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後世,餘生的這些手段只能算是經營餐飲業的慣用套路,而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手段卻是獨一份!打折這種在後世看來司空見慣的經營手段,在這個時代曾經成就過許多商業帝國!比如說在後世聲名顯赫的凱馬特!

  所以,這一套留住客戶的手段便也非常管用。按照正常的規律,在開業後的幾天,新鮮勁過去後,無論是經營什麼菜品,餐館中的客流量總會有所下降。而根據青小藝所給出的數據,在青魚中餐館開業十天之後,這種客流量的下降卻並不厲害。想必無比火爆的第一天,客流量不過是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門口排隊買飯的人依然存在,只是排出去的隊伍沒有第一天開業那麼長了而已。

  到了這個程度,餘生和青小藝便鬆了一口氣,只要不出意外,青魚中餐館這就算是紮根立足了。

  ********

  青魚中餐館的火爆,很快就吸引到了美國人的注意。在餘生的青魚中餐館開張之前,美國並非沒有中國餐館。只是,經營的模式仍舊是國內帶來的老一套,連菜品也不是美國人喜歡的口味和形式。該賣麵條的賣麵條,該賣饅頭的賣饅頭,原來在國內做什麼菜,到了美國還做什麼菜。卻不知,美國人根本就不會用筷子。對於饅頭的興趣也遠遠沒有麵包大。

  所以,中餐館的主要顧客,一直都是華人和其他亞裔。生意一直不好,不過是能維持個溫飽而已。從來沒有人想過快餐這種運營模式,更不會將八大菜系中簡單易做的菜混搭成快餐。這年頭,中國人還講究個傳承有序,天地君親師。這八個菜系一混搭,誰知道掌勺的師傅到底是哪一個派系的?

  而餘生這一開辦青魚中餐館,中式快餐的威力和利潤一下子顯現出來。把那些因循守舊的老頑固們嚇了一跳。為了賺錢養家,不得已只能到青魚中餐館裡取經學習。

  青魚中餐館把握食物味道是餘生和青小藝。青小藝會做的不過是家常菜而已。所以,青魚中餐館裡面的菜,也不過是中國人家常菜的味道。這讓各種身懷絕技,卻把自家餐館經營的一塌糊塗的大師傅們,在嘗過青魚中餐館裡的快餐後,眼睛裡全是淚水——原來這老美的要求這麼低!怎麼不早說!

  以餘生的精明,但凡來中餐館裡仔細品嘗菜式的中國人,都會主動上去摸摸底。一來二去,便認識了許多來打探敵情的中國廚子。一旦發現這些廚子們的弱點,餘生就會主動出擊。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將這些只會做菜卻不會經營飯店的廚子們收入麾下。

  這些人,不用培訓,只需要獲得其忠心,便是可以當頂樑柱的員工。所以,餘生這件事情做的不亦樂乎。

  而那個曾經報導過《中國菜偷襲美利堅》的記者,也沒有食言,在青魚中餐館開業後,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到青魚中餐館裡吃了一頓套餐。然後,光榮的吃撐了……

  隨後,便在報紙上刊登出另一則標題驚人的報導《太好吃了該怎麼投訴?》。報導用非常詳細的數據統計了餘生在美國開的幾家分店,第五大道旗艦店中中國菜品的數量,以及每一樣的味道。

  按照記者的原文就是——“當我進入青魚中餐館的時候,我其實是滿懷惡意的。畢竟,我足足在外面排了兩個小時的隊。這樣的排隊方式,只有米其林的星級餐廳才會有,而我只不過是想吃一頓快餐而已!所以,我和同事將每一種菜品都要了一份。然後,滿懷惡意的把每一個菜都嘗了一口。”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吃(二)第二更

  “請相信我,我是抱著挑剔的心思去品嘗的。只要有一點不好吃的,我就可以證明那部紀錄片是僱傭雜技演員拍的!”

  然而在嘗過第一遍之後,我們又忍不住嘗了第二遍,等我們嘗到第四遍的時候盤子已經見底了!相信我,我是抱著挑剔的心情去採訪的記者,不是個吃貨!所以說,吃撐了這件事情絕對屬於工傷!話說,菜太好吃以至於吃撐了這件事情,可以投訴麼?

  相信我,這家店裡面真的沒有雞脖子和松花蛋。……”

  這樣的一篇文章一出,美國人對於青魚中餐館的興趣再次增長到一個新的高度。客流量在略微下降之後,又迅速的增長起來。比開業第一天還要火爆的場景在青魚中餐館開業一個月後,逐漸穩定下來,成為一個驚人的常量!

  這樣的客流量,帶來的營業額自然是驚人至極。即便是去除了各種成本,純利潤之高,也讓同行甚至是其他行當的人眼紅。當然,阿爾伯特華納除外,他是除了餘生和青小藝之外,唯一的一個股東。投入的錢不算多,但是他也沒有想到,這筆投資居然在青魚中餐館開業一周之後便回本了!

  而隨後賺到的錢,都是長遠到無法計算的純利潤!阿爾伯特這幾天高興至極,與華納兄弟幾個平常說起來也是一副我很有先見之明的樣子!

  “我就說中國菜好吃吧!你們非說我是吃貨……我可是名正言順的美食家!”

  當形勢一片大好,所有人都認為青魚中餐館已經達到了巔峰的時候。餘生新一輪的招兵買馬已經完成。他和青小藝用盡渾身解數,終於招攬到十幾個廚藝不錯,但是自家飯館經營不善的中國廚子。在許以高額的年薪和部分股票後,這十幾個廚子便成為了新開的十幾家青魚中餐館的掌勺師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