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菩珠心中流過一縷細細的暖流,點了點頭,歪頭輕輕靠在他的肩上,慢慢閉上了眼睛。

  第94章

  不知過了多久, 身下顛簸了一下,眼睫隨之輕輕地翕顫,菩珠醒了過來。

  馬車似乎還在崎嶇的路上前行著, 車身微微晃動, 不是很穩。耳邊模模糊糊, 也依然是車輪轉動發出的軲轆之聲,還有……馬車棚頂傳來的落雨之聲。

  暮春的京都野地之中, 在她睡著的時候下起了夜雨。

  菩珠也發現, 她並非只是靠在李玄度的身上。她整個人都蜷在了他的懷中, 臉貼著他的衣襟,而他的雙臂, 正穩穩地托抱著她的身子。

  她對這男子的身體其實早就不陌生了, 或主動, 或被動,她和他有過不止一次的帳幃之歡和肌膚之親。

  可是好像還是頭一回, 她這般睡在他的懷中。

  他抱著她的姿勢, 更令她生出了一種她也能被他無限包容和寵溺的錯覺。

  明知是錯覺,心跳卻還是悄悄地加快了幾分,還有一絲淡淡的懊惱的心情。

  他分明是說她若累, 可以靠在他的身上。

  肯定是她迷迷糊糊地趴進了他的懷裡,他也就只能這樣抱住她了。

  眼皮子才輕輕地動了一下,她便急忙緊緊地又閉上眼睛,在他懷裡假睡著, 繼續一動不動。

  馬車繼續前行著,時不時地顛簸一下。

  雨落在車頂之上, 窸窸窣窣,好似春蠶不停地吃著桑葉。

  夜路長長, 他一直這般靜靜地抱著她,始終沒有放開過,直到最後,馬車終於停了下來。

  葉霄離開了一會兒,很快回來,說路邊那間屋舍的主人答應借宿。

  「姝姝?」

  耳邊響起他輕輕喚她的聲音。

  菩珠睜開眼睛,對上了他低頭望著她的目光。

  他說委屈她在這裡借宿一夜,等明早天明再繼續上路。

  「我少年時出城遊獵,常路過這一帶。記得有一回天熱口渴,還曾向路邊的這家人討水喝。倘若沒有記錯,是對老夫婦,長子從軍戰死,帶著孫兒過活。」

  他掀開車窗簾子,朝外看了一眼,又這般道了一句。

  是他少年時曾路過的討水喝的人家。

  菩珠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種親切的感覺。

  她耷著眉眼,低聲道:「沒關係的,住哪裡都可以。」

  他展眉一笑,抱她下了馬車。

  黑漆漆的曠野,雨幕之下,隱隱能見附近稀稀落落分布著的幾間野村屋舍的輪廓。

  路邊的這間屋,圍了一圈竹籬,屋主被夜雨路過拍門借宿的路人驚醒,點起昏暗的油燈,出來開門,門後響起犬吠之聲。

  屋主果然如李玄度所言,是對夫婦,如今也是年邁,早就認不出當年那個鮮衣怒馬路過此間討水喝的京都少年了,見到李玄度,以為如葉霄說的那樣,是帶著妻子趕著入京奔喪的生意人。見這對年輕夫婦郎才女貌,雖素服加身,卻掩不住富貴之氣,恭恭敬敬,殷勤招呼。

  葉霄給了些錢,吩咐做些吃食。老夫婦見他出手大方,十分歡喜,一個燒火,一個在灶台前忙,很快送上了吃食。

  兩人相對而坐,桌角亮著一盞昏暗油燈,盆中食物熱氣蒸騰。皆為鄉野粗食,菩珠取過一隻雜麵捏的餅,或是腹中飢餓,或是對面坐著秀色男子,吃得格外的香,無意抬頭,見他停了下來看著自己,一頓,忽然想起和他初見,他叫葉霄轉的「淑女靜容」的贈言,又想起他闕國表妹的風采,疑心他是不是嫌自己粗鄙,頓時覺得難以下咽,慢慢地放下了碗筷。

  「你怎不吃了?」他又問她。

  菩珠在心裡忍了又忍,終還是忍不住,小聲地為自己辯白:「我小時在河西,最苦的時候,若能吃上這個,便已很好了……」

  李玄度一愣,眼中掠過了一縷憐惜之色,抬手取了只粗瓷碗,替她舀了一碗菜粥,推到她的面前,低聲道:「我沒嫌你,你多吃些。方才是見你吃得香,我也覺得餓了。」

  仿佛為了證明他的話,他咬了一口帶著澀味的雜麵餅,咽了下去,朝她微微一笑。

  菩珠心中頓時微甜了起來,低低地嗯了一聲,低頭吃他給自己盛的粥。

  那老婦人送上飯食後,坐在屋角納鞋,不時地看一眼這對年輕夫婦,片刻之後,目光在李玄度的臉上停留,似乎想起什麼,不住地盯著他,遲疑了下,終於問道:「敢問這位公子,從前可也曾路過我家歇腳?」

  說完見李玄度看向自己,放下東西忙走了過去,就著燈火又仔細看了他幾眼,「哎」了一聲,面露喜色:「我想起來了!確實就是公子你啊!記著已經好些年了,那會兒我的孫兒還小!便是公子你那日路過我家,口渴進來討水喝!我這輩子沒就見過似公子你這般的人材,如今雖有些變樣,但這眉眼,我看過便就記住,沒錯,就是公子你!何況公子你那日得知我長子早年戰死,小兒子病弱,不能下地,家中境況艱難,十分仁慈,走之前給了好些錢。若沒那些錢,我家中的幾畝薄田早就保不住了。公子你是我家貴人,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你的樣子!」

  老婦欣喜,躬身道謝個不停。

  李玄度笑著叫老婦不必客氣,環顧了一眼屋子,問她小兒和孫兒如今在做何事。

  老婦面上的笑容消失了,露出戚色:「我大兒早年投軍,打狄人戰死。好不容易太平了些年,孫兒養大了,幾年前,聽說朝廷為了應對東狄人,又擴軍點兵。我家兩丁,要抽其一,他只好投了行伍,一晃幾年,毫無音訊,生死不知。小兒前兩年亦沒了。如今家中只剩我兩個孤老。我也不想別的,就盼孫兒逢凶化吉,我和老伴命再長些,這輩子,若能熬到朝廷打敗東狄人的那一天,叫我看到我的孫兒能夠回家,我便謝天謝地,感恩不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