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可是簽賣身契的?”那個簡單,花錢就行。

  “不是吧……好像是什麼包衣的……”四野對這類外族的戶籍制度從來就不關心,可現在就碰上麻煩了。不知臨時抱佛腳成不成。

  也一樣的麻煩。問題是四野不是旗人,又問題是人家姑娘是個皇子妾室的使喚人,一個弄不好反會搞砸。

  麻煩!麻煩!

  唉……只能找“他”幫忙了。

  儀容完美——侍衛男裝,也沒什麼好看不好看的區別;笑容完美——柔柔的甚至帶些諂媚,假得不像她龍桑瑪的作風……而且先去左拜訪右請安,讓他空等了一個時辰不止!

  她一定有氣,卻找不到藉口發作,只好由他當這個出氣筒了……堂堂和碩雍親王,居然也成了個小女人的出氣筒!

  不過她所用的香料卻是真實、熟悉的、優雅的——呵呵!她,終究還是她呀!

  “給王爺請安。”

  “什麼時候改了性子了!”譴走其他人,只留下跟她最熟、嘴巴也最緊。比如,當她卸下虛偽面具時後的懶散和無禮——

  “閆公公,有吃的喝的嗎?”一屁股攤倒在椅子裡。今天似乎有些活動過度了——當然她是存心的。唉!她是不是老了?但臉上還是沒啥可惡的皺紋之類的來昭示:人類還有年紀大了這碼子事呀!

  “有!有!馬上給管事您拿來!”在王爺大人的強烈“暗示”之下,隨身太監立刻識相走人。

  自動自發地給自己倒茶水——這要是旁的人,哪怕是比管事高上幾級的,比方說府里“格格”品級的側室,都是不可想像的。而她龍佳·桑瑪就敢幹!

  “這次有受傷嗎?”沉寂了許久,他先開口。

  “沒呢!不過風吹日曬的,皮膚差了很多,回來的頭等大事就是好好整治皮膚。”她向他“展示”了一下成果。“我剛剛才發現:這些膏脂居然跟等重的金子一樣貴!怪不得前人要用‘民脂民膏’這樣的詞兒,原來真的確有其事!”

  哭笑不得!她竟這樣曲解……也算有點歪理就是。

  “所以一直不肯來見我?”他問。

  “那副又黑又粗的樣子,見人不成了嚇人了!”

  “還以為你在生什麼氣。是不是你在前頭打仗,我在京里享福,覺得礙眼了?”

  “生氣啊……這倒是有一些的!”繼續找吃的,然後看見一個有點點眼熟的銀色盒子,只不過大了一號。眼睛一亮,而鼻子也自發地嗅到熟悉的甜美氣息……即使只有一絲絲,也或許知識幻覺。

  “就知道你喜歡西洋的東西。”他無比肯定,因為關於這一點早就“拷問”過四野了。可那小子耳朵抓了半天,也講不清楚她到底看不慣的是什麼,真是讓人著惱。

  “是哦!不過這是不能加水又加糖的,不然容易發胖。”要知道,現在的體形可是她費了不少力氣得來的。即使新送進他府里的秀女也少有能跟她比的。哼!便宜了你!

  不懂得客氣倆字怎麼寫的桑瑪很愜意地取出一塊半寸見方的黑色純巧克力——品質真是好——往空中一扔,用嘴巴去接。

  而旁的人目瞪口呆地看著,包括捧了大小碗蓋進來的太監,那嘴巴張得足可以塞進兩隻雞蛋。

  “喲,閆公公,多謝了!”

  滿意地接手托盤,盤子底下塞過去一小片金葉子,然後使個眼色:還不快滾!

  “是!是——奴才告退!”在活閻王和大老爺的雙重欺壓之下,中年太監幾乎是爬出了偌大的房間。不過,嘿,這回真是賺到了!一兩多金子呢!真希望那位據說槍法神准、殺人不眨眼的男裝麗人多來幾回、多給幾片……

  “這不是很苦嗎?”為什麼她的表情很愉快?

  “苦中有甜,醇厚濃郁,如人生滋味。”似乎吃太快了,已經塞到第三塊。這是外邦萬里迢迢進貢給大清皇帝的敲門磚,這樣的吃法好像有些浪費。不過當她見著他盯住自己的眼神時……嗯,有些得意。“你也試試。”

  齒間咬著巧克力塊,湊過去,和他密密地分享。

  他為這不熟悉也不怎麼喜歡的苦味微皺起眉。不過她的甜美彌補了這些。

  真箇是太久了!

  “彆氣!……我的日子也不好過,你是知道的。”

  “是!我知道。可你也曉得,女人最怕老:老了就丑了,丑了就沒人搭理了。你看,這裡有了條細紋,都是這趟行程里現出來的……雖然挺後悔自己跑了去打仗,不過,”她東一棒西一槌,存心讓他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親熱上頭。“這年大總督、平西大將軍老爺的,不乖乖回來當您的門人了嗎!呵呵,不論八貝勒還是十四貝子,一個都不會相信他!”

  她的笑容很是惡意,話語也是毒辣。但他有些明白了,年家因為某些原因——咳,似乎,呃,大概……吧,跟他本人有關——深深地、得罪了她。而他這可憐的“姻親”,也被一起算帳。

  “你很清楚,年妃——”

  “不用說,反正我不認為她的兒子能超過弘曆,有這本事當皇帝!”

  “……別這樣說,皇阿瑪還在,我……”可她為什麼就這樣堅信呢?現在連他都已經能多少放開了,認命了。他……已不再年輕,如果皇上真的選了十四弟,至少對母妃德娘娘是件好事——連他的生母都這樣以為了,他還能說什麼?!

  “不許泄氣!我還要粘杆侍衛領班的位子呢!雖然有些不妥……不過我死也要到乾清宮什麼的地方去狠狠踩幾腳!”

  “……”這……難道就是她不懈努力的原因??

  十四貝子回京了。

  一般的平民只是單純地高興不會再有人死了,多數的一般官員也高興不用再為龐大的軍餉開支和積欠的財政漏洞而頭疼。可權力旋渦中心的眼睛們卻只盯著一個人的心思舉動——康熙帝。

  他的態度,就是全紫禁城的風向。這風怎麼吹,大家就往哪邊倒。

  當然,也有當權的人不怎麼在意的,那就是越發深沉的皇四子雍親王胤禛——至少表面上如此。何況他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憂思,扛不住巨額戶銀虧空和貴族壓榨的高官們都來找他幫忙,“懇請”欠了國家銀子的大老爺們多少能還回來點,好讓他們發屬下的月俸。

  庫房裡官鑄的銀箱子不多了……每當皇帝要賞那些沒功勞卻占了好處的貴族時,他總是拉長了一張臉給老父親看:雖然不能反對,但你也得知道底下人的難處!而老父親有時會投來幾許了解的目光,因為他隔十天就會報告一回實際還能發多少銀錢、又有多少應該收的沒有收到,而其中老爺子跟兄弟親戚老奴才們的關係戶頭又有多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