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五旬天子為了證明自己年富力強,對地方的「孝敬」都會賞臉笑納;青春正盛的宗親王卻是例外,跟著皇父出巡多年,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他「老人家」是出名的水潑不進、油灑不透,暖床的丫鬟也沒收納一個——宗親王福晉當然漂亮,可如今的皇后娘娘當年也是旗人中拔了尖兒的絕頂美人,也沒見皇帝為此對皇后專寵椒房,再則說,他們家也沒有專情的基因啊!(號稱鍾情海蘭珠的皇太極,納了海蘭珠後至少和其他妃嬪生下六子六女;為董鄂妃要死要活要出家的順治帝,在愛妃病重期間照樣跟其他妃嬪生兒養女)
不管怎麼說,永璽的自律為他加了不少分數,也正因為如此,弘曆對他的不滿仍然在累計疊加的過程之中。
寒苓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卻不能攔著兒子不讓上進,她總不能這樣跟永璽說:你有空閒,不要抱著圖書不放,不要把自己當武卒,聽聽小曲兒、喝喝花酒、擴充一下後院規模都行,何必以皇子之尊,去過苦行僧的生活呢?
御船過了山東,永璟跑來跟寒苓咬耳朵:「額娘,當官的說『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四哥也太無趣了,在京城也就罷了,除了讀書騎射,不見他有旁的愛好,這都下江南了,還是如此古板,早起我去找他,您猜他在幹什麼?竟然在學習洋人文字,什麼拉丁文、法蘭西文,有板有眼的——他是和碩親王,怎麼幹通譯的活兒呢!」
「他要跟你似的,我就該哭了。」寒苓刻意轉移話題,「你六姐還暈船嗎?」
本次南巡有和晴、和宜、和明三位公主隨駕,和明公主自不必說,和晴公主是皇太后養大的,又是皇后的侄媳婦,她們兩個沒有受委屈的可能,和宜公主是沒娘的孩子,寒苓就得多關照她幾分,永璟與和宜公主最親,有空沒空都去跟前晃上一晃,主觀是陪姐姐聊天,客觀上卻起到了震懾下人的作用。
「吃了您的藥,已經好多了。」永璟解釋道,「六姐要來謝恩的,兒子給攔了,如今已經睡下,晚膳後再過來向您請安。」
寒苓點了點頭:「那就好。」
永璟猶豫了一下,因又說道:「額娘,兒子還有件事兒想辦。」
寒苓微微一怔:「你說!」
「額娘——純額娘的老家就在江南,蘇家的舅舅已經返回原籍居住,兒子想代純額娘去看看他們,順便給郭羅瑪法掃掃墓也是好的。」
寒苓搖了搖頭:「你的孝心很讓額娘感動,可你能祭掃的墓地,只有大清朝列祖列宗的皇陵。」
永璟懇求道:「那——那我只去看看就好,只當是為額娘——為純額娘回到家鄉走走看看——」
「這是應當的。」寒苓招了招手,把永璟拉到跟前,「額娘欠純懿貴妃的恩情,這輩子是還不清了,你想的很周到,今後不但要與你三哥六哥守望相助,更要善待蘇家後裔,讓你純額娘在九泉之下再無牽掛。」
永璟正色答應:「兒子明白。」
孝行孝道肯定是需要鼓勵的,在永璟的請求下,皇帝於皇后千秋後降旨,命皇六子永瑢、皇十三子永璟、和碩公主額駙布彥嗒齎前往純懿貴妃原籍,督促地方修繕蘇家祖宅墳塋。
永瑢三人離開後不久,御船發生了一件將永璽推到風口浪尖之上的祥瑞事件。
這起祥瑞事件的官稱叫做「白魚躍龍舟」。
皇帝南巡,船隊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當然了,上千艘大船都是為核心部分的□□只樓船所服務的。
九座龍舟中,除中間一隻是輪值宮人和後勤供應的樓船,前面四隻分別是皇帝、皇太后、皇后、宗親王的坐船,後面四隻,依次是諸妃嬪、諸皇子、諸公主、諸宗親的坐船。
二月下旬,龍舟自京口渡江,數十條水魚跳出江面咬合永璽的坐船,其中竟有一條白魚拔高躍起,直挺挺落到了永璽父子面前。
同樣的事在三千年前也發生過,主人公是興兵伐紂的周武王姬發,在此後不久,姬發取代帝辛成為了公認的人皇天子。
這條魚如果跳在皇帝的坐船上,那指定會皆大歡喜、普天同慶,問題在於,永璽還不是皇帝。
外臣只知道皇帝與宗親王父子情深(宗親王是襁褓太子,仗著有個寵冠後宮的親媽,甚至一度PK掉了名分上更有優勢的元後嫡子永琮),哪裡能管得了許多?天上開始飄落的小雨都未能澆滅眾人山呼的熱情,「萬歲千歲」此起彼伏,生恐沒把自己的一片忠心表露出來。
永璽吩咐把跳到自己跟前的白魚送去御膳房料理,然後當做孝敬送給皇父添菜,中間被寒苓截胡,親手烹調後送到了御船之上。
當著寒苓母子與賜宴群臣的面,弘曆吩咐貼身太監李玉:「丟給皇太后養的貓吃吧。」
整個筵席的氛圍由此可知。
這件事還沒完。
到了次日,皇帝嚴旨斥責宗親王「自恃天賦、深忤父意、蓄亂家法、所習左道,稟亂政之心、懷悖祖之志!長此以往,必難托以基業大事。」
皇帝沒有預料到,此舉引發了隨駕大臣的極大反彈。
各部院堂官分兩班輪值,當日在場的吏部尚書陳宏謀、兵部尚書託庸、刑部尚書阿永阿、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李玉鳴集體上疏,認為宗親王「資質優殊、仁孝友悌、博聞精幹、禮賢下士,縱然略有不足,亦可教導改正,實為皇子中最優人選」,從明面上抵制了皇帝對宗親王的尋釁之舉。
不管怎麼說,永璽的自律為他加了不少分數,也正因為如此,弘曆對他的不滿仍然在累計疊加的過程之中。
寒苓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卻不能攔著兒子不讓上進,她總不能這樣跟永璽說:你有空閒,不要抱著圖書不放,不要把自己當武卒,聽聽小曲兒、喝喝花酒、擴充一下後院規模都行,何必以皇子之尊,去過苦行僧的生活呢?
御船過了山東,永璟跑來跟寒苓咬耳朵:「額娘,當官的說『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四哥也太無趣了,在京城也就罷了,除了讀書騎射,不見他有旁的愛好,這都下江南了,還是如此古板,早起我去找他,您猜他在幹什麼?竟然在學習洋人文字,什麼拉丁文、法蘭西文,有板有眼的——他是和碩親王,怎麼幹通譯的活兒呢!」
「他要跟你似的,我就該哭了。」寒苓刻意轉移話題,「你六姐還暈船嗎?」
本次南巡有和晴、和宜、和明三位公主隨駕,和明公主自不必說,和晴公主是皇太后養大的,又是皇后的侄媳婦,她們兩個沒有受委屈的可能,和宜公主是沒娘的孩子,寒苓就得多關照她幾分,永璟與和宜公主最親,有空沒空都去跟前晃上一晃,主觀是陪姐姐聊天,客觀上卻起到了震懾下人的作用。
「吃了您的藥,已經好多了。」永璟解釋道,「六姐要來謝恩的,兒子給攔了,如今已經睡下,晚膳後再過來向您請安。」
寒苓點了點頭:「那就好。」
永璟猶豫了一下,因又說道:「額娘,兒子還有件事兒想辦。」
寒苓微微一怔:「你說!」
「額娘——純額娘的老家就在江南,蘇家的舅舅已經返回原籍居住,兒子想代純額娘去看看他們,順便給郭羅瑪法掃掃墓也是好的。」
寒苓搖了搖頭:「你的孝心很讓額娘感動,可你能祭掃的墓地,只有大清朝列祖列宗的皇陵。」
永璟懇求道:「那——那我只去看看就好,只當是為額娘——為純額娘回到家鄉走走看看——」
「這是應當的。」寒苓招了招手,把永璟拉到跟前,「額娘欠純懿貴妃的恩情,這輩子是還不清了,你想的很周到,今後不但要與你三哥六哥守望相助,更要善待蘇家後裔,讓你純額娘在九泉之下再無牽掛。」
永璟正色答應:「兒子明白。」
孝行孝道肯定是需要鼓勵的,在永璟的請求下,皇帝於皇后千秋後降旨,命皇六子永瑢、皇十三子永璟、和碩公主額駙布彥嗒齎前往純懿貴妃原籍,督促地方修繕蘇家祖宅墳塋。
永瑢三人離開後不久,御船發生了一件將永璽推到風口浪尖之上的祥瑞事件。
這起祥瑞事件的官稱叫做「白魚躍龍舟」。
皇帝南巡,船隊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當然了,上千艘大船都是為核心部分的□□只樓船所服務的。
九座龍舟中,除中間一隻是輪值宮人和後勤供應的樓船,前面四隻分別是皇帝、皇太后、皇后、宗親王的坐船,後面四隻,依次是諸妃嬪、諸皇子、諸公主、諸宗親的坐船。
二月下旬,龍舟自京口渡江,數十條水魚跳出江面咬合永璽的坐船,其中竟有一條白魚拔高躍起,直挺挺落到了永璽父子面前。
同樣的事在三千年前也發生過,主人公是興兵伐紂的周武王姬發,在此後不久,姬發取代帝辛成為了公認的人皇天子。
這條魚如果跳在皇帝的坐船上,那指定會皆大歡喜、普天同慶,問題在於,永璽還不是皇帝。
外臣只知道皇帝與宗親王父子情深(宗親王是襁褓太子,仗著有個寵冠後宮的親媽,甚至一度PK掉了名分上更有優勢的元後嫡子永琮),哪裡能管得了許多?天上開始飄落的小雨都未能澆滅眾人山呼的熱情,「萬歲千歲」此起彼伏,生恐沒把自己的一片忠心表露出來。
永璽吩咐把跳到自己跟前的白魚送去御膳房料理,然後當做孝敬送給皇父添菜,中間被寒苓截胡,親手烹調後送到了御船之上。
當著寒苓母子與賜宴群臣的面,弘曆吩咐貼身太監李玉:「丟給皇太后養的貓吃吧。」
整個筵席的氛圍由此可知。
這件事還沒完。
到了次日,皇帝嚴旨斥責宗親王「自恃天賦、深忤父意、蓄亂家法、所習左道,稟亂政之心、懷悖祖之志!長此以往,必難托以基業大事。」
皇帝沒有預料到,此舉引發了隨駕大臣的極大反彈。
各部院堂官分兩班輪值,當日在場的吏部尚書陳宏謀、兵部尚書託庸、刑部尚書阿永阿、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李玉鳴集體上疏,認為宗親王「資質優殊、仁孝友悌、博聞精幹、禮賢下士,縱然略有不足,亦可教導改正,實為皇子中最優人選」,從明面上抵制了皇帝對宗親王的尋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