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傅月明卻正色說道:「你不知,明兒去到林家繡坊的,都是這徽州城裡有名望的人家。咱們商賈出身,本就矮了他們一頭,更不可在旁的上頭失了顏面,落人恥笑。我雖心底里並不願去湊這熱鬧,但既要去,那就不能在人前失了身份,叫人看不起。」小玉見她說的嚴重,連忙走去熏衣服。

  桃紅因知曉舊日裡那樁故事,走上來低聲問道:「姑娘是怕去了撞見林公子?此次是林姑娘相邀,又有這許多女客。想那林公子再如何放蕩不羈,也不至夾在這裡頭混鬧,姑娘委實不必太過擔憂。」傅月明說道:「我也想到此節,只是心裡總有些不大自在。若非如此,林家同咱們又沒什麼往來的,倒為什麼巴巴的打發人送帖子來請咱們去賞花?不是那件事的緣故,可當真說不通。」

  桃紅是個老實的性子,也想不出所以來,只說道:「即便如此,那麼些人看著,那林公子也未必做得出什麼來。船到橋頭自然直,姑娘也不必過於焦心,時候不早了,還是睡下罷。」傅月明聽說,問了時辰,已將起更了。一時也別無他法,便去睡了,一夜無話。

  翌日,曙光才射入羅緯,傅月明便已起身。粗粗洗漱了一番,小玉自灶上拿了早飯過來,草草吃過,便叫二婢侍奉著梳妝打扮。

  一時著裝已畢,她便往上房去別過太太。才踏出房門,便覺一陣寒氣撲來,今日果然變了天。小玉便說道:「好在昨晚上預備了,不然今兒可有的凍了。」

  走到上房,陳杏娘也一早起來了,見傅月明打扮得分外齊整,姿容十分艷麗,心裡也高興,叫她在房裡坐了,命冬梅上茶,又囑咐了些言語。

  二人說了一回話,外頭人便來報說:「鄭家娘子帶了姑娘已到門前了。」陳杏娘聽過,忙命快請。

  少頃,鄭三娘便帶了一妙齡女子姍姍而來。一進門來,她便滿面堆笑同陳杏娘見禮過。陳杏娘因要將女兒託付她照管,也格外殷勤,兩個婦人便你來我往,說了許多客套言語。

  傅月明立在陳杏娘身側,先不看鄭三娘,只抬眼打量鄭三娘身後那女子。見她不過二八年紀,生的一張小圓臉蛋,身量甚是高挑,容貌雖不甚美麗,卻是眉眼含情,甚為柔媚,一身鮮艷衣裳,首飾也擦得分外明亮,顯是有備而來。

  ☆、第七十三章 迷局

  傅月明看了一遍,便向那女子笑道,「玉姐姐好,幾日不見,姐姐出落的越發好了。站在姐姐跟前,我都要自慚形穢了呢。」

  此女乃是鄭三娘的嫡親女兒,閨名叫做紅玉,今年才過了十五歲的生辰,是傅月明女學中的同學。二人同在學裡時,交情是極好的。落後因傅月明得了一場病,傅沐槐夫婦不放心她外出,又覺她年歲逐漸大了,拋頭露面無甚益處,便不叫她去了。故而兩人也很有些時日不見,今日逢上免不得嘲戲一回。

  那鄭紅玉聽了這話,掩口一笑,說道:「妹妹這張巧嘴,就是這般能說會道。知道的說妹妹是盡讓自謙之詞,不知道的還道我輕薄狂妄呢。」

  陳杏娘見時候還早,要同鄭三娘囑咐些話,便同她們兩個說道:「你們到明間裡玩去罷,我同鄭家娘子有些話要說。」

  傅月明聞言,便將鄭紅玉讓進裡間,冬梅收拾了一張桌子,放了些乾果、軟糖等物,又沏了茶上來。鄭紅玉一路走來,略有些渴了,取了一盞在手上吃著,不住眼的打量傅月明,又笑道:「妹妹近來可好些?前回聽母親說起妹妹病了,我心裡焦的了不得,只說要來看看。只是身在閨中,由不得自己做主。」傅月明笑道:「一點子小毛病,都好了。前兒聽聞姐姐大喜了?」鄭紅玉臉上微紅,低頭不語,良久輕輕說道:「是爹媽給訂下的,是臨縣縣令家的公子。」傅月明微笑道:「也算門當戶對了,姐姐倒怎麼好似不大高興呢?」

  鄭紅玉低聲說道:「沒見過面,不知道他性情如何,人物怎樣,只知道他父親見做著個縣令,是十年前中的舉,家裡也算是個書香門第。」說畢,便停了停。傅月明笑道:「這樣的人家,教養出來的孩子想必差不到哪裡去,配姐姐也算盡配的過了。想必你家老爺太太也不會替你亂挑,姐姐放心就是。」鄭紅玉笑了笑,說道:「那就借你吉言了。」傅月明見她今日鬱鬱寡歡,大非往日所見那般談笑風生,心裡略有些奇怪。正打算問問,冬梅進來說道:「二位姑娘,太太打算起身了,催二位快出去。」

  兩人聞聲,便放了茶碗跟了出來。

  果然陳杏娘與鄭三娘正攜手在門邊立著,兩人臉上都笑盈盈的。一見二女出來,陳杏娘便拉著自家女兒的手,向著鄭三娘說道:「既是鄭家太太恁般說,那我就把月兒交予太太了。」鄭三娘也笑道:「你只管安心,凡事都在我身上,我包管把月兒好好兒的帶去,再好好的帶回來。」陳杏娘便向著傅月明說道:「這次出門,你凡事都要聽鄭家太太的話,不可任性執拗,失了禮數,叫人看笑話。」傅月明點頭說道:「女兒都曉得。」又向著鄭三娘福了福身,權作相謝。

  四人作別已畢,陳杏娘親送三人到大門上,眼看著三人上了車,車夫揚鞭啟程,漸漸遠去,方才進去。

  傅月明同鄭三娘、鄭紅玉坐在一處,那母女二人倒似是各懷心事,一路之上並沒什麼言語,倒是鄭三娘向她說笑了幾句,問些近來飲食安好等語。傅月明一一作答已畢,一時三人都沒話講,她便順著車窗簾子縫隙向外望去,只見這車去的甚快,街道兩旁店鋪行人急急向後退去。途徑恆興雜貨鋪時,卻見店鋪跟前立著兩三個人,正同店裡的夥計吵嚷,一個個面紅脖粗,幾欲動手,瞧那情形甚為激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