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黃燜雞米飯,自從一九二七年被濟南魯菜名店吉玲園研製出來後,便一直深受好評。至少,連嘗過各種山珍海味的韓復渠都非常喜歡。在後世,其百味黃燜雞簡化成了三味黃燜雞,卻仍舊是上班族午餐或者加班晚飯的首選。

  除了排骨和黃燜雞之外,玻璃櫥櫃中,還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紅燒獅子頭等諸多後世快餐店的殺手鐧。有了這些菜,即便廚師的水平一般,搭配出來的快餐也不會太難吃。

  而售賣麵食的那一排玻璃櫥櫃中,則有包子、水餃、鍋貼、熱乾麵等種種選擇。

  有句話叫做好吃不過餃子。餃子這種食物,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中國菜的精華所在。其對面的掌控和對餡料的搭配、味道的調和、火候的運用,都有要求。學會了包餃子,基本上,便是學會了中國菜一半的基礎技法。至少是中國家常菜一半以上的基礎技法。

  而其他包裹餡料的麵食,有很多,不過是餃子的變種而已。例如,鍋貼,不過是把拉長了的餃子過油,煎一下;餛飩,不過是把餃子的餡料減少,而把餃子皮換一個形狀……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對於不會用筷子的美國人而言,蘭州拉麵和炸醬麵之類的就先別想了。倒是武漢熱乾麵和義大利面有相似之處,都可以用叉子卷著吃。

  餘生選擇的菜品,都是從後世在美國和歐洲留學的同學口中聽來的。中國菜固然是花樣繁多,但是並非每一個菜品都會受老外的喜歡。但餘生選擇的這些菜品,卻是在不同國家留學的不同同學共同提到過的。

  所以,準備充分的青魚中餐館和餘生立刻就體會到了美國吃貨們的威力。雖然,由於美國人並不種植大米,種植的蔬菜也不多,餘生所需要的大米和蔬菜都是進口的,價格不低,相應的菜品價格也高。但是,吃貨發起瘋來是根本不會顧及到錢包的。

  第五大道青魚中餐館旗艦店開業不過十分鐘,店員便對餘生道:“老闆,干炸裡脊已經被搶光了!”

  “嗯?怎麼可能?咱們準備了一百多斤干炸裡脊啊!”

  “沒錯,可是美國人好像對其他中國菜還不敢嘗試太多,只有干炸裡脊長相有些像他們經常吃的麥當勞和肯德基。所以,都朝著這一個菜下手了!”

  “啊?那也夠賣好幾百個人的,怎麼這麼快就賣光了?”

  “呃,有兩個老美嘗過以後,又讓後面排隊的朋友各自買了五斤……”

  餘生大汗:“知道了,告訴廚房,一個小時以後,再出一鍋干炸裡脊。控制在一百斤左右。現在先不要管了,把這些美國人的興趣往其他菜品上引導!”

  自干炸裡脊賣完後,二十分鐘內,麵食那一排的熱乾麵也被售罄。武漢熱乾麵也是起源於這個時代,在三十年代初期,由漢口湯麵攤的老闆蔡明偉最終定型。這個蔡明偉做面地道好吃,所以,其湯麵經常供不應求。為了加快速度,蔡明偉便自創了一套“撣面”的工藝。

  即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後來,又創造性的加入了芝麻醬。於是,熱乾麵便就此誕生。熱乾麵的麵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富清鮮辣味粉、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

  但凡是有味覺的人,估計沒有不喜歡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吃(一)第一更

  而與熱乾麵相比,半生不熟,只拌紅醬或者白醬的義大利面便遜色了不少。這倒不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固然口味這個東西各有偏好。但是,不同的食物吃到嘴裡面之後,其成分和味道在人的味覺上形成的刺激是不同的。而這種味覺上的刺激,自然也決定了一樣食物是否好吃,好吃到什麼程度,是否能勝過其他的食物。

  後世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專研炸雞一項,雖然比不得中國菜的花樣繁多,也未必就比中國菜健康多少。但是,單論炸雞這一品菜式,確實就比中國人做的炸雞好吃。無論是八大菜系中的哪一個,在炸雞這一項上,都勝不過這兩家。即便身為一個對中國菜有無比熱愛的吃貨,餘生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在熱乾麵賣完後的一個小時,麵食類與蘋果派長相相似的春卷,與披薩有所類似的火燒也被賣完。至於飯菜類,所有的菜都只剩下湯底了。米飯也已經賣出去幾大桶。

  廚房中並非沒有廚師在繼續做飯,但是,做飯的速度卻遠遠趕不上售賣的速度。所以,青魚中餐館外排隊的人就一直都沒斷過。自從早晨八點開門,至晚上十點打烊,排隊買飯的人一直存在。

  餘生和青小藝忙得團團轉。到了打烊之後,統計一日的營業額,數字讓所有的店員都瞠目結舌。而其他各城市的分店,火爆的情況也完全相似。雖然沒有第五大道旗艦店這般誇張,但營業額也是高高在上。幾家餐館第一天營業額,加起來居然足以抵得上其中一處分店的店面投入了!

  因此,餘生不得不立即開始招聘第二批店員。畢竟,飢餓營銷的本質不是讓顧客一直買不到的飢餓,而是將貨物盡多儘快賣出去的營銷。當然,餘生自開店之始,便沒有忘了後世維繫客戶的神器——打折和優惠券!

  但凡在青魚中餐館一次消費到一定額度的顧客,既可以選擇獲得一定折扣,也可以選擇一張第二次消費的優惠券。享受到折扣的顧客自然不會忘了自己占到的便宜,而選擇了優惠券的顧客,自然是準備在下一次消費中占些便宜!而對於餘生這樣經營餐飲業的商家而言,怕的不是顧客占便宜,而是留不住顧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