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宓望著她, 沒說話。

  明蘇一對上她的目光,便明白她的意思, 帶了些安慰地說道:「過幾日便放了他,令他告老還鄉便是了。」

  她也沒想著要一直關著他, 不過是殺雞儆猴與眾臣看罷了,是要大臣們明白, 今次小懲大誡,來日再有人觸她的霉頭,便不是能如此輕易便善了了。

  鄭宓聽明蘇這般說,便知明蘇早有成算。

  她一早就說過,想要安穩的日子, 明蘇知曉她的心思, 不會去宣告天下。

  但明蘇也不願遮遮掩掩,仿佛與她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一般。

  她們就如現在這般, 雖無名分,卻不遮不掩,不避不閃,人人皆知她們是何關係。

  等到百年後,她們還會在一座陵寢里長眠,無名卻有實,也不差什麼了。

  鄭宓想了想,一手隨意地搭在明蘇的膝蓋上,問道:「陛下既然早有打算,為何還悶悶不樂?」

  明蘇眉宇舒展開,若說方才她還有些不開懷,眼下便什麼鬱郁都散了。

  「你怎知我悶悶不樂,自你入殿,我便無一絲不悅,我分明是在笑的。」她抬眉望著鄭宓,故作驚詫道。

  「勿要明知故問。」鄭宓橫了她一眼。

  明蘇笑意更深,側身靠在鄭宓的肩上。

  阿宓自然知曉,她們那麼多年的情分,她是喜是憂,阿宓怎會不知。

  她最懂她了。

  「倒不是不高興,不過是想起那御史上月才上表稱頌了聖明,昨日便指桑罵槐地諷我昏庸,只覺得我這皇帝做得好壞皆憑他們一張嘴罷了。」明蘇伏在鄭宓的肩上不大在意地說道。

  鄭宓聽她話語間似乎說得隨意,其實還是有些不高興的。

  「陛下是明君還是昏君,百姓說了算,國庫稅銀說了算,邊境將士說了算,這些年國富民安,邊境太平,民間提起陛下,人人稱頌,陛下不要在意區區御史說的話。」

  鄭宓一篇話,將明蘇安撫得恰到好處。

  明蘇想了想,又忍不住笑,笑得雙肩發顫。

  鄭宓也不知道好好說著話她為何又笑了,便推了推她。

  明蘇自她肩上起來,坐直了身,眼眸彎彎的,那雙清潤的眼睛裡便好似一江落滿了桃花的春水,清澈又纏綿。

  「我一聽你這般耐心地安慰我,想到阿宓喜歡我,心裡便歡喜得很。」

  鄭宓又無奈又心軟,她側首望著明蘇,明蘇眼中有著明亮的光,似乎不論過去多少年,她每回望向她時,眼中的光芒總是那樣璀璨。

  「那……」鄭宓沉吟,總想獎勵明蘇些什麼,思索了會兒,她問道,「明日休沐,陛下若得空,我們出宮去走走可好?」

  明蘇二話不說便答應了。

  她們也不是頭一回出宮。

  偶爾在宮中悶了,明蘇便會帶著鄭宓出宮去四處逛逛,逛得多了,京里京外風景秀美的去處,她們都去過了。

  有幾回還遇上了大臣,將大臣們嚇得滿身是汗,隔日便聯名上奏君子不立圍牆之下,陛下千萬不可隨意出宮。

  若欲心存叵測之人,有分毫損傷,他們這些為人臣子的便萬死難辭其咎了。

  明蘇口上應著好,回頭又不聽他們的,大臣們只好退讓,求陛下多帶些侍衛。

  這是自然的,即便他們不說,明蘇也帶足了侍衛。

  天氣熱得很,明蘇最是怕熱,走遠了興許染上暑氣,鄭宓便與她在城中遊玩。

  城中也有好去處,譬如那相國寺,香火鼎盛,行人如織,每月初一十五,寺中便會請有德高僧開壇講經,引來信徒無數。

  她們今日便去那裡,但卻不是去聽僧人講經的。

  高僧講經之時,走街串巷的小販與旅人便會聚集到相國寺外。久而久之,竟形成了廟會。

  廟會很是熱鬧,販賣之物也十分豐富,明蘇很愛去那處遊玩,時常買些文瀾殿中沒有的書籍,買幾支雕琢拙樸卻別出心裁的簪子贈與鄭宓,也買些玩物帶回宮去賜予明申。

  今日鄭宓又陪她去廟會玩,買了一盞小小的彩燈與她,明蘇很喜歡,親自提在手中,興沖沖道:「等入了夜便點亮。」

  她們玩了許多,還入相國寺嘗了素齋。

  直至黃昏方回宮。

  不想方才還陽光燦爛,這一會兒便烏雲四合,下起了暴雨,暴雨傾盆,雨傘無用。

  她們行至半道,只得尋覓避雨之所。

  玄過四下一看,喜道:「陛下,潛邸就在前頭,正可去躲雨。」

  明蘇順著他的目光朝前一看,果然前頭便是信國公主府,是她當年做公主時的府邸,她轉頭與鄭宓道:「我們去躲躲?」

  鄭宓心中便來了興致:「也好……」

  一行人便朝著公主府去。

  陛下即位前的府邸,府中自有專人看守。

  玄過上前去與那看守之人說了幾句,那人立即變了臉色,忙開了門,讓她們進去,又來向皇帝與太后行禮。

  明蘇沒想到遇了場雨,卻是湊巧到了她的潛邸,這幾年她從未回來過,又抬頭見陰雲厚重,這場雨不知下到何處去,時辰卻已不早了,便吩咐玄過道:「今夜在此歇一宿,明日再回宮去。」

  玄過應了是,忙去安排了。

  鄭宓站在明蘇身旁,往裡頭望了眼,前頭的格局是尋常府邸的模樣,只是格外大氣一些,前院也建得十分寬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