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相,有很多事情,只有東條英機一個人知道。只要檢察方不提,東條英機便可裝作不知。即便是檢察方提出,東條英機也可推個一乾二淨。

  律師發言完畢後。東條英機開始宣讀他所寫的口供,東條英機的口供,和其他甲級戰犯的口供並無不同,都是語焉不詳,外帶推諉責任。←百度搜索→並且,毫無認罪的態度。

  在宣讀口供的最後,東條英機道:“最後,恐怕這是本法庭規則上允許的最後機會,我在這裡重複一下,日本帝國的國策。乃至當年對日本本土之外領地的合法占據,各司其職的官吏們所奉行的方針,既不是侵略,也不是剝削。”

  “我們只是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辦事,但即便如此,還是遇到了嚴酷的現實處境。我們以國家命運為賭注,但是卻輸了。我始終主張這場戰爭是自衛戰爭,並不是違反當今世界所承認的國際法的戰爭。”

  “關於戰敗的責任,這是當時的總理大臣即我的責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的責任,我打算自動承擔。供述人。東條英機。於日本昭和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於東京市。”

  和眾多日本戰犯一樣,東條英機根本就不認為日本對外擴張是個錯誤。只不過,他們以國家命運為賭注的投機沒有成功而已。即便是約瑟夫季南反覆詰問,東條英機仍舊死性不改。並且總有理由說這是日本的自衛戰爭。

  東條英機明白。即便他改口認罪,美國人和中國人也不會放過他。還會被認為是懦夫,倒不如死硬到底,面子上來的好看。

  針對東條英機的供述詞,約瑟夫季南問道:“那麼,按照你的邏輯。你一方面進行中日之間所謂的和平交涉,另一方面,卻以強大的兵力占領中國領土,這難道不矛盾麼?”

  東條英機非常坦然的回答道:“沒有任何矛盾!”

  約瑟夫季南追問道:“那你是否考慮過侵略滿洲將引起中國的反日情緒呢?”

  東條英機微笑道:“中國對日本的反感早就有了。”台下的日本人聞此,一片哄然,發出讚嘆。畢竟,絕大部分日本人自幼受到的就是這種教育。

  而約瑟夫季南,在面對其他甲級戰犯時,還能以咄咄逼人的態勢,占據氣勢上的上風。但是,一遇到曾經掌控一國權柄的東條英機,約瑟夫季南咄咄逼人的氣勢,便沒有那麼靈了。

  而且,約瑟夫季南對於中日兩國的歷史研究,顯然沒有東條英機來得深入。所以,聞東條英機此言,氣勢上略微一頓。

  東條英機接著道:“但是,日本絕對沒有侵略滿洲的行為。”此言一出,日本人又是一片哄然,只有餘生破口大罵道:“扯淡!”這兩個字含怒吐出,聲震法庭。眾人側目。

  庭長威伯見局勢逐漸失控,敲錘子道:“安靜!安靜!”

  約瑟夫季南回過神來,不再和東條英機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直接祭起數據這個殺手鐧,反問東條英機道:“那麼,被日本軍隊殺死的中國人有多少呢?”

  “不知道!”

  約瑟夫季南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證據:“這是日本陸軍省所發表的,根據年簽上載明,從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四一年六月之間,日本軍規殺戮了二百零一萬五千中國人!殺戮了兩百萬以上的中國人,你是否想過這將引起中國人的憤怒呢?請回答!”

  日本人在中國殺的人,顯然不止二百萬。據後世統計,這個數字大概在三千五百萬左右,比較可信。日本前線部隊殺人,有時候是不會報備的。殺了也就殺了。打仗期間,日本人根本不會去詳細統計。日本人在意的是占據了中國多少地方。而不是死了多少中國人。

  東條英機道:“我對此深感不幸。”

  約瑟夫季南補充道:“並且,被殺戮的中國人中,有不少是無辜民眾。日本人為什麼把這種殘酷的行為施加在無辜民眾身上?”

  東條英機雖然只會打順風仗,但是顯然比約瑟夫季南和其他甲級戰犯臉皮要厚許多,回答道:“所謂普通民眾與戰爭沒有關係一節。中國與我們日本都是一樣的。而作為中國政權的統帥者,居然指揮民眾抗擊日本和侮辱日本,以至於招來屠殺,這是中國統帥者的錯誤。跟我們無關。”

  東條英機這種只准我打你,不准你打我的強盜邏輯,引起全場、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一片譁然。

  約瑟夫季南緊接著問道:“所以,你堅持不從中國撤兵,而且還將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是,還是不是?”

  東條英機很不爽,他在日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是天皇也不敢如此責問:“我不喜歡回答是還是不是!”

  不過此時卻也由不得他,約瑟夫季南道:“這是在法庭上,容不得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必須回答,是,還是不是!”

  日本律師團終於找到機會出手,道:“我抗議!檢察官不能這樣提問!”

  威伯淡然道:“抗議無效!證人東條英機,必須回答檢察官這個問題。是,還是不是!”

  約瑟夫季南有威伯助陣也催到:“回答我,是,還是不是?”

  東條英機死硬到底:“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