沒進去就被丟出來,轉頭那衛少爺就把他工作那酒樓買下來,把他辭退了——你說這有錢人吃個醋怎麼也這麼厲害?」
後頭老娘客的閒談青川等人並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老屋。
農村的祝壽酒一般擺在傍晚,這樣就不會耽誤工作時間。但是客人若是上午就到了,中午也會提供年糕湯圓之類的可以飽腹的東西。
何二一家是來的比較晚的,他們到的時候院子裡的大圓桌已經擺上,幾個妯娌和她們兒媳婦都在忙著洗菜,何大和何四則是招呼客人。何二和姜貝妮就過去幫忙了。
老爺子做壽的錢是三個兒子出的,女兒一般需要做件新衣做壽禮。農村人只在整歲做壽,從六十歲開始,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因此一輩子也就那麼兩三次,少有做子女的在這上面吝嗇。孫輩的自己帶著壽禮過來就行,講究些還可以加一包紅紙包著的銅錢,家裡經濟不允許就按規矩備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