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那時候,就算給了舉人五百畝的免稅名額,想來也用不上。

  要不上再說削減,阻力會大大減少。

  天啟帝覺得這計策可行。

  他讓其他人回去都想想,看看怎麼個改革法,才能將國庫的賦稅收入提上來。

  喬明淵離開的時候天啟帝還在琢磨,等人走了,他才抬頭跟德安感嘆:「像喬愛卿這樣敢說敢做的朝臣,咱們大盛還是太少了。」

  「喬大人是真賢臣,」德安很佩服。

  他知道要說出這樣一番話,多少人會權衡利弊,偏只有喬明淵無所畏懼。

  天啟帝點點頭:「他得罪了那些功名在身的舉人,還有多少要考功名的人也會怨懟他,都是為了朕的江山,朕得補償。」

  「喬大人新近得了一雙兒女,他家中已有兩個兒子,如今四個孩子,還住在那小院太不像話。也沒哪個二品大員像喬大人一般簡樸。」德安適時的提點了兩句。

  天啟帝豁然開朗。

  是,喬明淵有錢沒錢且不說,住在那小院子的確是委屈。

  不過京城不像其他地方,好地段、好位置的房子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尤其是那些官邸,離皇宮近的那些房子基本都是朝中有頭有臉的大官們住著,要不就是賞了皇室宗親,尋常人有錢都買不到。

  天啟帝有心想給臣子分憂,自然做得妥帖細緻。

  他讓德安拿了地圖過來,親自看了一圈臨著皇宮附近的大院子還有哪些無主,之後認真圈了幾個地方出來。

  「你覺得這幾處如何?」

  德安湊過去看了,笑道:「都是地段好的五進院,挺好的。」

  「哪一個最好?」天啟帝又問。

  德安想了想:「如今喬大人的兩個公子都要入宮伴讀,自然是臨著京都大道的最好,能讓孩子少走路,喬大人也能少擔心一點,多為陛下分憂。」

  「那就這一座吧。」天啟帝金口玉言,定了賞賜。

  賞賜發到喬家,喬松岳和慕綰綰都跟著傻了眼。陛下無端端的怎麼想起來給他們賞宅院,而且還是這樣一座大宅院,地段位置都極好?

  喬明淵摸摸鼻子,不敢說自己又幹了大事。

  慕綰綰看他神色哪有不明白的,晚些歇下問他又做了什麼,喬明淵沒瞞著都說。

  慕綰綰:……

  她是真無語。

  不過無語也沒辦法,上了天啟帝的船,當家的還能說不走了嗎?

  「你知道陛下賞的宅子是哪一座嗎?」喬明淵摟著她,忽然有點認真的問。

  慕綰綰想了想,頗為吃驚:「該不是之前黎家的宅院吧?」

  「正是。」

  黎家,大盛有名的氏族大家,在當家人黎文希落敗之後,逐漸退出了朝廷。黎家掌家這一脈的落敗意味著黎家的凋零,旁支里的人才也有不錯的,但都離權力中心還很遠,為了保存實力,同時避禍,在之後幾年,黎家退出了京城這座舞台。從前黎家住在京都大道上何等風光,黎文希死後黎家守不住家產,唯有那座宅子賣不得。

  那是從前先帝賞的,黎文希死後,天啟帝收了回去。

  後來天啟帝也動了想賞賜人的心思,不過這些年扶持起來的人中沒誰是缺那一棟宅子的人,才沒用上。

  沒想到最後便宜了喬明淵。

  慕綰綰想著這些,腦袋裡只冒出一句話,風水輪流轉,此話真不假。

  當年黎家何等風光,何曾想會有這樣一日?

  「陛下厚愛,你也不用有負擔,至於別的事情,你男人有自信能處理好,讓你高枕無憂的住進高門大院。」

  喬明淵說。

  慕綰綰笑了笑,接了地契,回頭便帶人去打掃收拾了。

  天啟帝有心賞賜,自然不會給一座破敗的宅院,那院子交到喬家人手上的時候打掃得很乾淨,不過到底多年了,有些掉漆,需要重新招人來裝潢一二。等弄完已經過去了個把月,這時候天啟帝帶著他的心腹們連田稅改革的措施都商討完了。

  喬家又迎來了一次搬家。

  聽說喬家要搬到京都大道上去,左鄰右舍無不羨慕。

  早有人說過喬家搬家是遲早的事情,倒都不意外。

  等喬明淵一家搬走,那小院子冷清下來,一家人全隨著喬明淵搬到了京都大道旁,可謂風光無二。

  然而風光中藏著暗流涌動。

  天啟十八年中秋,天啟帝要進行田地稅收改革的消息不知道被誰泄露了出去。此事一出,舉國上下頓時一片罵聲。傳消息的人自然是撿著對他們有利的傳,只告訴天下人,喬明淵等人向天啟帝進言,陛下有意整飭賦稅,以後不再給舉人掛田免稅,農人的田稅不能再免。

  為了這個,已經考上功名的舉人破口大罵,還沒考上的也覺得遭了滅頂之災。

  尤其是那些家貧的人,都指望著讀書擺脫困境,想想一朝中舉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地主,從此吃穿不愁是多好的好事,斷了投佃這條路,分明是要斷人財路啊!

  全國上下多少舉人?

  鄉試三年一試,每年一個省出七十人左右,全國上下約莫是一千三百人。

  天啟帝打登基以來,十八年間加上恩科,一共開了七場鄉試,光是天啟帝就取了近萬的舉人,還別提從前先帝在位時取的那些。

  這些舉人都是讀書人,腦袋好使又精明,除了這個之外,他們還都有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