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百七十七章 電影主題曲

  在一曲《松花江上》,奠定了慈善晚會的氣氛後,看台上的美國人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然後,一首激昂的曲調響起。如果有和餘生同樣的穿越者出現在此的話,會驚訝的發現,這首歌的曲調極為熟悉。是後世唯一一首中國人都會唱的歌。只是這首歌的節奏似乎比後世快了許多,仿佛是一聲熱血沸騰的怒吼!這首歌正是《義勇軍進行曲》!

  只是,唱歌的這位,卻並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黑人。這個黑人,在座的好萊塢明星大都認識。此人名為保羅羅伯遜,算是這個黑人普遍文化不高的時代中,少有的黑人才子。不但被後人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男低音歌手之一,在黑人民歌和靈歌的演唱上有極高的造詣。而且,還精通多國語言。

  因為其父親是黑人牧師,所以,羅伯遜受到的待遇,比之其他黑人,還算是優厚公平。在中學時,他是學校中僅有的兩個黑人學生之一。除了挨揍的時候不能還手,平日裡的規矩比較多之外,也其他學生也沒有太多差別。

  在考入大學後,羅伯遜的音樂天賦已經人盡皆知。一九二五年,羅伯遜的黑人聖歌樂曲改編家和收集家勞倫斯布朗邀請羅伯遜合作,兩個人的音樂會定於四月十九日,格林威治戲院。這場音樂會的門票在出售的當晚便被搶購一空,而音樂會本身也極為成功。以至於經歷過數次謝幕後,狂熱的觀眾們在逐漸平息下來。

  而羅伯遜除了對黑人抱有同情外,對中國也抱有好感。曾經數次在公開的場合,反對日本侵華戰爭。而且,居然還學會了用漢語唱《義勇軍進行曲》,甚至還灌制了唱片。連唱片的收入,都分了一部分,寄給了田漢和聶耳。

  在一九四零年。羅伯遜在紐約露天音樂堂舉辦音樂會時,在音樂會結尾給數千名美國人,用英語和漢語各唱了一遍《義勇軍進行曲》。此時的美國人,還沒有經曆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這一次演唱的影響不大。雖然,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種激昂熱切、鏗鏘有力的歌曲,與美國樂壇流行的靡靡之音,有截然不同的風格。許多觀眾要求羅伯特再唱一遍。但也只是對於歌曲本身的喜愛而已。

  作為後世,聽著這首歌長大的餘生,自然對這首歌的來龍去脈了如指掌。這首《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成名於電影《風雲兒女》。作為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它可以算是史上歌唱人數最多,播放次數最多,也是最成功的電影主題曲了。

  但是其實質上,還是有母本的。在餘生穿越之前的,有四十多位專家學者和抗日先烈的後人一致認定。這首《義勇軍進行曲》的母本,是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六日創作的《血盟救國軍軍歌》。

  作者是當年的抗日誌士孫銘武、孫銘宸兄弟。當年日本人占據東三省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東北各地便處處都是抗日烽火。不過一年時間。東北的抗日義勇軍的人數,總計便有三十萬人之眾。而這些抗日義勇軍的一部分,便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

  這些義勇軍之中,有一支便是誕生於撫順的“血盟救國軍”。而孫銘武、孫銘宸便是血盟救國軍的成員。其寫下的《血盟救國軍軍歌》。歌詞是:“起來,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奮起殺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戰鬥!戰鬥!戰鬥!戰鬥!”

  雖然其歌詞與後世的《義勇軍進行曲》並不相同,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其歌詞結構大體一致。在田漢輾轉聽到這首歌后,加以改編,使其歌詞最終成熟有力,並契合電影《風雲兒女》的情節。而曲調,卻完全是聶耳一個人創作的了。

  只是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基本上相當於是聶耳的絕響之作了。在一九三五年,四月十八日,聶耳將《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最終定稿寄回國內後,七月十七日,便離奇的淹死在日本藤澤市。

  一首歌的力量,並不在於世人評說,而是在於歌曲本身。這個時代的中國,廣告的力量並不強大,哪怕是專門針對電影和娛樂辦的報紙,對普通人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因為,一般民眾根本不會買這種純屬休閒娛樂的報紙。

  一部電影和與電影伴隨的音樂,最終的命運如何,幾乎全部仰仗作品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一首歌能生生在民眾之間傳播開來,並且傳向海外。不得不說其中孕育的力量之巨大,可以直刺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理所當然的名列其中。

  羅伯特用英語和漢語將《義勇軍進行曲》,在好萊塢露天劇場各唱了兩遍。此時的餘生,早已預備好了巨大的電影放映屏幕,他在上海灘時,從國內收集到的各種有關日本人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與中國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影像,與日本人轟炸美國珍珠港的影像巧妙的交織在一起,讓台下的美國人看的如坐針氈。他們實在不敢想像,如果這些如同蝗蟲一般的日本人,踏上美國後,會給美國造成多大的破壞。

  而《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曲調,將所有如坐針氈的美國人的戰意喚起。並認清了中國人,如今是他們的盟友的事實。當大屏幕上的影像變成中國人奮不顧身,反抗日本侵略者時,台下的美國人竟然為中國人的舉動歡呼起來。同仇敵愾之心,自此而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