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她又怕兒子不喜歡, 特意問了問賈赦。

  賈赦是無所謂。

  被寵著長大的孩子, 心性成熟都比較晚。賈赦雖然已經十五了, 但還沒有到慕少艾的時候。

  在他看來,媳婦嘛,總是要娶的, 娶誰不是娶?

  反正母親肯定會給他看好的, 他只等著迎親入洞房就是了。

  因而, 史氏一問他, 他就笑嘻嘻地說:「母親看著好久好, 兒子都聽母親的。」

  史氏被他哄得心花怒放, 愛憐地摸了摸他的頭髮, 語重心長地說:「既然是你娶妻子, 自然得是你喜歡。」

  「遠的不說,就說敬兒和政兒兩口子, 你冷眼看著, 覺得是夫妻和睦的好, 還是貌合神離的好?」

  賈赦仔細想了想情投意合的賈敬夫婦還有隻剩表面情分的賈政和吳氏, 深以為然地點了點:「母親說的不錯, 還是娶一個合眼緣的好。」

  史氏笑了, 「那我就和宋家太太商量商量,讓你們見上一面再說。」

  這邊史氏有了主意,就去和宋家太太商量了。

  宋郎中是個寒門出身的讀書人, 因著娶了張家旁支的女兒,才慢慢崛起了。

  為了不讓別人在私德上挑剔他,進而牽扯出他寒門的出身,宋郎中不但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家裡人的規矩也抓得很緊。

  因此,賈家的意思一透過來,宋郎中就皺了眉,對宋太太說:「這門親事結不得。」

  他本就不大樂意和勛貴結親,覺得勛貴人家都是暴發戶,沒有底蘊。如今見賈家竟然提出這樣出格的要求,就更是不樂意了。

  與宋郎中正相反,宋太太張氏卻因此對賈家好感大增。

  張家是書香世家,傳承日久,家裡規矩雖然也嚴,但該寬縱的時候,長輩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比如,婚姻大事。

  因此,宋太太就勸他:「這是兩家都有意了,先讓兩個孩子見見又有什麼?萬一孩子們覺得不合適,也能好聚好散,彼此既不傷和氣,又不會往外傳。」

  「哼。」宋郎中道,你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容得他們喜歡不喜歡?賈家有這樣的想法,可見是家教不嚴的。」

  宋太太不這樣想,「兩家都不會往外說,外人又不會知道,傷不了咱們家的名聲。」

  「別人不知道,咱們自己不知道嗎?」宋郎中道,「君子慎獨!」

  宋太太被他的固執己見氣著了,「我就知道,你看不上榮國府。可是你憑什麼看不上榮國府?榮國公是天子的近臣,你呢?聖人知道你是誰嗎?」

  「婦人之見!」宋郎中傲然道,「這些勛貴如今看著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實際上不過是秋後的螞蚱,還能蹦噠幾天?」

  「行了,我不跟你說了,我去問問女兒。她要是自己願意,你還能攔著不成?」

  宋郎中胸有成竹地說:「你只管去問,我的女兒我自己清楚,她不會喜歡這等沒有規矩的人家的。」

  宋太太氣得轉身就走,果然就到女兒的閨房,問女兒的意見。

  她滿心以為,這樣開明的人家,女兒肯定會同意先見一見男方。

  畢竟,隨著承平日久,前朝對女子的嚴格教條迅速復甦,很少有能婚前見面的。

  但是,事實卻讓她難以置信。

  「你說什麼?」

  宋姑娘認真地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的婚事,父母做主就好,何必來問問?」

  宋太太解釋道:「就是讓你和賈家二爺先見一見,彼此了解一下。如果你覺得不合適,咱們就再找別家。」

  「不必了。」宋姑娘蹙眉,「女兒尚在閨中,便見外男,成何體統?」

  宋太太:「…………」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我這當娘的,也不勉強你。我知道,你和你爹一樣,看不上勛貴人家。」

  宋姑娘不說話了,但看那神色,卻分明是被宋太太給說中了。

  兒女都是債。

  宋太太沒辦法,只好去給史氏賠笑臉,委婉地說,兩家不合適。

  史氏之所以看上宋家的姑娘,本來就是看在宋太太是張太傅的女兒的份上。她真正想結親的,不是宋家,而是張家。

  哪曾想,宋家這麼不識好歹,竟然還看不上她的兒子。

  當著宋太太的面兒,她笑眯-眯地說沒關係,緣分這種事,都是上天安排的。兩個孩子沒緣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但回家之後,她就氣惱地摔了一整套的汝窯瓷蓋碗。

  剛巧賈赦從厲先生那兒回來,看見一地的碎瓷片,一眼就認出來了是存世不多的汝窯瓷。

  他那個心疼啊。

  「太太,您有什麼事兒和兒子說,做什麼拿東西撒氣?」

  然後,又招呼幾個丫鬟,「快,快,找個盒子,把這些碎片都收起來,一片兒也別漏了。」

  他得拿到石家,讓石師傅指點著兒,把這一套八個全都粘回去。

  他從前沒幹過這麼幾個混在一起的活兒,一個人肯定是搞不定的。

  見他那副緊張寶貝的樣兒,史氏不由氣不打一出來,「整日裡就知道琢磨瓷器字畫,都被人嫌棄成那樣了,也不知道著急。」

  「那樣?那樣是那樣?」賈赦一怔,隨即明白過來,「和宋家的親事不成了?」

  史氏發泄過了,一屁股坐下,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