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同樣的,幾個被巨額軍供壓得接近民變抱怨的西北、西南省份,特別是陝西,已經頂不住了!再向陝西要軍糧,就真的過不下去了:要麼官員沒飯吃,要麼百姓沒飯吃,橫豎都是要死要活。
皇上也明白那幾個本就不富裕的省份的問題,但做皇帝的必須通盤考慮全局,最後的辦法就是趁著入藏戰爭的不大不小的勝利,找個能收拾的人去收拾,這人就是年大總督——說是升遷,其實是麻煩中的麻煩。
也因此,年羹堯剛接到他可能被提為川陝總督的“內參消息”,立即派了兩名親信的傳令兵星夜兼程趕來他的府中,而且是在掌燈十分硬扒開京中舊王府的大門。可謂十萬火急——雖然氣那混帳有事情了才想到找舊主解決,但也算是誠心誠意的罷!
他只是鬱悶地做著應該做的事情,安慰那些快哭出來的辦事人員,對付趾高氣揚地覺得天下就是自己的那幫子朋黨們……著實有力使不出啊!
京中,王公們正歡慶,爭先恐後地向八貝勒和十四貝子獻殷勤。
但暗波深潛。
天暖了。將士們期盼已久的厚賞並未下來,倒是幾道軍中人事命令相繼頒布:
李麟,為陝西固原提督;岳鍾琪,為四川提督;年羹堯,為四川陝西總督。
而撫遠大將軍十四貝子胤禎又被打發回西北,但這回不是去西寧老本營,而是去西寧後方和哈密前線之間的甘州(今張掖),像是被兩個大張的鉗子——四川和陝西——牢牢夾住。
這各黨交織的局面,真不知是皇上聖明,還是年老無力整治所至。
朝中的局勢再次陷入不明朗的旋渦中。而登基六十年、自古罕見的康熙帝,則更加熱衷於扮演一個好父親、好祖父的角色,每天花很多的時間與皇孫甚至皇孫女們相處,好一派皇家天倫樂!
而他和碩雍親王,仍然作個對百官強硬、對農民懷柔的四阿哥,最多學會了將報喜的摺子明著上、報憂的摺子暗著上,拼湊出一個太平盛世的表面景象。
都是假的啊……
* * *
鼻間的清爽香氣提醒著他眼下的所在。
這裡是她在山莊裡的秘密花園,地點僻靜、守衛森嚴。里外兩間屋子和中間夾著的小浴間,布置花費很少,但奇巧出新意,引來的一小方溫泉水池壁上還有著特別調製的香料,借著溫騰的水氣柔柔地散發於整個空間。
清新宜人,如同屋子的主人。
閉著眼,聽見嘩嘩的水聲。然後,再次疑惑著她的來歷……
桑瑪聽見了熟悉的腳步聲——其他人沒這膽子來撩母老虎的須——然後是一個人坐上藤椅的咯吱響動,然後是倒水、煮茶的動作聲音。但她還是繼續將頭埋在水中,直到快窒息時才探出水面來換氣。
權力遊戲,她玩得真是越來越順手,也令她越來越討厭自己。
空氣是滿是抑鬱,而非曖昧。
公私相處的時間都夠久,光憑直覺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好壞。
他也不怎麼好過就是。四平八穩、文過飾非本就不是他的本性。但經年的管事皇子阿哥生涯,卻又使他通透權力場的方方面面和人情世故。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無力感……
而,有朝一日他登上帝位,又如何去釋放這種壓抑呢?她很想親眼看看——只希望他不會將自己當做飛鳥盡後的那張良弓。
斜開的窗格被小心地隙開一條縫,帶走多餘的水汽,透進光亮和微涼的風。
她終於決定離開溫熱的水——起身,不羞怯也不閃避,在他若有所思甚至有些心不在焉的注視下擦去發間和身上多餘的水分。
肌膚在浸過天然溫泉後光潤如玉、滑不留手。套上最細緻的紫花布裁製而成的收腰棉袍——沒有開叉,只得做成褶皺大下擺——衣料與肌膚相互摩擦,有種奇異的感覺。
熬煮茶磚的溫暖茶香與所熏的花香相融合,正與這暖暖的天氣相符。
“這樣的茶,與你平時喝的綠茶各有千秋吧?”她問。這可是高山特產的好茶,光是萬里迢迢地運來就很珍貴了。
“品起來挺好。”他也開始喝上高原風味的濃茶,因為他發現這樣小口、小口的抿呷動作,很適合思考。
“呵呵,就知道你會喜歡上的。”她低下頭,主動吻他。他的嘴裡是她最喜歡的茶香味,清爽明朗,與他越發內斂的表象相去甚遠。
而他,則需要眼下溫暖的安慰與鼓勵,暫時不想去思考明天和明天的種種。
溫暖,平和。小小的斗室卻有著良好的通風和採光,以及巧思的布置,讓人即使呆上一整天也不覺得難受。
此外,就是些個用料考究、製作精緻的揚州菜——連帶著他的口味也慢慢變得偏甜、偏淡、少油、少鹽,府里的人還以為這他理佛理出的淡胃口……不過這樣對身體不錯。
他很少留上那麼久——因為路程和時間的關係,有時也因為她根本就不在莊上。他心裡有事,可不想說,那她就不問;而她也常會有不想跟他及任何人透露的事情。
“那個噶爾弼是怎麼回事?年羹堯的信里講了一堆,我卻沒明白。”
“……你知道我並不擅長收買眼線。”
“對。”她擅長跟蹤和分析,卻太正直,即便是殺人、也下手下得痛快利落。用心計不是她所長。
“可我在西藏的時候見到岳鍾祺將軍手下的一個千總,他是負責飛奪洛隆三巴橋的人,可他弟弟在那一役差點戰死……他家就倆兒子,而且都在打仗……所以我就幫忙那個小伙子回京照顧老母親……我是打了你的旗號找人辦事去……所以他有什麼消息都會寫信給他弟轉交。”她頓了頓,等他的反應。
他沉吟了會,想著她寫下的戰記中所描述的險關。“你做的沒錯。不過最好下回告訴我一聲,可以想個周全些的名目。”
看來他沒怎麼生氣。“噶爾弼不想去西藏,想託病不進藏。所以我把這消息給了年羹堯。”還是六百里急件送成都去,給年大總督一個好大的見面禮:延信已帶了一幫宗室回京,從此年氏在西北就真的沒有對手了——只除了甘肅的十四貝子。
“然後年羹堯就上折彈劾噶爾弼?”其實他有些懷疑這女人又做了什麼手腳。不然狐假虎威慣了的她不可能那樣小心翼翼地瞅他的反應。“噶爾弼算是老八的人……不過反正也鬧不出什麼來,你就不用擔心了。”
“十四貝子那裡你也不用多擔心的。李麟的固原大營會看著,陝西都是他的舊部,加上年羹堯總攬川陝的軍政大權,什麼事也不會有。”
他突然抬起頭來,盯了她一會。
“你防著十四弟會……”兵變?!會嗎?!心中一個聲音說會,另一個聲音說不會。弄得他左右不決。
“我不知道大清朝怎麼樣。反正我是見多了政變兵變民變宮變的。我自己就碰上過好幾回。” 而且自己的角色有保皇黨也有革命黨。“當然啦,皇上的教育那麼好、那麼嚴,應該不會有問題。”
皇上也明白那幾個本就不富裕的省份的問題,但做皇帝的必須通盤考慮全局,最後的辦法就是趁著入藏戰爭的不大不小的勝利,找個能收拾的人去收拾,這人就是年大總督——說是升遷,其實是麻煩中的麻煩。
也因此,年羹堯剛接到他可能被提為川陝總督的“內參消息”,立即派了兩名親信的傳令兵星夜兼程趕來他的府中,而且是在掌燈十分硬扒開京中舊王府的大門。可謂十萬火急——雖然氣那混帳有事情了才想到找舊主解決,但也算是誠心誠意的罷!
他只是鬱悶地做著應該做的事情,安慰那些快哭出來的辦事人員,對付趾高氣揚地覺得天下就是自己的那幫子朋黨們……著實有力使不出啊!
京中,王公們正歡慶,爭先恐後地向八貝勒和十四貝子獻殷勤。
但暗波深潛。
天暖了。將士們期盼已久的厚賞並未下來,倒是幾道軍中人事命令相繼頒布:
李麟,為陝西固原提督;岳鍾琪,為四川提督;年羹堯,為四川陝西總督。
而撫遠大將軍十四貝子胤禎又被打發回西北,但這回不是去西寧老本營,而是去西寧後方和哈密前線之間的甘州(今張掖),像是被兩個大張的鉗子——四川和陝西——牢牢夾住。
這各黨交織的局面,真不知是皇上聖明,還是年老無力整治所至。
朝中的局勢再次陷入不明朗的旋渦中。而登基六十年、自古罕見的康熙帝,則更加熱衷於扮演一個好父親、好祖父的角色,每天花很多的時間與皇孫甚至皇孫女們相處,好一派皇家天倫樂!
而他和碩雍親王,仍然作個對百官強硬、對農民懷柔的四阿哥,最多學會了將報喜的摺子明著上、報憂的摺子暗著上,拼湊出一個太平盛世的表面景象。
都是假的啊……
* * *
鼻間的清爽香氣提醒著他眼下的所在。
這裡是她在山莊裡的秘密花園,地點僻靜、守衛森嚴。里外兩間屋子和中間夾著的小浴間,布置花費很少,但奇巧出新意,引來的一小方溫泉水池壁上還有著特別調製的香料,借著溫騰的水氣柔柔地散發於整個空間。
清新宜人,如同屋子的主人。
閉著眼,聽見嘩嘩的水聲。然後,再次疑惑著她的來歷……
桑瑪聽見了熟悉的腳步聲——其他人沒這膽子來撩母老虎的須——然後是一個人坐上藤椅的咯吱響動,然後是倒水、煮茶的動作聲音。但她還是繼續將頭埋在水中,直到快窒息時才探出水面來換氣。
權力遊戲,她玩得真是越來越順手,也令她越來越討厭自己。
空氣是滿是抑鬱,而非曖昧。
公私相處的時間都夠久,光憑直覺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好壞。
他也不怎麼好過就是。四平八穩、文過飾非本就不是他的本性。但經年的管事皇子阿哥生涯,卻又使他通透權力場的方方面面和人情世故。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無力感……
而,有朝一日他登上帝位,又如何去釋放這種壓抑呢?她很想親眼看看——只希望他不會將自己當做飛鳥盡後的那張良弓。
斜開的窗格被小心地隙開一條縫,帶走多餘的水汽,透進光亮和微涼的風。
她終於決定離開溫熱的水——起身,不羞怯也不閃避,在他若有所思甚至有些心不在焉的注視下擦去發間和身上多餘的水分。
肌膚在浸過天然溫泉後光潤如玉、滑不留手。套上最細緻的紫花布裁製而成的收腰棉袍——沒有開叉,只得做成褶皺大下擺——衣料與肌膚相互摩擦,有種奇異的感覺。
熬煮茶磚的溫暖茶香與所熏的花香相融合,正與這暖暖的天氣相符。
“這樣的茶,與你平時喝的綠茶各有千秋吧?”她問。這可是高山特產的好茶,光是萬里迢迢地運來就很珍貴了。
“品起來挺好。”他也開始喝上高原風味的濃茶,因為他發現這樣小口、小口的抿呷動作,很適合思考。
“呵呵,就知道你會喜歡上的。”她低下頭,主動吻他。他的嘴裡是她最喜歡的茶香味,清爽明朗,與他越發內斂的表象相去甚遠。
而他,則需要眼下溫暖的安慰與鼓勵,暫時不想去思考明天和明天的種種。
溫暖,平和。小小的斗室卻有著良好的通風和採光,以及巧思的布置,讓人即使呆上一整天也不覺得難受。
此外,就是些個用料考究、製作精緻的揚州菜——連帶著他的口味也慢慢變得偏甜、偏淡、少油、少鹽,府里的人還以為這他理佛理出的淡胃口……不過這樣對身體不錯。
他很少留上那麼久——因為路程和時間的關係,有時也因為她根本就不在莊上。他心裡有事,可不想說,那她就不問;而她也常會有不想跟他及任何人透露的事情。
“那個噶爾弼是怎麼回事?年羹堯的信里講了一堆,我卻沒明白。”
“……你知道我並不擅長收買眼線。”
“對。”她擅長跟蹤和分析,卻太正直,即便是殺人、也下手下得痛快利落。用心計不是她所長。
“可我在西藏的時候見到岳鍾祺將軍手下的一個千總,他是負責飛奪洛隆三巴橋的人,可他弟弟在那一役差點戰死……他家就倆兒子,而且都在打仗……所以我就幫忙那個小伙子回京照顧老母親……我是打了你的旗號找人辦事去……所以他有什麼消息都會寫信給他弟轉交。”她頓了頓,等他的反應。
他沉吟了會,想著她寫下的戰記中所描述的險關。“你做的沒錯。不過最好下回告訴我一聲,可以想個周全些的名目。”
看來他沒怎麼生氣。“噶爾弼不想去西藏,想託病不進藏。所以我把這消息給了年羹堯。”還是六百里急件送成都去,給年大總督一個好大的見面禮:延信已帶了一幫宗室回京,從此年氏在西北就真的沒有對手了——只除了甘肅的十四貝子。
“然後年羹堯就上折彈劾噶爾弼?”其實他有些懷疑這女人又做了什麼手腳。不然狐假虎威慣了的她不可能那樣小心翼翼地瞅他的反應。“噶爾弼算是老八的人……不過反正也鬧不出什麼來,你就不用擔心了。”
“十四貝子那裡你也不用多擔心的。李麟的固原大營會看著,陝西都是他的舊部,加上年羹堯總攬川陝的軍政大權,什麼事也不會有。”
他突然抬起頭來,盯了她一會。
“你防著十四弟會……”兵變?!會嗎?!心中一個聲音說會,另一個聲音說不會。弄得他左右不決。
“我不知道大清朝怎麼樣。反正我是見多了政變兵變民變宮變的。我自己就碰上過好幾回。” 而且自己的角色有保皇黨也有革命黨。“當然啦,皇上的教育那麼好、那麼嚴,應該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