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材後來做了雲南巡撫,是個學問家,寫了不少書,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

  說起來,這一科會試中出了三個內閣輔臣,一大群巡撫、部院大臣,競爭異常的激烈。

  周楠心中好笑,我連自己能否中式都沒把握,好你個史文江就叫我去競爭前三,也太高看本大人了。

  是是,我的時文集是流出去不少,不少人讀過。可那都是經過恩師修改過的,其實我自己的作文水平也就普通。

  別到時候名落孫山就搞笑了。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這次和主考官嚴訥已經達成默契。老嚴應該會想法子放本大人過關的,再說自己現在在士林中名氣不小,若是再裝出憂心忡忡樣子患得患失的樣子,反叫人起疑心。

  沒錯,做人是得謙虛,可也得看場合。周楠他自己的人設就是個好酒貪花,譁眾取寵特立獨行之人。若是現在低調,不符合人設。

  若是現在放出大話,將來中了進,大家也覺得這事符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為妖,一反常,難免被有心人盯上。

  當年唐伯虎因為說大話被取消了進士功名,還吃了官司,倒不是因為他狂妄有錯。錯的是他名氣不夠響亮,還沒有響亮到楊慎那種中進士是正常的,不中才是咄咄怪事的地方。錯在他沒有楊慎那樣的內閣首輔的父親,錯在沒有周楠那樣的內閣首輔的娘家外公、和朝廷大員稱兄道地的地步。

  可見,這個世界還是講究力量的。

  周楠故意裝出很鬱悶的樣子,嘆息道:“看樣子,這前三是考不中的,只能爭取一下庶吉士了。奈何,奈何!”

  史文江也嘆息良久,最後反安慰起周楠:“舍人,中不了前三,考個賜進士出身也好。只要做了庶吉士,將來也是可以入閣了,子木休要灰心喪氣。你是北卷,庶吉士應該不難。”

  進士科分為三個檔次: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有三人,分別是頭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這才是正經的進士功名。

  二甲賜進士出身,賜進士的意思,皇帝開恩,賜給你們進士功名。

  三甲則是賜同進士出身,意思是皇帝賜給你們和進士一樣的功名。

  周楠的目標是三甲,就算吊車尾也可以。他笑道:“確實不難。”

  不難嗎?

  難!

  但他不能丟了志氣。

  在周楠看來,今科的會試難度僅次於嘉靖二十六年。那一科出了一大群內閣輔臣和大政治家。而今年這一科則出了三個內閣輔臣,兩個首輔。

  泥馬我的運氣也真好啊,一穿越就遇到了明朝人才的井噴期。

  心中抱怨歸抱怨,周楠轉念一想,反正自己只不過是爭取一個進士名額,倒沒有奢求一甲和二甲,科場上能力再多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威脅——道理很簡單,明朝的進士科考試是分南北榜的,——今年這一屆考試的能人都是出自江南,和自己關係不大。

  明朝的江南從唐朝開始得到極大開發之後,乃是國家最繁榮的地區,讀書人大多出自南方。

  在洪武年的時候,朱元璋一看,滿朝官員都是南方人士。一碰到科舉,所有名額都被南方讀書人包圓了,知道這麼下去不行,借南北卷案將進士科分為南卷和北卷,在政策上對北方士子做了傾斜,以達到南北平衡。

  規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為,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早在年前朝廷就定下了今年進士科的錄取名額。一甲自然是三名,二甲賜進士出身共八十五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百一十一名。

  總共二百九十九人。

  周楠被分為北榜,北榜的名額是一百一十九人。

  據他對歷史的先知先覺得知,這一期的一甲和庶吉士中南方士子占了絕對的大多數,北方讀書人只有可憐巴巴的幾人。

  這麼說來,其實競爭並不激烈啊!

  “看來,本大人如此高調也不是亂高調的啊!”周楠這麼一想,心中又快活起來。

  他這段時間在家裡苦讀,一根神經已經繃到了即將斷裂的邊沿,現在這麼一想,卻是放鬆了許多。

  就在這幾日,所有來京參加會試的考生都已經到齊,超過三千人擠在城裡。放眼望去,滿目都是峨冠大袍,扔出去一塊石頭就能打中一個舉人老爺。

  京城乃是第一大城,超過百萬人口。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除了公卿大夫、貴族、官員,更多的是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

  因為讀書人突然多起來,城中討生活的苦哈哈們也變得文雅了許多,一是討讀書相公們的喜,好弄點賞錢。二是擔心自己說話太粗俗,觸怒了舉人老爺,吃了打你也沒地方說理去。

  城中生意最好的行當出來客棧酒樓就是轎夫們,考生尋親訪友、做文會,遊戲山水都要雇一頂轎子。

  這一日黃昏,幾個轎夫收了轎,在轎行里擺團團而坐,擺出一壇黃酒,攤開荷葉里的滷肉,一邊喝酒一邊聊這今日的收成。

  其中一個轎夫問:“今天收入幾何?”

  “也沒多少,得的錢給了轎行里的份兒錢,大約還剩下七錢。”

  另外一人抽了一口冷氣:“直娘賊,一天七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二十多兩,足夠買一間小屋了,還說沒多少,不要太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