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樣心中苦澀的還有道錄司的右正吳淼:“好不容易盼著周大人你離開道錄司去做中書舍人,怎麼這道場還由你主持。如此,我這個司正做起來還有什麼意思?最操蛋的是,聽人說,吏部那邊很快就會派一個左正過來……命苦真是命苦啊!”

  打醮完畢,周楠交卸了所有差事,一身輕鬆地回到家中開始溫習功課。

  三年一屆的春闈乃是國家綸才大典,直接關係到國家未來的高級幹部儲備。因此,在這一個月中,朝廷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先放在一邊先不討論,等過了這場考試再說。比如內閣將要增加的兩個輔臣人選,比如正在蓄勢待發的賦稅制度改革。

  天子也下了詔書,一切等到殿試以後再論,除了福建前線,任何事情都要來打攪。

  周楠嚴重懷疑嘉靖是因為年紀大了身心疲倦偷懶,人到了他這個年紀,加上又長期服用丹藥,身體器官已經有衰竭的趨勢,已經沒有精力在處置政務。一切,拖得一天算是一天。

  皇帝沒有退休制度,其實有的時候對國家對他自己也是一件慘事。

  即便你再英明神武,到昏聵的時候對國家也不是什麼好事。比如唐玄宗少年時打倒權傾一時的韋皇后、威望卓著的太平公主,啟開元盛世,簡直就是千古名君。到老了,卻釀成安史之亂,使大唐從此走衰敗。

  說起福建前線的事情,譚綸幹得不錯,或者說戚繼光他們幹得不錯。

  在今年春節的時候,他們得了朝廷、裕王府和廣東顧言那邊送過去的軍餉,可位是兵精糧足。

  福建那邊在粵東北設伏,獲取一場空前大捷,斬首一千餘級,收復了五座陷落的縣城。

  捷報傳來,皇帝大悅,朝臣感奮。

  剛過去的這個春節乃是大明朝嘉靖年難得的一個喜慶年。

  想來,倭寇受此重創,今年也不敢再來滋擾。

  這兩月,朝廷太平無事矣!

  周楠去順天府報名之後,搓了搓手,暗道:“改變命運的重要時刻要到了,這次卻沒有人幫忙,周楠,得靠你自己了。”

  是的,去年的兩次科舉考試,他之所以都順利過關。一是有王世貞這位名師,二是走了段承恩的門路,三是陳矩提前漏題。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占全了,這回春闈,周楠可不奢望有這樣的美事。

  那麼,能中嗎?

  周楠不敢想,也不願意去想。

  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人要高調

  按照科舉制度,進士科有兩場。分別是:會試和殿試。

  會試由禮部尚書做主考,由朝廷的重臣出題。出好題目之後,密封於大內,考試那天,皇帝會隨機抽一張卷子派人送去考場。

  在沒有啟封之前,誰也不知道題目究竟是什麼,就連天子也不清楚。

  周楠這次要同全國精英中的精英競爭,自家事情自家清楚,這次夠戧了。

  要想過關,說不好只能做弊。

  問題是,這題封藏於大內,又有專人看受,那可是殺頭大罪,誰弄得出來?

  去問出題人?可能嗎,你又不是皇帝,可搞不定那麼多部院大臣翰林學士,就算是皇帝,人家也不可能買帳?

  過了會試那一關,你就是會元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已經是進士,剩下的就是排座次,殿試就是做這種事的。

  殿試由天子主持,開卷,不糊名,也不考八股文,最簡單,也就是一個形式。

  過了殿試那關,你就可以去做官了。

  周楠這次一心堂堂正正去考,索性就閉們謝客,把自己關在家裡沒日沒夜地讀書寫文章,就連阿九那邊也不去了。

  阿九太活潑,去她那裡自己難免心猿意馬,還是荀芳語懂得照顧人。

  好在阿九也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也不來打攪。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見著就到了二月初一,距離進考場還有七天,就要宛平縣丞史文江來訪。

  周楠已經許久不見客人,可史文江是自己一手提攜起來的心腹,也知道此人消息靈通。不覺心中一動,難道他又遇到什麼事了,就叫人將他請到書房裡來。

  問:“文江你有什麼事情嗎?”

  史文江:“舍人這次會試可糟糕了。”

  周楠心中一凜,忙問:“怎麼了?”

  史文江道:“我打聽得清楚,這次考試來了許多大才之士,舍人要想拿到好名次怕是難了。”

  他說,這次參加會試的除了周楠的老朋友徐養大外,前三呼聲最高的分別是蘇州府長州舉人徐時行、蘇州太倉舉人王錫爵、浙江鄞縣舉人余有丁、江西豐城舉人李材。

  這幾日都是名滿天下大才子,不但詩文了得,而且都非常年輕,皆二十出頭,一入科場之後都是無往而不利,直接考了上來。

  作為一個文世愛好者,周楠對這幾人自然不陌生。且不說王錫爵這個和自己過過節的未來內閣首輔,其他幾人他也是聞名已久的了。

  徐時行就是申時行,在萬曆年也做了首輔。他之所以現在姓徐,那是因為他家窮,從小就抱養給了一徐姓人家。據真實歷史記載,這科會試,申時行高中狀元,朝廷恩典讓他該回申姓。

  至於余有丁,後來官至國子監祭酒,內閣輔臣,在政治上倒是沒有什麼建樹,不過,詩詞作得不錯,那首《過廣陵懷舊》是明詩中少有的精品。




章節目錄