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務府再奏:「奴才奉上諭,令貴妃娘娘冊封之用儀仗、金寶、金冊皆已妥當,旗、扇、傘、輿比照皇后娘娘冊封嫻貴妃時所用規制預備,欽天監初定本月二十五日上吉,恭請萬歲爺示下!」

  皇帝差點兒沒憋的餘毒復發,這要是換個人來奏事,就憑這份沒有眼力的勁頭,隨便安插個罪名就丟到寧古塔掃大街去了,眼下卻不成,奏事的內務府總管是他的小舅子兼親家。

  「知道了!」皇帝憋了半天沒想到合適藉口,到了兒還是把老娘架出來做擋箭牌,「皇太后心中不虞,冊封之事押後再議。」

  「嗻」訥里心道:您這是耍著我們玩兒呢!

  想是這樣想,訥里又不是令貴妃的弟弟,當然不會上趕著給長春宮起鬨抬花轎。

  緊隨其後,皇帝頒布了四道任免詔書。

  第一,免宗親王永璽禮部差使,入職軍機處,協理征伐緬甸、會戰金川等軍政事務;

  第二,著嘉親王永珏入兵部學習,仍兼侍衛處差使;

  第三,著皇十子永珹入工部學習、端親王永璂入禮部學習;

  第四,加太保四格欽差大臣銜,補授文華殿大學士,准入軍機、參理朝政。

  同時,在南巡途中革職流放的阿永阿被召回朝中,官降三級,留刑部聽用。

  寒苓卻沒空理會後宮的見風轉舵行為,她在主持兩個兒子的搬家工作。

  永璂的婚期尚未確定,寒苓的意思,他暫時可以搬物不搬人,趕等大婚前直接拎包入住,在王府娶媳婦也不算為時過晚;因此,本次搬家的重點關照對象是永珏。

  永珏的府邸,起頭就是比照和碩親王規制修建,按照皇帝老子的意思,直接把潛邸(昔日的寶親王府)賞賜給他,寒苓提著兒子的耳朵要求他堅決辭讓,內務府這才多了一項重修王府的預算。

  即便如此,乾隆爺還是用實際行動把「偏心」兩個字寫到了臉上。

  「嘉親王開府,除定例二十三萬兩白銀,應著內務府預支十年俸祿供給用度,又有皇孫、皇孫女養育,俸銀祿米仍應照常撥付。」寒苓看的一頭霧水,「什麼叫預支俸祿?什麼叫照常撥付?」

  永琪笑道:「這是皇阿瑪找的由頭,怕九弟受委屈,想法子貼補他呢!」

  「他還委屈,給他梯子能踩著上天了。」寒苓斜了永琪一眼,「不過有一條他比你強,我的話,他是說聽就聽,說不聽就不聽,不像你,瞧著聽話,主意跟永璽一般大,對我是一味的敷衍,轉過頭去,想幹什麼還幹什麼!」

  永琪賠笑道:「兒子冤枉,皇額娘的教導,兒子從來都是放在心上的。」

  寒苓搖了搖頭:「我的話你能不聽,你額娘只有你一個兒子,綿憶才三歲,不為自己想,你就不為他們想嗎?」

  永琪訕笑道:「兒子有數的。」

  「我倒願意信著你是有數的,可惜主子娘娘從來就不是閒操心的人!」愉妃扶著宮女搖搖而至,福身行禮後方與寒苓說道,「永琪惹您生氣了?臣妾正窩著火呢,二十幾歲的人了,只綿憶一根獨苗苗,就這麼著,上月還差點兒被他後院狐媚養的狸貓撲到石頭尖兒上去,兒子大了不受管束,臣妾要追究,他還護短,幾時氣的臣妾閉眼他就稱心如意了。」

  「還有這樣的事?」寒苓把手中的上諭還給永琪,因向愉妃說道,「你就不要躲懶了,後頭教老五家的把綿憶送進來,也是和你做個伴的意思。」

  「這可使不得!」愉妃再是激動也不能輕易應允,「連綿忻阿哥都要搬出皇宮去,綿憶怎麼能搬到宮中居住呢?這也不合規矩!」

  「什麼規矩不規矩的,七丫頭還沒消息,她要生了孩子,我還想做主抱給婉妃教養呢!」寒苓看向永琪,「你還不樂意麼?」

  永琪忙道:「這是綿憶的福分。」

  寒苓隨口囑咐:「你回去,用薏苡仁、綠豆、赤小豆、生甘草拿水煮爛,除了鹽什麼都不要添加,一日三頓給我吃豆喝湯,房事戒了,兩個月後看看再說。」

  永琪羞的面紅耳赤:「兒子記下了。」

  「你們弟兄,個個不能教我放心。」寒苓嘆息道,「永璜雖然走的早,好歹留下了兩個兒子,眼瞅著就該開枝散葉了,永璋一子二女,永璽兩個兒子,永琪只站住一根獨苗,永瑢好歹生下了嫡長子,永璇那兒還沒消息,都是康熙爺的子孫,你們差的也忒遠了一些。」

  「許是天意,終究不能強求。」愉妃刻意轉移話題,「您打發人去鈕祜祿家了?」

  「嗯!」寒苓站起身來,「搬的差不多了,教永琪在這兒看著,咱們去穎嬪宮中坐坐吧!」

  「皇后娘娘吉祥,給愉妃姐姐請安!」穎嬪還有些納悶:這兩位不是在看嘉親王搬家嗎?怎麼有心思串到自己宮裡來了?

  「起來吧。」寒苓笑道,「方在重華宮坐的口渴,我和愉妃商議,來討你一碗奶茶喝。」

  穎嬪趕忙打發宮女奉茶,等寒苓入殿升座,這才向二人笑道,「後宮姐妹不少,也只皇后娘娘與愉妃姐姐有此口福,吃得出嬪妾宮中奶茶的美味。」

  三人一面吃茶一面敘話,等到茶過三盞,寒苓忽然向穎嬪說道:「我有件事要與你商量。」

  穎嬪微微一怔:「請主子娘娘吩咐。」

  寒苓端起茶盞來:「和卓氏獲罪,儲秀宮無人主事,我想讓你搬過去管一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