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娘見諒,只是今日小姐已出來許久,再逗留下去皇后娘娘怕是要派人出來尋了,故而不便再耽擱。」

  淑妃聽著掃他一眼,倒也允了,「即是如此,你便去罷,若教你因本宮而受了皇后娘娘的責罰,倒是本宮的不是了。」

  「多謝娘娘體恤。」

  晏七回過了話,低垂著眸看扶英一眼,便從她手中拿過風箏線一把扯斷,拉著她往行道上走,沒走兩步,卻仍聽見身後王美人風涼道:「娘娘可真是良善心腸,那般吃裡扒外的奴才也就擱您這兒才能得個好臉,若是嬪妾的奴才,真是打死都不為過,哪兒還......」

  「你胡說什麼呢!」

  她那廂話沒說完,扶英陡然一把甩開晏七的手,轉身沖回去幾步,抬手指著王美人怒道:「明明是她自己嫌棄晏七傷了手,先不要晏七的,哪有你說得吃裡扒外,你再敢胡說,我定要教人撕爛你的嘴!」

  王美人倒真教她突如其來這麼一下子給嚇著了,臉上紅一塊白一塊,一張巧嘴闔了闔,竟是沒找著什麼能說的言語。

  但那話里說到了淑妃的痛腳,敏欣自然要跳出來忠心護主,「二小姐這話請恕奴婢辯駁一句,當初罰沒晏七至西經樓的可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既然說他有罪,我們主子又豈敢再召他回來?」

  她說著瞥一眼晏七,話說得意有所指,「如今瞧著倒是他因禍得福攀上高枝了,若論起來,當初處置他的是皇后娘娘,如今抬舉他的依然是皇后娘娘,左不過一個奴才,皇后娘娘若是喜歡,派個人來知會一聲,我們主子也沒有不能忍痛割愛的道理,何必繞那麼一大圈子先罰後賞做給眾人看呢!」

  這話真教是說順了嘴,一時都忘了把門兒了。

  淑妃當即變了臉色,忙扯著她胳膊往後拉了一把,朝著扶英勉強扯出個笑,正想說什麼,便聽得一旁行道樹影處有人曼聲問了句:「這些話,都是你主子教的?」

  第26章

  那聲音清冷似冰, 當真如同一瓢涼水當頭澆在了敏欣身上, 澆熄了她咄咄逼人的氣焰,也澆得她遍體生寒。

  晏七隨著眾人聞聲轉身望過去, 也隨著眾人齊齊拜倒下去, 「奴才參見皇后娘娘。」

  「阿姐......」扶英才瞧著皇后陡然便覺得委屈的很了, 小跑了幾步過去拉著皇后的手, 先癟嘴控訴了句:「她們方才合起伙來欺負我和晏七!」

  一句「她們」便是將在場的一個都沒放過, 方才明明被她嚇得臉上紅一塊白一塊的王美人,這會子還未等回過勁兒, 再一聽這話,更氣成了青色。

  「二小姐您這是說得哪裡話, 嬪妾幾人何時欺負過您吶, 不過說了那奴才幾句, 您縱然回護著那個奴才, 也不能當著皇后娘娘的面冤枉嬪妾幾人吧!」

  「怎麼沒有!」

  她會梗著脖子狡辯, 扶英也會, 朝她仰起下頜,話說得斬釘截鐵,「我是堂堂承國公府的二小姐,你卻將我貶成了不知道哪裡來的小宮女, 你敢說,方才那話不是你說得,嗯?」

  「我......」

  她怕是真被氣急了,一開口竟連尊卑有別的自稱都忘了, 粟禾在一旁聽著,沒給她再多說一個字的機會,厲聲斥了句:「放肆!皇后娘娘跟前豈容你以下犯上!」

  王美人也不是第一回 見粟禾老妖婆平日一貫作威作福的模樣,回回都得咬碎了銀牙和血吞,心中雖恨極了,面上也只得低眉俯首下去,「嬪妾知錯,當時風大,嬪妾未能看清楚二小姐,一時出言不慎,還望皇后娘娘恕罪。」

  這等小事犯不上皇后親自發落,沒得自折了身份。粟禾心中明白,瞥一眼王美人,勸誡道:「娘娘眼睛不好就別整日在外頭胡亂晃悠,回去尋個太醫好好瞧瞧,省得回頭落下個有眼無珠的病根子,再衝撞了皇上,那可就不好了。」

  這話才說完,扶英聽著「有眼無珠」四個字便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晏七在她旁邊立著,忙朝她暗暗比了個手勢,示意她稍克制些。

  扶英倒也不惱,飛快朝他吐了吐舌頭,低著頭兀自偷樂去了。

  那廂王美人實實在在又碰一鼻子灰,鐵青著一張臉福了福身,便領著婢女快步往行道上去了。

  程修儀自然能瞧見眼下這局面不善,扯著嘴角笑了聲,便也尋了個由頭向皇后告退回去了。

  此二人一走,便就只剩下淑妃與敏欣主僕二人,淑妃思索著想開口緩解幾分,皇后卻未理會她,只瞧著敏欣,「方才你說,本宮為召晏七進棲梧宮,繞了個「先罰後賞」的大圈子,但當日他牽連寧歲宮之事,本宮罰他,罰之有理,可那賞,本宮倒是不知為何而賞,不如你且說與本宮聽聽。」

  這可教敏欣如何敢說,寧歲宮當初折了一位宮妃一位皇嗣,事關重大,人人都認定是這位皇后娘娘做的,偏偏最後禍源香粉卻從淑妃這頭查了出來,一場你推我搡的審查後,最終落在了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內官頭上。

  可如今才不過幾個月,那小內官倒是因禍得福搖身一變成了棲梧宮的奴才,皇后不會無緣無故抬舉一個毫不關己的下人,這其中干係,怎能不教人多想。

  話說到這份上,晏七聽著亦是心驚,他此前並未意識到自己進棲梧宮一事竟會給皇后招來眾人如此的猜忌。但他想皇后定然是早已料到了,否則也不必等到西經樓關閉那日,他已至絕境當真毫無出路之時才派人前來傳口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