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九四六年,美國人又開始著手解散日本財閥。實行土地改革,並制定新的憲法。

  這些體制上的東西,都容易去做。美國人做的很順暢,但是。一旦涉及到文化方面,美國人這些強制性的解散與重組,便不靈了。

  美國人積聚現代歐洲文明精華而成的文化,遭到了有數千年文化傳承的日本文化的有力抵抗。強迫的壓制毫無用處,兩種文化有如油和水,無論怎樣。都是不融合的。分界天然分明。

  這讓著意於改變日本文化的美國人很是頭疼。美國人真正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讓日本人教科書的出版脫離東京文部省的控制。對日本教科書的內容嚴格審查,禁止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教育內容。

  並以嚴格的法令,取締了鼓吹軍國主義思想的文化活動,保證教育人員和其他知識分子享有充分的學術自由,禁止以種族、國籍、信仰、政見或社會地位為由而歧視任何學生或教師。

  但是,這種法令,只能禁止。美國人知道應該禁止什麼,但是卻不知道,在禁止了之後,應該怎樣灌輸新的觀念。固然,日本人在戰敗後,處於精神信仰的真空期。但是,這種真空很快被日本人在戰後興起的,各式各樣的宗教所占據了。

  除了少數頂層的精英,開始思考向美國人學習之外。大量的日本人仍舊堅持固有的文化習慣。雖然美國的學者杜勒斯發現,“日本國民有著自由自在變來變去的特質”。但是,美國人卻並不知道該怎麼用日本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改變日本的文化。

  而麥克阿瑟作為日本如今實際上的掌控者,手下大兵不少,但卻缺少既對東方文化了解,又精通西方文化。並且對日本有警惕之心,不會被日本人利用的強力文化人士,所以只能求助餘生。也只有餘生符合麥克阿瑟的要求。

  對於餘生而言,麥克阿瑟的邀請,是個難得的驚喜。他原本的計劃,是通過投資和文娛作品,逐漸對日本的經濟和文化產生影響。卻不料,麥克阿瑟將最重要、也是影響最大的教育領域,對餘生敞開大門。這純粹屬於引狼入室……

  如此一來,餘生的計劃就更容易進行了。餘生欣然接受麥克阿瑟的邀請,他知道,麥克阿瑟邀請的,絕不只是他一個人。所以,餘生對麥克阿瑟說道:“對於日本文化的改變,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誰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所以,無論是誰辦的學校都只能作為一個試點。”

  “到時候,在第一批學生學成之後,麥克阿瑟將軍可以讓專家出一份題,對這些學生加以考核。從考核中,就可以看出這些學生思想內殘存的軍國主義思想,還有多少殘餘。”麥克阿瑟深以為然。

  餘生離開麥克阿瑟的駐地後,滿心歡喜,差點要縱情高歌。日本人的文化,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最深。連語言都有幾分相似。如果運作得當,餘生甚至有可能在如今日本最虛弱的時候,將日本文化給同化掉。重新變為中國文化。

  至於歐美文化,雖然影響力也是不凡,但是相隔一個太平洋。在電視電話網絡通通都沒有普及的時代,影響力畢竟有限。

  餘生在激動過後,仔細思考了一下辦學計劃,然後請人把大阪商團的人請來。對大阪商團,上次來和他商談投資電影《李香蘭》的那個中年男子,詳細說了一下麥克阿瑟請他辦學的事情。

  然後餘生對這個中年男子道:“我希望可以和大阪商團合作辦學。畢竟,一個中國人出面辦學,和一個日本人出面辦學,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 獠牙初現

  大阪商團的中年男子絲毫沒有考慮,便答應了下來。甚至連能獲利多少都沒問。日本人也不傻,大阪商團經商數百年,自然知道人才遠遠比錢重要。

  一個財團想要發展,不光是要看重眼前的利益。人才的獲得和培養,更是關鍵。否則,便會後繼無人,遭遇危機。那些以家族傳承的方式運作的財團,人才才是他們最大的危機。

  所以,評定一個財團潛力的標準,是其吸納新鮮血液的能力。在如今日本財閥紛紛被美國人解散,為了金蟬脫殼而元氣大傷的時候,如果大阪財團能趁勢而起,大量吸納新鮮血液,那麼二十年後,大阪財團或許就是日本的第一財團!

  這個中年男子對餘生表示道:“辦學的費用,我們大阪商團可以一力承擔。只是,我有一個要求。”

  “什麼要求?”

  “我們大阪財團在這批學生畢業後,有和他們簽訂勞動合約的優先權。這一條要寫在招生簡章中。”

  餘生道:“這件事情我不能答應。辦學是麥克阿瑟將軍的意思,為的是讓日本人擺脫天皇和戰爭的影響,可不是為了給你們大阪財團培養人才的。”

  中年男子想要說些什麼,餘生打斷道:“我知道你們的打算。但是,除了強制性的要求不能答應之外,其他的影響方式,卻沒問題。”

  “其他的影響方式?”

  “沒錯!你們大阪財團這麼有錢,不會介意給學生們提供獎學金吧?不會介意出一點小錢給學生們提供一日三餐吧?不會介意給學生們提供校服和教材吧?這些東西,通通都可以打上大阪商團的名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