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民謠簡單,朗朗上口,眾將士都跟著唱了起來。丁海原躺在地上,喃喃道:「我丁海原……終於不是逃兵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方從鑒看見被堆在自己房裡的二十斤土豆,對傅少閣說:「這些土豆都發芽了!」

  傅少閣暗自得意,點頭:「是啊,發了芽就不能吃了!」

  方從鑒歡快道:「傅少閣,土豆都發芽了,我們來種土豆吧!」

  傅少閣——猝

  PS:荊楚民歌引用自百度。

  感謝在2020-05-22 20:53:01~2020-05-23 19:57:1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唯安主義.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毛毛蟲 10瓶;Idealist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0章

  遼東捷報傳來,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阿巴赫代疆等人身死,建虜軍隊被消耗了大半,盛京那邊很快遞來了降書,賠錢賠牛羊,並重新承認了建州女真的屬臣身份,顧勵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去了一塊心病。建虜這次受到巨創,沒有五十年難以恢復元氣。然而有顧勵在,又怎麼可能給他機會休養生息。

  今年開春以來降雨量便很少,待入了夏,雖然下過一陣雨,但是與尋常的年景壓根不能比。降雨量減少,今年的年成好不到哪去。幸好遼東頑疾已解,否則若是國內鬧起饑荒來,建虜乘勢南下,怕是要把顧勵好不容易積累的一點家底掏空。

  果然,到了八月左右,糧食開始收穫,除去江浙與靠近黃河一帶的農田,便是修建了水庫的縣域糧食收成還可以,其他地方糧食都有所減產。

  顧勵仍延續去年的做法,把皇莊內的糧食收集起來,預備投放市場,平抑物價。此外一是嚴厲打擊低買高賣,囤貨居奇等經濟犯罪,二是交代各地方官注意維持地方穩定,避免刁民聚集形成匪患。

  「看看,還好我提前把這些土豆種了!」方從鑒蹲在軍田前,得意地看向傅少閣。

  他帶人種下的二十斤土豆已經出苗了,此時田間地頭綠油油一片,冬天到來前便可收穫。

  幾個兵丁圍著方從鑒拍馬屁,稱讚道:「還是方副總兵料事如神!今年年成不好,雖然陛下不會短了咱們的,可這日子到底不會好過,有您種的這幾十畝土豆,咱們冬天還能加加餐呢。」

  傅少閣一言不發,一張俊臉發綠。如果可以,他寧願餓肚子,也不要再用土豆加餐了。

  聽身邊人說這些土豆只夠大家冬天加餐的,方從鑒不由得臉色一黯,二十斤土豆交給傅少閣的確算多,可分到兵丁們頭上,怕是吃不了幾天。就算用來做種,產量也不過百來斤罷了。

  就在這時,一人大老遠跑來,嚷嚷道:「方副總!傅贊畫!老張!朝廷下聖旨了!」

  他跑近了,喘了口氣,喜道:「朝廷下了旨,這個秋天,咱們就能回家了!」

  朝廷下旨,服役滿五年的,或是年紀在三十五歲以上的,每人發放兩千鈔、十匹絹並辦理退役。

  雖然有條件限制,但這是一個信號,朝廷正在著手削減戍邊兵員,如此一來,可給財政減輕壓力,也釋放了一批勞動力,又成全了這些戍邊兵士們的思鄉情緒。

  包括遼東在內的九邊軍鎮在秋天結束前完成了到齡到期退役工作,焦烈威還特意舉辦了歡送儀式,方從鑒代表錦州城送別退伍兵員,親手把兩千鈔、十匹絹發到每個人手裡。

  顧勵知道,九邊軍鎮不可能每個都像遼東似的老實,他已經從撫恤金髮放一事中吸取了教訓,讓江延書帶隊明察暗訪,統計順天府治下的退伍人員名單,然後問一問這些人有沒有收到退伍安置費。

  江延書辦起這些案子已經是輕車熟路,果然抓到幾個宣府、大同的副總兵私底下剋扣退伍費用,撈取好處。

  待這件案子辦完,都已經快過年了,顧勵再一次收到了陳奉的來信,陳奉在心中交代他一切都好,日進斗金,幫助法蘭西等國贏得了幾次對抗西班牙的戰役,預計明年就能取得波托西銀礦的開採權,到時候就不是給他送火器了,而是給他送白銀了。

  跟隨這封信一起來的還有一船隊的好東西,除去火器,還有歐洲的各類新鮮貨物,顧勵讓李棠賣了,錢收入他的內廷府庫里。

  陳奉三不五時給他送火器,這般貼心的人兒世上哪兒找去。陳奉的火器送到王恭廠後,顧勵便拉著穆丞相,帶他一起參觀這些火器,向他講解這些歐洲新式□□的威力,不無炫耀地提一句,都是奉奉送來的。

  陳奉剛離開時,穆丞相還抱著一絲幻想,經常拿些名門淑女的畫像進宮呈獻給顧勵,指望他能移情別戀,別在那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

  哪知道顧勵對這些畫像不屑一顧。這都一年多了,穆丞相也看出來了,這位陛下乃是個天地間少有的痴情人,他想著陳奉人在海外,還總是派人千里迢迢送火器等物回來,想來對陛下的心也從來不曾更改。這兩人都是痴情種,天生一對,他若是再去阻止,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見顧勵拉著他名為看火器,實為炫耀情郎,穆丞相啞然失笑道:「罷了罷了!陛下與陳郎君的事,老臣不會再阻撓了。」

  顧勵登時喜出望外,又聽穆丞相說:「陛下後宮該有個主持中饋之人,老臣有個外孫女,相貌那是頂頂好的,若進了宮,必能成為陛下的賢內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