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頁
何老漢三個兒子過得都還不錯,因此拿來做壽宴的食材也是非常豐盛,一整隻的羊,半扇豬,五隻雞,三隻野兔……今天客人不少,除了本家人,還有親戚朋友。
因為人員比較多,所以東借西湊了五張大圓桌,每張桌子可以擠下十幾號人。桌子一長列排開,在村里算是有規模的了,因此還吸引了好些刻意路過的村民。
這種規模恰恰說明了家族的龐大和子孫的孝順,沒有哪個上了歲數的老人不盼望著這樣的壽宴的。
何老漢所在主屋是最大的一間屋子,大門敞開著,進門就看到了一桌子的瓜果零食,幾個孩子在裡面,一邊拚命往嘴巴里塞東西一邊歡聲叫喊著。何老漢夫婦兩聽著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笑得很開心,大概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這樣的場景吧。
「三郎和小光來啦?進來坐吧。」何老漢看到他們過來,很客氣地招呼了一聲,讓他們坐到一邊長凳上去。
房間兩邊都有長凳,坐著幾個孩子,何老漢抱著一個虎頭虎腦很精神的小孩兒,那是何海生的大兒子,也是第一個重孫子,老兩口的心頭肉。
三郎媳婦拿上他們的壽禮:一頂黑色錦緞的帽子,米粉蒸的八角形的壽糕,還有一包六十個銅錢的紅紙包。按村裡的傳統,孫輩要準備的壽禮就是一個壽糕和一個身上用的小物件,鞋子、腰帶、帽子什麼的。
青川這邊送的也是一樣,一件緞面的外套,同樣的壽糕,和兩百個銅錢。比別人略好一些,但也沒有超過太多。
他們坐了沒一會兒,其他客人陸陸續續也到了,何小蝶也帶著夫婿和孩子來了。除了那麼三四個,基本上一個早上客人就聚集齊了。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一個個都是笑容燦爛。也是,正是農閒的時候,早點來還能蹭一頓中飯呢。
等中午吃了東西,除了做酒席的廚師得準備傍晚的盛宴,其他人就各自散開,找人閒聊。
姜貝妮和幾個妯娌、外嫁的小姑子坐在一起,她懷裡抱著小孫子,坐在角落閒聊著。青川三郎幾個被準備走科舉路線的親戚拉走了,三郎媳婦也有年輕媳婦群。
「二嫂,那事兒是真的?我聽說咱們小光要和那個外族人成親?」小姑子靠近了姜貝妮,一副震驚到了失色的表情。
何大媳婦輕嗤了一聲,「真的,假的,和田家沒什麼關係吧?」何大媳婦和小姑子有矛盾,婆婆人脾氣還算不錯,加上是繼室也不會那麼管長子的事,但是這個小姑子就很煩了。
小姑子嫁的人家姓田,是普通農戶。她和姜貝妮的關係也不咋地,然而青川成為爵爺回來的時候,她卻挺厚臉皮的來找姜貝妮說親事,想要親上加親。可惜,姜貝妮說自己管不了這事,她便又把女兒送來住,可惜在這兒住了兩個月也沒見著青川的面兒。
一開始,這小姑子疑心姜貝妮是準備把青川留給自己女兒,說了一通難聽話,被她親娘攆回去了。後來青川和衛戈成雙入對,她又來了,真以為自己是親姑姑了?
哪怕親姑姑,這還有親娘呢,有她什麼事?結果沒有幾句話,又被她親娘攆回去了。之後想要安排人進青川的工坊和衛戈的商鋪,兩人一概不搭理,甚至連姑姑都不喊,完全當是陌生人。
這會兒小姑子居然又提起這件事,臉皮怎麼那麼厚?
姜貝妮本來對衛戈也就是如此,但是這會兒小姑子一說,她突然覺得找衛戈也挺好的,至少沒有這種糟心娘家(?)。
「是啊,這不是請帖都發出去了麼?怎么小姑子你沒收到麼?哎喲!」姜貝妮假意拍自己的腦門,「瞧我這記性,小光說啊,低調一些,自家人來就行了。」
被剔除出『自家人』的小姑子臉色一變,剛要說話,那邊何大媳婦截了話茬。
「說起來,那請帖上的字還是用金粉描的呢。我得個乖乖,光是這請帖上的金子就得多少啊?上頭的字啊,真是特別好看。聽說衛少爺要請縣城酒樓的大廚來做餐?山珍海味管夠呢,那我可有口福了。」何大媳婦就跟看不到小姑子一樣,和姜貝妮討論婚禮的事兒了。
幾個妯娌你一言我一語,沒一會兒就把小姑子氣走了,看她離開的方向,應該是向她老娘抱怨去了。哦,那就沒事了。果然,也就是一會兒,小姑子又被她親娘嫌棄礙事兒了,差點沒把人氣哭。
「過一個月小光的大婚,大家都記得早點兒過來。」姜貝妮剛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還覺得很難為情,兩個男人成親,前所未有之事。但這麼些日子適應下來,她已經能十分自然的去邀請別人了。
「一定一定,為這個我還專門做了一身新衣服呢,還能不專門穿出去讓你們瞧瞧?」何大媳婦笑著應道。
何四媳婦也靦腆地點點頭,「唉。」
到了選定的吉日,天公作美,是個大晴天,也不是十分冷,也不是十分熱,太陽下風都是暖和的。親友就在這暖風的吹拂下到了宋府,孫姑姑難得穿得十分喜慶,一襲棗紅色的袍子,帶著金玉首飾,丫鬟小廝也都打扮得十分齊整,很有派頭。
青川兩人邀請的人不太多,除了何家和姜家就沒別人了。兩個男人成親,多少人看不慣啊?那些人就算邀請他們白吃白喝一頓,回頭人家該陰陽怪氣的還是會陰陽怪氣,沒什麼必要。
因為是不分尊卑的同性婚禮,往前也找不到『前例』可以照著學,最後就保留了最關鍵的拜堂,其他都簡化修改過。
因為人員比較多,所以東借西湊了五張大圓桌,每張桌子可以擠下十幾號人。桌子一長列排開,在村里算是有規模的了,因此還吸引了好些刻意路過的村民。
這種規模恰恰說明了家族的龐大和子孫的孝順,沒有哪個上了歲數的老人不盼望著這樣的壽宴的。
何老漢所在主屋是最大的一間屋子,大門敞開著,進門就看到了一桌子的瓜果零食,幾個孩子在裡面,一邊拚命往嘴巴里塞東西一邊歡聲叫喊著。何老漢夫婦兩聽著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笑得很開心,大概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這樣的場景吧。
「三郎和小光來啦?進來坐吧。」何老漢看到他們過來,很客氣地招呼了一聲,讓他們坐到一邊長凳上去。
房間兩邊都有長凳,坐著幾個孩子,何老漢抱著一個虎頭虎腦很精神的小孩兒,那是何海生的大兒子,也是第一個重孫子,老兩口的心頭肉。
三郎媳婦拿上他們的壽禮:一頂黑色錦緞的帽子,米粉蒸的八角形的壽糕,還有一包六十個銅錢的紅紙包。按村裡的傳統,孫輩要準備的壽禮就是一個壽糕和一個身上用的小物件,鞋子、腰帶、帽子什麼的。
青川這邊送的也是一樣,一件緞面的外套,同樣的壽糕,和兩百個銅錢。比別人略好一些,但也沒有超過太多。
他們坐了沒一會兒,其他客人陸陸續續也到了,何小蝶也帶著夫婿和孩子來了。除了那麼三四個,基本上一個早上客人就聚集齊了。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一個個都是笑容燦爛。也是,正是農閒的時候,早點來還能蹭一頓中飯呢。
等中午吃了東西,除了做酒席的廚師得準備傍晚的盛宴,其他人就各自散開,找人閒聊。
姜貝妮和幾個妯娌、外嫁的小姑子坐在一起,她懷裡抱著小孫子,坐在角落閒聊著。青川三郎幾個被準備走科舉路線的親戚拉走了,三郎媳婦也有年輕媳婦群。
「二嫂,那事兒是真的?我聽說咱們小光要和那個外族人成親?」小姑子靠近了姜貝妮,一副震驚到了失色的表情。
何大媳婦輕嗤了一聲,「真的,假的,和田家沒什麼關係吧?」何大媳婦和小姑子有矛盾,婆婆人脾氣還算不錯,加上是繼室也不會那麼管長子的事,但是這個小姑子就很煩了。
小姑子嫁的人家姓田,是普通農戶。她和姜貝妮的關係也不咋地,然而青川成為爵爺回來的時候,她卻挺厚臉皮的來找姜貝妮說親事,想要親上加親。可惜,姜貝妮說自己管不了這事,她便又把女兒送來住,可惜在這兒住了兩個月也沒見著青川的面兒。
一開始,這小姑子疑心姜貝妮是準備把青川留給自己女兒,說了一通難聽話,被她親娘攆回去了。後來青川和衛戈成雙入對,她又來了,真以為自己是親姑姑了?
哪怕親姑姑,這還有親娘呢,有她什麼事?結果沒有幾句話,又被她親娘攆回去了。之後想要安排人進青川的工坊和衛戈的商鋪,兩人一概不搭理,甚至連姑姑都不喊,完全當是陌生人。
這會兒小姑子居然又提起這件事,臉皮怎麼那麼厚?
姜貝妮本來對衛戈也就是如此,但是這會兒小姑子一說,她突然覺得找衛戈也挺好的,至少沒有這種糟心娘家(?)。
「是啊,這不是請帖都發出去了麼?怎么小姑子你沒收到麼?哎喲!」姜貝妮假意拍自己的腦門,「瞧我這記性,小光說啊,低調一些,自家人來就行了。」
被剔除出『自家人』的小姑子臉色一變,剛要說話,那邊何大媳婦截了話茬。
「說起來,那請帖上的字還是用金粉描的呢。我得個乖乖,光是這請帖上的金子就得多少啊?上頭的字啊,真是特別好看。聽說衛少爺要請縣城酒樓的大廚來做餐?山珍海味管夠呢,那我可有口福了。」何大媳婦就跟看不到小姑子一樣,和姜貝妮討論婚禮的事兒了。
幾個妯娌你一言我一語,沒一會兒就把小姑子氣走了,看她離開的方向,應該是向她老娘抱怨去了。哦,那就沒事了。果然,也就是一會兒,小姑子又被她親娘嫌棄礙事兒了,差點沒把人氣哭。
「過一個月小光的大婚,大家都記得早點兒過來。」姜貝妮剛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還覺得很難為情,兩個男人成親,前所未有之事。但這麼些日子適應下來,她已經能十分自然的去邀請別人了。
「一定一定,為這個我還專門做了一身新衣服呢,還能不專門穿出去讓你們瞧瞧?」何大媳婦笑著應道。
何四媳婦也靦腆地點點頭,「唉。」
到了選定的吉日,天公作美,是個大晴天,也不是十分冷,也不是十分熱,太陽下風都是暖和的。親友就在這暖風的吹拂下到了宋府,孫姑姑難得穿得十分喜慶,一襲棗紅色的袍子,帶著金玉首飾,丫鬟小廝也都打扮得十分齊整,很有派頭。
青川兩人邀請的人不太多,除了何家和姜家就沒別人了。兩個男人成親,多少人看不慣啊?那些人就算邀請他們白吃白喝一頓,回頭人家該陰陽怪氣的還是會陰陽怪氣,沒什麼必要。
因為是不分尊卑的同性婚禮,往前也找不到『前例』可以照著學,最後就保留了最關鍵的拜堂,其他都簡化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