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頁
兩人對視一眼,陶然自然不會搶了楊敞的風頭,對視過後,微微低頭,態度恭謹。
楊敞把早朝發生的事簡略說了,最後道:“王爺還須小心。”
他負有監察百官之職,藩王也在他監察之中,劉澤在荊州禮賢下士,博取賢名,他便頗為警惕,曾給劉詢上過密折,提議預防劉澤謀反。但奇怪的是,密折遞上去後,如石沉大海。
然後劉干進京,各種折騰,最後把自己折騰進詔獄。他和程墨過從甚密時,有御史要彈劾程墨,都被楊敞壓下去,要不然,事情鬧得這麼大,豈會沒有御史彈劾?
接著劉澤進京,這次更過份,程墨無視沈定,收留劉澤,讓他出了一身冷汗,數夜無眠,猶豫要不要提醒程墨,陳說利害,或是離開程墨,甚至不再壓制御史們,由得他們彈劾?
最後,還是在覲見時,眼角瞥見劉詢溫和的神色,才做出決定,靜觀事態發展。當時小陸子奏報劉澤住進北安王府中,語氣頗為不平,劉詢卻沒有異色。
皇帝這樣,要麼智珠在握,要麼對北安王深信不疑,他細細思索後,覺得應該是後者,既然皇帝如此信任程墨,他何必妄動?
剛才在到北安王府的路上,他也暗暗抹了一把汗,幸好當時不曾妄動,否則結果殊為難料,若是惹程墨不快,以後要為其心腹,就難了。
程墨靜靜聽他說完,略略想了一下,點頭道:“我知道了。如今塵埃落定,說也無妨,我司隸校尉早就懷疑荊州王有異心。”
楊敞道:“實不相瞞,派往荊州的御史也覺得荊州王行為有異。”
兩人相視一笑。
陶然為劉澤感到悲哀,兩大監察、特機構都察覺到他的反意,他還如此作死而不自知,要是不死,就沒天理了。
程墨道:“陳飛被貶,想來以後再也沒人再非議本王了。”
右扶風陳飛,是劉詢登基後第一個被貶的官員,而他被貶,卻是彈劾程墨,惹劉詢不快所致,如此明確的風向標,群臣都是精明人,自然心裡有數。
楊敞道:“陛下英明,自有定論。”
這人,是笑面虎哪,任何時候都不忘諂媚君上。陶然對楊敞深深忌憚,覺得自己官職比人低就算了,智商不夠人家玩,拍馬屁的功夫也不及人家,以後還是離這人遠一點的好。
第895章 想法有變
楊敞和陶然先後離去,程墨重新換了茶,待水沸,獨自一人品茶。
他崛起太快,引人眼紅,遭人嫉妒,不知有多少人躲在暗處,等他倒霉,投井下石。這都沒什麼。這一世,他只有二十二歲,難道真的就此混吃等死,成為廢人一個嗎?
沒錯,剛穿過來時,他想著能重活一世,一定要彌補前世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忙得團團轉,以致過勞死的慘狀,這一世,只要混吃等死就好。幾年下來,他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為過,生活奢華更不待言。可真的要這樣,自此蹉跎歲月,無所事事嗎?
他為王,食民脂民膏,受百姓供養,難道能一直心安理得地當寄生蟲,而不思為百姓出力?他的良心過得去嗎?
太陽西斜,慢慢沒入屋檐後,房中光線漸漸暗下來,程墨俊朗的面容隱沒在黑暗中,他依然盤腿坐在榻上,一動不動。
華錦兒手托香腮想心事,在廊下發了半天呆,一陣風來,涼爽異常,讓她驚覺,回頭一看,身後的窗戶黑漆漆,沒有半點燈光,心裡有些奇怪,沒見阿郎出去啊,怎麼屋裡沒人?
“阿郎?”她試探著喚了一聲,聽不到程墨回答,探頭一看,房中隱約一個身影,看身形正是程墨,不禁嚇了一跳,大叫:“阿郎,你怎麼了?”不由分說推門闖進去。
程墨的思緒飄得很遠,仿佛重新經歷前世的一切,正想得入神,突聽見華錦兒大嚷大叫,跑了進來,因為太用力,厚重的門頁撞到牆壁,發出砰的一聲,反彈回來,帶起的風,颳起小泥爐的炭灰,揚了程墨一頭一臉一身。
“做什麼大驚小怪?”程墨一邊舉袖遮住口鼻,一邊責怪。
聽到程墨的聲音,華錦兒歡喜地道:“原來阿郎在這裡。”隨即嗔道:“怎麼不叫我點燈啊,黑乎乎的,一個人做什麼呢?”
說著,熟練地摸到火刀火石,點了燈,屋裡一片光亮。
小泥爐的炭早就熄滅,陶壺擱在茶盤上,還剩半壺涼開水,面前的茶杯滿著,一口沒喝,他剛才想得太入神,以致泡了茶,忘了把陶壺放回小泥爐上,也忘了喝茶,幸好這樣,才不致把水燒乾。
“天黑了?現在什麼時辰?”
“酉時末了。”說著,華錦兒的肚子咕咕叫起來,一下午沒吃東西,只中午吃半碗飯,到現在餓了。
“這麼晚了?”程墨道,肚子也咕咕響了兩下。楊敞和陶然午時初告辭離開,他便把自己關在書房中,不許任何人打擾,連午飯都沒吃呢,這會思緒回到現實,餓得不行。
重新洗了臉,換了衣裳,熱騰騰的飯菜也上桌了,程墨現在餓得可以吃下一頭牛,他吃相優雅,哪怕吃得飛快,也讓華錦兒看得兩眼發光。
“看什麼呢,快吃。”程墨瞪她一眼道,小妮子只撥拉兩口飯,便看著他流口水,這是餓傻了吧?
楊敞把早朝發生的事簡略說了,最後道:“王爺還須小心。”
他負有監察百官之職,藩王也在他監察之中,劉澤在荊州禮賢下士,博取賢名,他便頗為警惕,曾給劉詢上過密折,提議預防劉澤謀反。但奇怪的是,密折遞上去後,如石沉大海。
然後劉干進京,各種折騰,最後把自己折騰進詔獄。他和程墨過從甚密時,有御史要彈劾程墨,都被楊敞壓下去,要不然,事情鬧得這麼大,豈會沒有御史彈劾?
接著劉澤進京,這次更過份,程墨無視沈定,收留劉澤,讓他出了一身冷汗,數夜無眠,猶豫要不要提醒程墨,陳說利害,或是離開程墨,甚至不再壓制御史們,由得他們彈劾?
最後,還是在覲見時,眼角瞥見劉詢溫和的神色,才做出決定,靜觀事態發展。當時小陸子奏報劉澤住進北安王府中,語氣頗為不平,劉詢卻沒有異色。
皇帝這樣,要麼智珠在握,要麼對北安王深信不疑,他細細思索後,覺得應該是後者,既然皇帝如此信任程墨,他何必妄動?
剛才在到北安王府的路上,他也暗暗抹了一把汗,幸好當時不曾妄動,否則結果殊為難料,若是惹程墨不快,以後要為其心腹,就難了。
程墨靜靜聽他說完,略略想了一下,點頭道:“我知道了。如今塵埃落定,說也無妨,我司隸校尉早就懷疑荊州王有異心。”
楊敞道:“實不相瞞,派往荊州的御史也覺得荊州王行為有異。”
兩人相視一笑。
陶然為劉澤感到悲哀,兩大監察、特機構都察覺到他的反意,他還如此作死而不自知,要是不死,就沒天理了。
程墨道:“陳飛被貶,想來以後再也沒人再非議本王了。”
右扶風陳飛,是劉詢登基後第一個被貶的官員,而他被貶,卻是彈劾程墨,惹劉詢不快所致,如此明確的風向標,群臣都是精明人,自然心裡有數。
楊敞道:“陛下英明,自有定論。”
這人,是笑面虎哪,任何時候都不忘諂媚君上。陶然對楊敞深深忌憚,覺得自己官職比人低就算了,智商不夠人家玩,拍馬屁的功夫也不及人家,以後還是離這人遠一點的好。
第895章 想法有變
楊敞和陶然先後離去,程墨重新換了茶,待水沸,獨自一人品茶。
他崛起太快,引人眼紅,遭人嫉妒,不知有多少人躲在暗處,等他倒霉,投井下石。這都沒什麼。這一世,他只有二十二歲,難道真的就此混吃等死,成為廢人一個嗎?
沒錯,剛穿過來時,他想著能重活一世,一定要彌補前世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忙得團團轉,以致過勞死的慘狀,這一世,只要混吃等死就好。幾年下來,他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為過,生活奢華更不待言。可真的要這樣,自此蹉跎歲月,無所事事嗎?
他為王,食民脂民膏,受百姓供養,難道能一直心安理得地當寄生蟲,而不思為百姓出力?他的良心過得去嗎?
太陽西斜,慢慢沒入屋檐後,房中光線漸漸暗下來,程墨俊朗的面容隱沒在黑暗中,他依然盤腿坐在榻上,一動不動。
華錦兒手托香腮想心事,在廊下發了半天呆,一陣風來,涼爽異常,讓她驚覺,回頭一看,身後的窗戶黑漆漆,沒有半點燈光,心裡有些奇怪,沒見阿郎出去啊,怎麼屋裡沒人?
“阿郎?”她試探著喚了一聲,聽不到程墨回答,探頭一看,房中隱約一個身影,看身形正是程墨,不禁嚇了一跳,大叫:“阿郎,你怎麼了?”不由分說推門闖進去。
程墨的思緒飄得很遠,仿佛重新經歷前世的一切,正想得入神,突聽見華錦兒大嚷大叫,跑了進來,因為太用力,厚重的門頁撞到牆壁,發出砰的一聲,反彈回來,帶起的風,颳起小泥爐的炭灰,揚了程墨一頭一臉一身。
“做什麼大驚小怪?”程墨一邊舉袖遮住口鼻,一邊責怪。
聽到程墨的聲音,華錦兒歡喜地道:“原來阿郎在這裡。”隨即嗔道:“怎麼不叫我點燈啊,黑乎乎的,一個人做什麼呢?”
說著,熟練地摸到火刀火石,點了燈,屋裡一片光亮。
小泥爐的炭早就熄滅,陶壺擱在茶盤上,還剩半壺涼開水,面前的茶杯滿著,一口沒喝,他剛才想得太入神,以致泡了茶,忘了把陶壺放回小泥爐上,也忘了喝茶,幸好這樣,才不致把水燒乾。
“天黑了?現在什麼時辰?”
“酉時末了。”說著,華錦兒的肚子咕咕叫起來,一下午沒吃東西,只中午吃半碗飯,到現在餓了。
“這麼晚了?”程墨道,肚子也咕咕響了兩下。楊敞和陶然午時初告辭離開,他便把自己關在書房中,不許任何人打擾,連午飯都沒吃呢,這會思緒回到現實,餓得不行。
重新洗了臉,換了衣裳,熱騰騰的飯菜也上桌了,程墨現在餓得可以吃下一頭牛,他吃相優雅,哪怕吃得飛快,也讓華錦兒看得兩眼發光。
“看什麼呢,快吃。”程墨瞪她一眼道,小妮子只撥拉兩口飯,便看著他流口水,這是餓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