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廂話音方才落下,扶英隔著一方小木幾朝皇后依依喊了聲,「阿姐......」隨即眨眨眼睛,意思不言而喻。

  皇后側目看了眼殿中的晏七,便交代下去,「他現下手上有傷也不便做別的,既然阿英喜歡,就先在偏殿伺候阿英讀書吧,其餘的你酌情安排即可。」

  她親自指明了去向,晏七在這棲梧宮裡便算是真正安定下來了。

  那著實是個極為輕省的差事,陪扶英讀書,又或是陪她玩樂,那是個心地純良的女孩兒,從不刻意為難宮人。

  扶英每日辰時用過早膳後會在偏殿書房讀書到巳時末,期間晏七都需隨侍在一旁,端茶遞水筆墨紙硯是他伺候,凡書中有何不懂之處也還是他講解。

  起初皇后每日都會來查看幾回,聽他口中所講解的並無錯漏,漸漸也就來的少了。

  至下半晌時,皇后若無事,多數會在暖閣教扶英些琴棋書畫刺繡女紅等等,若恰逢皇后事務繁忙,小丫頭得了空便喜歡往御花園去,或是找人踢毽子、放風箏、盪鞦韆......再亦或是在假山里同幾個小宮女玩兒捉迷藏諸如此類,她的玩兒法總是層出不窮。

  晏七不必做什麼,只安靜侍立在一邊看顧著她即可。

  沒料到如此才不過半月,一日午膳時,小丫頭卻噘著嘴當他的面朝皇后告了他一狀,「阿姐,他是不是你派來監督我的,傷了手不能做影子戲給我瞧便罷了,可為什麼伺候我讀書還總一板一眼的像個老夫子,也從來不陪我玩兒,一點兒都不像以前那個有趣的晏七了! 」

  皇后聞言含笑瞧了她一眼,「或許是他原本就沒有你想的那般有趣,只是你錯怪了他的本性呢?」

  「嗯?」扶英長長疑惑了聲,反駁道:「可他明明會講那麼多有趣的故事,怎麼會不是個有趣的人呢?我不信!」

  這就是認定了一準兒是皇后交代過晏七這般了......皇后聽著無奈得很,「那他既然不合你心意,我便重新換個人伺候你,行嗎?」

  話說到這兒她卻更不願意了,搖搖頭說不行,鼓著臉瞥一眼旁邊的晏七,他會意,忙出聲兒打圓場,「小姐先與皇后娘娘用膳吧,今日天氣好,用過膳,奴才陪你去御花園放風箏。」

  初冬陰沉的天氣里好不容易露一回燦爛驕陽,照得人身上暖意融融,活動起手腳時更覺得精神頭都要比前幾日足些。

  扶英特意挑了只立起來半人高的朱雀風箏,面上油彩華麗,畫工也十分逼真,但也因這風箏太大,晏七帶著她嘗試了好幾次也沒能成功將朱雀送上天,適逢路過的一個小內官上前來獻殷勤,說:「景秀宮旁邊有處草坪四面空曠,中間又正好是方小土坡,來來回回的風最適宜放風箏,二小姐何不去哪裡呢?」

  扶英將那主意過了耳果然很高興,誇讚那人兩句,回身來招呼晏七,「有那麼個好地方你怎麼不早說呀,走走走。」

  他不是不知道那地方,只是景秀宮緊鄰咸福宮,那處草坪四周環繞的行道又恰巧是去咸福宮的必經之地,他到底在那處當過差,如今卻一朝成了皇后宮裡的人,無論如何都還是有些避諱的。

  但扶英已撒開步子自顧往前方去了,晏七微微嘆口氣,只得也跟了上去。

  所幸他自樹影拐角處轉出來時,遠遠瞧著那邊小亭中尚且無人,周圍草坪亦是空曠,想是今日風大,娘娘們都不愛出來走動。

  他轉念再想,倒覺得慚愧,自己是否太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淑妃娘娘或許根本未必會將他進棲梧宮這事放在眼裡呢?

  收回思緒,他與扶英上了那小山坡才知先前的內官說得一點不錯,這地方正處在風口上,兩人這回沒費多少工夫便將風箏放了起來,但因那風箏過大,飄在空中時倒教底下的扶英不好掌控了。

  晏七怕她被風箏拽倒,便站在她身後,微微弓著腰,雙手扶在她肩膀,不時出聲提醒她如何收放風箏線。

  扶英拉著線忽然回過頭來看他,眼圈兒似是被風給吹紅了。

  晏七忙問她怎麼了,她停了會兒才低低說:「三哥以前也總這樣陪我放風箏,我想他了。」

  姜侍郎被皇后驅使到北境的事晏七也聽說了些,但他這時候又怎會知道承國公府的家事內情,聽著扶英的話只是心疼她,也不做他想。

  這廂正溫言安慰扶英,卻聽得身後有人聲傳過來,他過了耳,話音是熟悉的,回過頭去看,來人也算是熟悉的。

  扶英在外頭倒是規矩,見著了便朝來人掖了掖手,「扶英見過各位娘娘。」

  「喲,遠遠瞧著還道是哪個宮裡的小宮娥呢,原來是二小姐呀,隔幾日不見,真是越發伶俐可愛了。」

  說話的是美人王氏,面上笑顏如花,一出口卻將扶英比做個小宮娥,這教誰聽起來可都算不得和氣。

  與她一同前來的亦有淑妃與程修儀,晏七暗自朝程修儀身後尋了尋,沒見著任東昌。

  各宮娘娘們私底下對棲梧宮的怨念晏七心知肚明,他擔心扶英還小,再留在這兒恐怕要吃暗虧。

  他上前行過禮後便想帶扶英離開,不料對面的敏欣見狀忙揚聲攔了一攔,「晏七你急什麼,咱們娘娘許久未見你了,難不成你如今去了皇后娘娘宮中,便絲毫不記得咱們娘娘從前對你的好了嗎?」

  「奴才不敢。」

  晏七朝淑妃欠身,敏欣話音里見縫插針的刺著實教他聽著不舒服,但她生性便就是如此不饒人,淑妃想來總歸是通情達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