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至此處,她便向陳杏娘笑道:「母親,橫豎咱家也不缺那十五兩銀子,難得我看這丫頭甚是合眼。母親就當疼我這一回了,買與我罷。」陳杏娘正在踟躕不定,門上夏荷打起帘子,說道:「二姑娘來了。」便聽一陣裙子響,傅薇仙走了進來。

  傅薇仙入內,走到陳杏娘跟前,道了萬福,立在一邊。陳杏娘說道:「今兒替你買幾個丫頭,你瞧瞧可中意麼?」那劉婆子忙又將這兩個大丫頭的來處述說了一番。傅薇仙聞言,向堂內掃了一眼,望見那在角落裡站著的小丫頭,便說道:「敢問母親,那丫頭是個什麼來歷?」陳杏娘是實誠的人,並不相瞞,據實相告道:「那是你姐姐要的,原本添個丫頭也不算什麼。只是劉婆子要的身價銀子,也忒貴了。」傅薇仙聽了,淺淺一笑,向著傅月明說道:「咱們這樣的人家,如何能養這許多人口。太太屋裡有老爺,也不過才三個丫頭罷了。姐姐就是姐姐,一個人也敢使三個丫頭,我是不敢比的。」傅月明聽這話暗含譏諷,也不相惱,只向她淺笑道:「妹妹這幾日懂事了,知道你與我是不能比的。」傅薇仙被這話嗆了,紅了臉,礙於人前,又不好發作,只得立在一邊不做聲。

  陳杏娘聽她說及什麼「這樣的人家」,心裡甚惱,當即說道:「咱們這樣的人家怎麼了?短了你的衣食還是用度?整日裡說話道三不著兩的,也不知田姨娘是怎麼教的!還不過到一邊去!」兩句話斥退了傅薇仙,又向劉婆子道:「這丫頭就留下罷,該多少銀子,一會兒給你。」劉婆子自是樂得應承,又問另兩個丫頭。陳杏娘又喚了傅薇仙上前,問道:「你若中意,便買了。不然,就再等等。」說著,又道:「我瞧這個小的倒好,那個大的……」還不待她說完,傅薇仙趕忙道:「我看這兩個丫頭就很好,就定了罷。太太每日裡事情也多,不必為這些許小事忙碌。」陳杏娘說道:「那個大的嫁過人了,給你使,怕不大合適。」傅薇仙笑道:「嫁過人,那有什麼。既是嫁過人了,必是凡事都通曉的,比那嬌嬌怯怯甚事都不知的小丫頭子強些。」陳杏娘見說,只道:「橫豎是給你使,你覺著好就是了。」話罷,又與那劉婆子砸殺一頓價錢,讓夏荷自房裡取了三十兩銀子與她。又說道:「好一段時日不見王姑子了,那禿歪剌在外頭又做什麼好事來?我要尋她念幾卷經,你見了她,叫她過來。」

  劉婆子一雙烏黑眼睛見了白花花的銀子,連忙雙手接了過去,又說道:「太太放心,得我見她時,必說她的。」言畢,便千恩萬謝的去了。

  陳杏娘將這三個丫頭叫到跟前,教訓了一頓,又給三人改了名字,那個最大的,起名叫蕙香,中間那個喚作蘭芝。最小的那個,就隨口叫了個小玉。一番事畢,方才叫兩個女兒各自領人回房。

  待出門之際,傅月明向傅薇仙微輕聲微笑道:「還多謝妹妹適才在母親跟前說的那幾句話,不然母親可未必應允買這丫頭與我呢。」傅薇仙睨了她一眼,亦笑道:「姐姐自管得意,休要一時錯了腳!咱們且慢慢兒地走著瞧罷。」說著,便揚長而去。

  傅月明同陳秋華回歸房內,叫桃紅向荷花借了幾件衣裳,與小玉換了。這小玉人雖不大,卻很是聰明機敏,在屋裡趕著桃紅、綠柳叫姐姐,乖覺甜淨,不拿強拿,不動強動。傅月明心中有事要問,但覺初來乍到的,不好張嘴,又當著陳秋華的面,索性暫且作罷,只待日後熟了,慢慢套問。

  午後,吃過午飯,傅月明與陳秋華二人在屋裡歇了中覺,一齊到小書房裡上學,桃紅與纂兒捧茶相隨。

  二人到得書房內,季秋陽正在堂上立著,兩人上前與他行過師生之禮。傅月明見他今日穿著一件青色長衫,正是前日家中相贈,更顯得長身玉立,秀雅脫俗。不覺面上微紅,轉了頭去。那陳秋華卻面色甚冷,不言不語。季秋陽見她二人到來,便請她們進入裡間。原來此處門邊擺著一扇屏風,後頭是兩處座椅,正好將前堂隔斷,也算是個男女有別。

  傅月明心中微有失意,又不敢讓陳秋華瞧出,只強打了精神聽季秋陽講書。

  今日季秋陽所講,乃是《女德》前三課。於這書,傅月明早在上世年聽夠了,眼下只不過是聽他話語自那屏風後頭綿綿而來,心裡倒也愜意。季秋陽講了半個時辰,正待叫書童上茶,陳秋華卻忽然張口道:「敢問先生,我有個對子,只得個下半聯,先生可能對出麼?」說畢,便不管不顧的念道:「嬌杏春暖,卻沐十里*。」傅月明不防此變,聽得怔怔的,卻不知季秋陽如何作答?

  ☆、第二十八章 勾搭

  季秋陽在屏風外頭,聽了陳秋華的言語,一時並沒發話。傅月明微覺尷尬,便向陳秋華低聲說道:「妹妹,咱們好好的聽先生講書。妹妹這樣,豈不令人笑話?」陳秋華卻不睬這話,只向屏風外頭輕聲笑道:「聽聞先生是貢生出身,想必有幾分真才實學。但先生若是連小女子這半聯對子尚且對不出來,那莫非先生這貢生的位子是白來的不成?」

  傅月明眼觀此態甚覺無禮,又聽她譏諷季秋陽,心中惱怒。待要張口駁斥,卻聽季秋陽在外朗聲念道:「寒梅影疏,盡對一窗風月。」傅月明聽了這半幅對子,心中一動:她樓後長有兩株好梅花,正對著窗子。臘月時節,花開極艷。上一世,季秋陽曾向她戲語道:「樓外紅梅,樓里明月,如此嬌容對彼嬌姿,風月絕佳。」今聽季秋陽對出這幅對子,雖明知不過為對仗之故,卻仍不禁憶起了些舊事,一時不曾言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