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龍顏大怒,申飭眾臣「不明內情、枉斷是非,記忽私恩,耽於大義」,當場殺雞儆猴,把根基最淺的刑部尚書阿永阿革職流放,扔到黑龍江去鏟雪,其餘三人全都遭受到了革職留任、降級敘用的處分。

  阿永阿由筆帖士入仕,所以能做到一部首腦,本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也確實是跟永璽走動較多的大臣之一,前幾年阿永阿的老母因一時不慎摔斷腿骨,皇后曾經親自賜藥助以康復,這也是聖旨中提及「私恩」的出處所在,如今受累「祥瑞」,成了捍衛皇權的政治犧牲品。

  成霜看著立於船檐之下失神觀雨的寒苓,躊躇著上前說道:「主子,這場雨來的不是時候,也不知道宗親王的坐船是不是被動過手腳。」

  「嗯。」寒苓並未回頭,「前頭動靜不小,難道又有什麼祥瑞之事發生嗎?」

  成霜猶豫了一下,因向寒苓回道,「皇上降詔,晉封令妃娘娘為令貴妃,禮部和內務府已經接到了回京後舉行冊儀的上諭——」

  「令貴妃!」寒苓眯了眯眼,「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  警報:女主要下手了!

  ☆、182

  二月底,御駕抵達蘇州,寒苓受了風寒、永璽閉門思過,娘兒倆留在州府行宮,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由著皇帝母子各地遊覽、隨處消遣。

  然後,皇帝活蹦亂跳的出去、半死不活的給抬了回來。

  寒苓正服藥,御前總管太監李玉連滾帶爬地闖進內殿來:「主子娘娘、主子娘娘,出事了、出大事了!」

  「身為內監、莽莽撞撞、成何體統!」寒苓揚了下手,「怎麼回事?天塌不下來,你慢慢說!」

  李玉咬住一口氣回道:「主子娘娘,萬歲爺遇刺了!」

  「啪!」寒苓手中的湯碗應聲而落,「什麼?」

  皇帝確實遇刺了,但行刺的兇手並非是民間盜客,更不是所謂反清武裝,而是一個所有人都不曾預料到的對象—容嬪。

  簡而言之,皇帝帶兒女嬪妃奉著皇太后游賞蘇州園林,眾人興致正濃,容嬪忽然翻臉,摸出一股金釵就給站在自己斜前方,背身觀望湖景的唯一靠山來了一下。

  這種變故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皇太后當時就嚇暈過去,幸而有和親王隨駕,亂局之中主持侍衛宮人將太后母子抬回了府衙行宮。

  與受驚過度的皇太后相比,受傷受驚且落水的乾隆皇帝明顯要悲觀的多。

  「滾開!」攆走「頭疼」的御醫,真正頭疼的寒苓上前把問脈息,「皇上中毒了?」

  御醫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皇后娘娘聖明!」

  隔壁的皇太后甦醒過來後立刻要去看皇帝兒子,侍疾的和親王趕忙寬慰:「太后放心,皇后娘娘已經過來了。」

  皇太后不聽:「我要去看著皇帝。」

  「皇額娘!」和親王抿了抿嘴唇,「皇上危在旦夕,請皇額娘保重自己、主持大局!」

  皇太后還沒糊塗:「弘晝!」

  和親王苦勸:「皇額娘,皇上遇刺,人心惶惶,當次危難之際,只能請皇額娘頒降懿旨,好歹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去,等皇上大安好再說別的事。」

  皇太后默然無語。

  和親王又道:「皇后賢德,必為皇上全力以赴,您若此時不忿,上負列祖列宗,下愧皇兄孝義,皇阿瑪在天有靈,必然怪咎皇額娘不識大體,請皇額娘審慎明察。」

  皇太后只好應承:「教他們擬了旨來,我用印。」

  兒子既然不夠用,寒苓自然要拿女婿湊數,皇太后降下「因皇帝偶染時恙,現需臥病調理,由宗親王永璽總攝政務」的懿旨。四額駙伊犁被大舅哥兼大表哥調去做幫手,七額駙福隆安則被留下,引著一隊侍衛監管內苑。

  「這是什麼?」當此危急時刻,皇太后對皇后兒媳半是依賴、半是提防,瞧見寒苓從木匣中取出一隻水晶冰蟾,立刻就警醒了起來。

  寒苓淡淡說道:「昔日大軍征定天山,兆惠進貢天山三寶,這隻冰蟾是療毒異物,早時未曾用它,幸而隨身攜帶,到了今日,少不得要借重一回了。」

  皇太后大急:「先教太醫看看,找人試試也成。」

  寒苓「哼」的一聲:「要不咱們先等等?說不定容嬪能起死回生、或是審訊宮人有所收穫,查到救命的良方也未可知。」

  愉妃趕忙上前:「太后,主子娘娘自有分寸,咱們就不要再給她添亂了。」

  穎嬪瞥了令貴妃一眼,斜著眉毛冷笑道:「貴妃娘娘,您跟容嬪走的最近,容嬪膽大弒君,您難道不曾看出半點兒端倪嗎?」

  令貴妃白了臉:「穎嬪,你是什麼意思?」

  「你說我是什麼意思?容嬪進宮不是一天兩天了,我記得早先皇后娘娘還奉旨教導過她禮儀呢,怎麼從前都是好好的,你貴妃娘娘把人拉攏過去,就變成殺夫弒君的逆賊了呢?嬪妾倒要問問,貴妃娘娘敢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嗎?」皇后剝奪了令貴妃對九公主的撫養權,轉而交給穎嬪,穎嬪本來就跟皇后站在一邊,對令貴妃頗有防備之心,後來皇后失寵,令貴妃與最得寵的容嬪形成掎角之勢,穎嬪要不擔心才是見鬼!尤其是近兩天,令妃變成令貴妃,四妃之位空缺其一,根據確切的小道消息,皇帝和皇太后內定了容嬪補缺,這就直接侵犯到了穎嬪的利益(穎嬪為六嬪之首),她現在不作為,將來做了冷宮太妃就更不值得同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