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母親是真氣得狠了,賈赦連忙上前賠笑,一邊給她捏肩膀,一邊嬉笑道:「母親息怒,母親息怒。他們看不上兒子,那是他們沒眼光。兒子怎麼能給您娶一個沒眼光的兒媳婦呢?這萬一要是帶壞了您未來孫子,找誰說理去?」

  史氏尤自氣惱:「先是王家,再是宋家。他們是不是商量好的?前面都答應得好好的,臨了臨了,卻又反悔了。」

  這不是耍人玩兒嗎?

  若是他們一開始就沒這個意思,早早地拒絕了,史氏雖然會覺得他們不識好歹,但也不至於氣成這樣。

  但這兩家都是先透漏出了有結親的意思,又半路出狀況,就跟耍著人玩兒似的。

  史氏本就心高氣傲,和這兩家結親又認為是低娶,如何能不怒?

  賈赦心裡也不怎麼高興,但現在最重要的,卻是讓母親消氣。

  「母親就彆氣了,說不定是兒子婚姻不透呢。等緣分到了,自然會有好姑娘和兒子結親的。」

  史氏也沒奈何,只得重整旗鼓,再找。

  但她卻想不到,真是讓賈赦說對了,還真有好姑娘等著他呢。

  事情是這樣的:

  宋太太婉拒了和榮國府結親之後,沒多久,就又給史氏下了帖子,說是要登門拜訪。

  史氏本是不想搭理她的,但礙於張太傅,還是留出了一下午的空接待她。

  卻沒想到,宋太太這回卻是帶來了個好消息。

  原來,宋太太回去之後,越想就越覺得自己女兒錯過了賈赦可惜。

  因著心裡想著,回您娘家做客的時候,就忍不住說漏了嘴。

  她娘聽了,心中一動,問她:「那賈家老二,真有你說的那麼好?」

  宋太太道:「我看中的不是賈家老二,而是賈家太太慈愛。不管是寧國府的許夫人,還是榮國府的史夫人,對自己的兒媳都跟親閨女似的。」

  張太太一聽,就說:「那你替我保個媒。」

  「保媒?誰?」

  「就是你堂哥家的二丫頭。她今年也十三了,你堂哥一直在河北任職,他不想把女兒嫁在河北,就托我在京城幫著找一個。」

  這一回,宋太太拜訪榮國府,就是為了替她堂哥家的侄女保媒說親的。

  史氏本就是想和張家結親,只是一時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如今聽說張家還有這麼一個不在京城的姑娘,自然意動。

  她又仔細打聽了一下,宋太太這個堂兄,是外放做知府的,娶的妻子也是名門閨秀。

  她心裡就幾分肯了。

  只是,沒見過這姑娘的真人,她也不好下決定。

  宋太太看出她的心思,笑道:「我知道,你最看中孩子們自己的心思。你放心,我哪侄女已經由大侄子護送著回京了。過不了多久,就到了。到時候,可以安排個賞花宴,讓兩個孩子見一面嘛。」

  這自然是最好的。

  不過,想起宋太太的前科,史氏又有些遲疑:「這……人家姑娘願意嗎?」

  顯然,宋太太也想到了自己先前失信於人的事。

  她心裡有些愧疚,急忙安撫道:「你放心,我母親不是那等迂腐的人。」

  只這一句話,史氏便知道,上次的事之所以半途而廢,原因都在宋郎中身上。

  又過了半個月,這位張姑娘果然回了京城。

  張太太找了個好日子,給幾個相熟的人家都下了帖子,其中也包括了寧榮二府。

  賈赦和張姑娘在張家精心的安排之下,見了面,還聊了天。

  雙方都覺得對方還不錯。

  於是乎,賈赦的婚事經過這一波三折,終於是有了著落。

  第400章 賈政(四十七)

  自賈赦也娶了妻子之後, 榮國府就再沒什麼大事。

  到了上輩子賈瑚該出生的時候,吳氏的肚子還沒有半點兒動靜,賈政也依然很淡定。

  因為,賈瑚根本就不是他的兒子, 是賈赦的。

  可是, 等到該賈珠出生的時候, 吳氏的肚子依然沒有動靜, 反倒是張氏那裡傳出了孕信,他就有點兒慌了。

  ——怎麼回事?如果張氏肚子裡懷的是賈珠,那他的兒子在哪裡?

  幸好, 張氏這一胎生的是個女兒, 讓賈政鬆了口氣。

  ——可能是這輩子因為他和賈赦換了排行的緣故, 孩子的出生年月都有變化吧。

  他這樣安慰自己。

  張氏生的雖然是個女孩兒, 但卻是榮國府的第一個孫輩。

  無論是賈代善還是史氏, 都對這個孩子十分喜愛。

  賈代善更是做主, 從賈敏的例, 給大孫女按照孫子的排行取名, 叫做賈瓔。

  自賈瓔出生之後,張氏的肚子仿佛開了張一般, 又接連生了兩個兒子。賈代善和史氏每日裡含飴弄孫, 對張氏高看一眼。

  可是, 賈政房裡無論是妻還是妾, 卻沒有半點兒動靜。

  因著這個緣故, 史氏把管家權交給張氏, 他們夫妻不敢有半點兒微詞。就連賈代善,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不知道。

  因為, 張氏管著家,才能給他孫子孫女吃最好的,用最好的。

  賈政終日惶惶,生怕賈代善廢了他的世子之位,把爵位給了賈赦。

  可是,直到賈代善去世,他的擔憂也沒有成真。

  接到承爵的聖旨之後,賈政整個人都是暈暈乎乎的。

  雖然賈代善依然如上輩子一般,臨終給小兒子求了個官兒,讓他只襲到了一等將軍的爵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